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領域悟空問答選題有何經驗之談,能仔細分享嗎?

章珺熙


悟空問答選題至關重要。我總結出中醫四步選題法——“望聞問切”:“望”領域、“聞”靈感、“問”重點、“切”創意。下面逐個通俗解釋。

“望”領域,

這個最重要,因為平臺要求“垂直度”,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領域不對,後面白費。我們是美文領域創作者,一定要選美文領域問題回答。

“聞”靈感,

聽一下自己的內心,有沒有靈感?有沒有話可說?有沒有道理可擺?不能只為答題而選題,否則只能絞盡腦汁、答非所問、毫無邏輯、強詞奪理。

“問”重點,

這個也很關鍵。重點是什麼?時效、冷熱、難易。

問時效,先看看這個問題是什麼時候提出的。我之前犯過錯誤,答了好幾個去年的提問,回答了之後沒有閱讀量——該關注的早關注了,該優質的早優質了。怎麼看時效?題目本身看不出來,那我們翻看回答啊,有人去年回答過,說明這個問題去年就提出來了。我這麼一說是不是恍然大悟?

問冷熱,這個好理解,收藏的人越多、回答的人越多、當下大家普遍感興趣、越萬人空巷,越熱門。越熱門,閱讀量就會越多(因為大家都很關注),但是想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何其容易!還有頭條會消重(如果你的回答和之前別人的回答八九不離十,你就成墊背的了,甚至不會推薦至頭條)。同時,有些熱門是即時的,過一兩天就冷卻了。那我們是不是該選冷門?選沒人收藏和沒人回答那種?非也非也,熱門是把雙刃劍,你如果真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了,必會鶴立雞群——閱讀量會蹭蹭上漲,優質就在希望的田坎上。我還發現一個規律,一般置於頂端的題目,基本剛出,你回答之後會發現慢慢有人跟著回答,這說明是你提前接觸到。

問難易,一看到問題不用思考就會文思如泉湧、只需一兩句話就能回答、大家都知道有標準答案,這些都算簡單題。簡單題回答的人一般都多,回答的人多就如上一點所說你要先考慮自己會不會成為墊背。那我劍走偏鋒,選難的?難的你如果不拿手你保證能回答出優質500字嗎?選難選易並不絕對,對題目的回答價值進行初步判斷才是王道。

“切”創意,

切一切題目脈搏,聽一聽自己內心,本題我回答,要怎麼立意?我認為它是什麼?我要表述什麼觀點?我理解其原因是什麼?再去瀏覽別人的回答,看看我這觀點、原因別人回答過了嗎?回答得全面準確嗎?我能超越嗎?我答此題的創意能定義為原創嗎?那我們該如何立意?一是真實經歷。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個人的真實經歷別人不可能身臨其境。二是真知灼見。我自己經歷而得出感悟,別人可能相近,但不會完全相同。三是真理辨析。如果對問題我觀點和大多數人觀點相反,那也要大膽陳述,真理越辯越明,誰對誰錯議一議才知道。我的論述就算上不了百家講壇,至少可以成為一家之言。但要注意一點,對於公理,絕不能反其道而行。比如大家都說應該孝順,你卻說孝順不對,違背公理道義的言論悟空能通過嗎?顯然不能。

以上就是我關於悟空問答選題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章珺熙


你好,我是丘比特金箭。很高興分享我的選題經驗。

我的選題經驗用一句話概括:選自己熟悉的親身體驗過的問題。我選擇情感領域的問題來回答。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我的選題經驗:

1、找自己擅長領域,對問題有自己的明確觀點。

我只回答情感領域的問題,這是我熟悉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工作很久熟悉提問者的心態,知道他們想要得到什麼。抓住問題的核心點,有的放矢回答問題。

2、提問準確表達所問核心問題,經過認真解讀,對問題有明確觀點,能夠做出準確答案,並且有操作性。

每位提問者都是因為遇到感情問題,處於迷茫或苦悶中,給他們回答問題時,要深思熟慮,找到他們的痛點。比如:你如何評價那些超過40歲還不婚不孕不嫁的人?這個問題,我在回答時,把家長的干預因素單獨提出分析,給家長一個提示。答案中一定要有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合理性、正確性、可行性都要認真思考,一定不能偏激誤導,對提問者造成雪上加霜。

3、問題是自己曾經歷過的,回顧自己的過程,用真情實感來回答問題。

用自己的真實感受來回答問題,會更加有說服力。曾經的經歷會是最好的教材,針對各種情感問題認真思考:假如歲月可回頭,我會如何選擇?回憶自己當時處理這樣同類問題時的心態,最後的選擇是否合理,應該吸取的教訓等,這樣的答案,有豐富的內涵,可以給讀者啟發。

總之,我在回答問題時,先提出自己對問題的觀點,然後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論述,儘量找到有說服力的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以自己經歷過的事件作為案例,增強答案的生動性,讓讀者看到可以借鑑的真實案例。(只針對答題分享,沒有提過問題無內容可分享)


丘比特金箭


多參加平臺的問答,小編認為是一件利他更利己的事情一方面是可以幫助到別人二是通過不斷的發文引發觀看點評這種互動,不僅增加帳號活躍度,更是積累粉絲,提高寫作能力,為後面的爆發打下基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多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