馬致遠筆下的馬主人,愛馬如命,是個吝嗇、憨執的馬痴

1


馬致遠筆下的馬主人,愛馬如命,是個吝嗇、憨執的馬痴!

很多國人都知道元曲大作家馬致遠所寫的名曲《越調·天淨沙·秋思》,可能還不大曉得他的另一名篇《般涉調·耍孩兒·借馬》吧?

般涉調,元曲十二宮調之一;耍孩兒,曲牌名。借馬,是該首曲子所寫的內容。

《般涉調·耍孩兒·借馬》是一長篇套曲,由頭、尾和中間七支曲子組成。套曲中的每一支,稱為"一煞"。

現在,先來讀讀《借馬》的原文:

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騎,讀ji,蒲梢騎,古代名馬),氣命兒般看承愛惜。逐霄上草料數十番,餵養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汙穢卻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騎。有那等無知輩,出言要借,對面難推

馬致遠筆下的馬主人,愛馬如命,是個吝嗇、憨執的馬痴

這是本曲子的開頭,寫馬主人買來一匹叫"蒲梢騎"的名馬。他很愛他的馬,把馬喂得膘肥體壯。現在有人來借用,他老大不痛快。

七煞 懶設設(懶洋洋)牽下槽,意遲遲背後隨,氣憤憤懶把鞍來備,我沉吟了半晌語不語,不曉事頹人(頹人,即鳥diao人,不良的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細,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馬休騎。

馬致遠筆下的馬主人,愛馬如命,是個吝嗇、憨執的馬痴


這第七煞,寫馬主人不願意借馬給人的心理活動。

六煞 不騎啊,西棚下涼處拴,騎時節揀地皮平處騎。將青青嫩草頻頻的喂,歇時節肚帶帶鬆鬆放。怕坐的困尻(尻,讀kao。屁股)包兒款款(慢慢)移。勤覷著鞍和轡(pei),牢踏著寶蹬,前口兒休提。

這第六煞,寫馬主人告誡借馬人騎與不騎的時候應注意的事項。

五煞 飢時節喂些草,渴時節飲些水。著皮膚休使毛氈曲,三山骨(馬屁股的骨頭)休使鞭來打,磚瓦上休教穩著蹄。有口話,你明明地記:飽時休走,飲了休馳。

這第五煞,寫馬主人告誡借馬人注意馬的飢渴,不要隨便打它。

四煞

拋糞時教淨處拋,撒尿時教淨處尿。拴時節揀個牢固樁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磚瓦,過水處不要踐起泥。這馬知仁義,似雲長赤兔,如翼德烏騅!

這第四煞,寫馬主人告誡借馬人如何拴馬,如何讓馬拋糞、撒尿及行走。

三煞 有汗時休去簷下拴,渲(渲,讀xuan,洗刷)休教浸著頹(頹,在這裡,指雄性動物的生殖器。)軟煮草料鍘底(的)細。上坡時休教身來聳,下坡時休教走的急。休道人,忒(即特)寒碎(哆嗦),休教鞭颩(颩,讀diu,戳)馬眼,休教搽損毛衣。

這第三煞,寫馬主人告誡借馬人應如何準備飼料,並注意關照馬兒上下坡時的辛勞。

二煞 不借時,惡了兄弟,不借時,反了麵皮。馬兒行囑咐叮嚀記。只嘆的一聲長吁氣。哀哀怨怨,悲悲切切。

這二煞,寫馬主人借馬給人時的矛盾心理。

早晨間 ,借與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門專等來家內,柔腸寸寸因他斷,側耳頻頻聽你嘶。道一聲好去,早兩淚雙垂。

這第一煞,寫馬主人借馬給人的心酸。

沒道理,沒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說來的話,君專記,一口氣不違借與了你。

結尾,寫馬主人自認下作,卻又自詡慷慨。


馬致遠從馬主人的心理、語言、行動、神態諸方面著墨,刻畫出他是一個愛馬如命、吝嗇、憨執的馬痴!

"痴",是什麼?痴,就是人偏執於"此",完全不顧及於其它的心理和行動。譬如書痴、茶痴、酒痴、琴痴、愛痴······


一、試看馬主人對借馬人的厭惡心態:

我的馬喂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汙穢卻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騎。有那等無知輩,出言要借,對面難推。"

按常理說,人有好馬,他人來借,是結人緣的絕佳機會。俗話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麼。哪家門上敢掛"無事牌"!人世間哪有不求人的!封建社會里,皇帝,乃天之驕子!他似乎不須求任何人,可他死了,不也得求人把他埋到皇陵裡去嗎!

馬主人,有馬不借,實在有違人之常情。

當然,馬主人也有我們國人遇事怕得罪人的那一面,所以他還是願意借馬給人,但他靈魂深處,卻既不心幹,也不情願。

他懶洋洋把馬牽下槽,"意遲遲背後隨,氣憤憤懶把鞍來備······"。哎呀,不曉事的壞東西,你知道不知道,"他人弓莫挽,他人馬休騎"!

馬主人不想借馬給人的行動、心態,活畫出了他為人吝嗇的鄙陋形象。

馬主人,有此憎惡借馬人之心,必有與之相匹配的對借馬人告誡的種種言談話語。所謂"言為心聲"是也。

二、試看馬主人對借馬人種種刁鑽的告誡:

馬主人把他的愛馬蒲梢騎牽出來,立即告誡借馬人,你不騎我的馬的時候,要在"西棚下涼處拴,騎時節揀地皮平處騎,······歇時節肚帶帶鬆鬆放······飢時節喂些草,渴時節飲些水······拋糞時教幹處拋,撒尿時教淨處尿,拴時節揀個牢固樁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磚瓦,過水處不要踐起泥······有汗時,休去簷下拴,洗刷時休要浸著頹",揚鞭時,休教鞭子戳了馬眼,搽損了毛衣,餵馬時,"要軟煮草料鍘的細"······哎,你給我聽好啊,我的這馬啊,高貴得很,"似(關)雲長赤兔,如(張)翼德烏騅!"

借馬人聽了馬主人這番告誡,不知他作何感想?是聽說聽教,卑微地硬起頭皮借呢,還是為維護自尊,揚長而去呢?

從行文來看,借馬人,還真是"剛需",非得向馬主人借馬一用不可。

借馬人要牽著馬主人的馬走了。

馬致遠筆下的馬主人,愛馬如命,是個吝嗇、憨執的馬痴


馬主人捨不得他的馬,又趕忙上前去攔著他的馬,對它說,"馬兒啊,我'早晨間借與他,日平西盼望你。柔腸寸寸因他斷,側耳頻頻聽你是嘶······馬兒啊,你就好好跟他去吧。唉,我實在捨不得你啊,我忍不住為你的離去而哀哀怨怨、悲悲切切呢。'"


馬主人的心裡、眼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他的蒲梢騎馬馬!他視馬為他的命,視馬為他活著的一口氣!他憨憨地為他的馬奉獻出一堆堆痴情,以至於他因愛馬而對借馬人暴露了他被人所鄙棄的吝嗇的人性,亦在所不顧!


不過,話又說回來,馬麼,不過是為人代勞的畜牲而已,好好餵養它也就罷了。但這位馬主人竟讓他的馬馬,塞滿了他的情懷,把馬當成了他的一口氣,當成他活著的命。那,他把他的夫妻情、父母情、兄弟姊妹情、友情、鄰里情,又裝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