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仙硬核】新冠后的价值论(上)


【半仙硬核】新冠后的价值论(上)

做人不能特朗普,上山不打纸老虎

先思考下古代的价值论。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一个喜欢吃历史大瓜的闲人,以上帝视角来看问题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首先,要先明确一个问题:

当下时代的价值是什么?

那么带着这个问题来开始看一下历史的进程。

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就是谁身体壮就谁是老大。自然界里的法则很简单,打赢就是一公多母,打输就自求多福,重着完蛋轻者就是另寻出路,身上挂彩肯定是必须的。

在那个时候,人类的最大价值就是生命,活着就行。

等到人类的尾巴终于藏起来了,各种其他价值就要产生了。因为人类变多了,光靠吼和咬管理不过来,所以这时候就得开始分职业了。

种地的种地,打仗的打仗,各司其职。

以在世界历史上存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史来举例。人类刚开始的时候,管事的都是些德高望重的人。中国上古三位遥远的有名君主-尧舜禹,都是因为出众的品行而被推举为首领。

当然,自身实力也得够硬,毕竟大禹是治水专家,解决了当时最棘手的水患问题。

从他们的身上分析出来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品德和才能是支撑着一个人能起飞的重要羽翼,没这两点的人,很难有所作为。品德又是才能的眼睛,如果没有品德的话,才能就像是失去缰绳的野马,最终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历史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不过多赘述。

这时候的社会处于农耕社会,大家都是自给自足,所以内部不偷不抢,团结友爱,好好种地,这就是价值。那时候会种地的人,就是有价值的人。

即使到现在,也依旧是物质社会的基础。

粮食种多了,吃不完又存不了,这时候就要有把多余粮食处理掉的方法。用来养牲口,就需要会养牲口的人。因为活物比粮食要存的时间久的多,所以相当于把粮食的价值给延续甚至提升了起来。

这时候,能把牲口养的又多又好的人就有了价值。

即使不大会种地,但是族群需要他养牲口,所以他在族群中会有一席之地。

当人口增多,牲口也解决不了多余粮食的时候,又出来一号新的人。

这些人会带着粮食到别的部落去串门子换东西。比如隔壁林子的部族养的是野鸡,很多鸡蛋,那就可以用粮食换。牲口产出的肉奶毛皮也可以拉去交换,换回自己部落想要的东西。

于是这时候又产生了新的价值-商业价值。

能把各种部族缺乏的物资通过商业换回来加速发展建设,这群人也就有了价值。为了部族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文字也开始逐渐出现。

毕竟,光比划或者靠心灵感应也不现实。参考两个不同国度的人民交流中的日常,文字于是就在日积月累中慢慢诞生了。

而负责把这些整理成规则的人就有了价值。

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才能把一些经验给记录下来,传给后代,后代才不用再去从零开始。而在这其中做的格外优秀的很容易成为部族的领袖。

如果很会做人的话,走上人生巅峰其实很简单的事情。

在靠着禅让制走过了许多年岁之后,大禹有了想法,把自己的家产传给了儿子。于是,中国的历史就开始了封建王朝的时代。

家大业大了就需要人管。刚开始管事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种地好的管种地,养牲口好的管畜牧,建房子好的管建造,会打仗的就管士兵。

当然,不论咋样,这个时候当官还有个硬指标:品德要好。

品德不好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利,会把很多事情给弄得一塌糊涂。相信我们的祖先应该是在实践中得出了这个硬道理,所以就固化了这个规矩。

所以,那时候讲究礼义廉耻是有实打实的好处,就是能当官。

只是后面官员的只能越来越复杂,社会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光靠品德和才能这样选人才有些困难了。因为后面管理社会的岗位不再是种地、养牲口这么简单了,这时候人也不是光吃饱了饭就睡觉的猴子了。

思想也要找个地方搁置。

于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潮喷的思想就在那个时候诞生,并对后代的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当然,也产生了很多价值。毕竟吃饱了饭的人是非也非常多。

这群人聚集起来的话,如果搞不好事情就很多。所以,思想作为一把深挖人体内小宇宙的小钢铲,其自身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至少,维持社会稳定是让各种价值保值以及升值的重要前提。

怎么把思想这种高价值的东西保存下来呢?毕竟人也不能长命百岁的。于是各种思想的衍生物就诞生了,其中书籍成为了记录思想的佼佼者。

书的价值不言而喻。

纸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让书这种工具马配金鞍,彻底起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