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獲勝了,最終統一了天下,是否會將天下還給大漢天子卸甲歸田,還是繼續當丞相以後篡位?

thristan


他失敗了都沒交權,還能指望統一天下後交權?

歷史上為何崇拜諸葛亮,因為專權而不擅權的僅有一個諸葛亮。

曹丕連兄弟都容不下,你覺得他是受誰的影響的,自己想的?

再說曹操手下的諸將也不會同意曹操卸甲歸田,無論是最親的諸曹諸夏侯,還是賈詡、程昱、五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協當權絕對不會用他們幾個的。


臥牛說歷史


三國前期的曹操其實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有人說曹操明明有篡位的能力,卻終身沒有篡位,他也算一個大漢忠臣,還有人說曹操明明就是個奸臣,嘴巴上說著不會篡位,甚至還寫文章詔告天下,說自己沒有篡位之心,實際上卻幹著改朝換代的勾當。

那麼曹操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忠臣還是奸臣?

真實的曹操其實是一個雙面人生,他的前半生是一個熱血青年,抱著救國救民的心態,想當一個大漢朝的徵西將軍,他的後半生是一個野心越來越大的大漢權臣,不僅僅控制了漢朝的末代皇帝,而且用武力打下並統一了漢室的半壁江山。

曹操

這正如當時著名的人物評論家月旦評的創始人許邵評價曹操的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許邵說曹操如果在和平年代應該算得上是一位有能力的賢臣,如果在亂世之中則稱得上是一個奸詐的梟雄,可見,曹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是隨著環境與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青年時期的曹操,從他人生第一次出仕成為京城洛陽北部尉時就能看出,這個官職相當於京城北城區公安分局局長,管理洛陽北城區的治安,在京城管治安,其難度可想而知,估計洛陽的大街上隨便找10個,就是8個是當官的,還有2個是當朝權貴,其治安難度可想而知,曹操卻不管,依法把不服從法律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活活打死,這可是為民除害,同時又嚴肅了法律。

曹操

曹操青年時期的壯舉還包括,擔任議郎時上書為前朝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平反,任濟南國相時,嚴厲打擊當地的貪官汙吏,雖然曹操在當時做了很多正義的事,看起來就是一個正直的人,但由於朝廷奸妄當道,曹操無法實現理想與抱負,只得辭官在家。

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再次讓曹操出仕為官,曹操以騎都尉身份率軍與皇甫嵩等人一起攻打黃巾軍而立功,並在董卓亂政時,曹操獨自率領軍隊抗擊,與曹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袁紹、袁術為首的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而內鬥不已,駐足不前。

曹操

從這些方面來看,曹操就是一個熱血青年,為國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曹操前半生的熱血人生,正因為如此,所以引得像荀彧、郭嘉這樣的人才不斷地加入曹操。

自從曹操利用家族資產開始起兵後,不斷小有所成,並且利用了漢獻帝從長安東歸洛陽的機會,挾制了漢獻帝而號令天下諸侯,從此曹操開始了一步一步的發展壯大,直到統一了整個北方八州,曹操一面挾天子以令諸侯,一面通過武力消滅各地的割據小勢力,曹操是躊躇滿志,意在統一天下。

曹操一生的關鍵轉折點發生在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曹操因為大意、輕敵、驕傲、自滿,而導致大敗,不僅輕易吞下的荊州七郡吐出來六郡,而且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曹操挾制皇帝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取勝,擊敗了孫劉聯軍,統一了天下,曹操會篡位嗎?

答案是:當然會

百分之百確定曹操會篡位,人是會變的,尤其是政治人物,雖然曹操前半生是熱血青年,但是曹操的後半生開始對權力越來越渴望,看看曹操的地位就知道了,曹操最早是兗州刺史,後來迎立漢獻帝后被封為司空,赤壁之戰前是丞相,赤壁之戰後開始成為魏公,最終成為魏王,這些還是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的地位變化。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取勝,並統一了天下,那曹操的政治地位將會更高,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曹操成為魏王之後,已經成為封建社會除皇帝之外最高等級的爵位,對於皇帝之位,已經是一步之遙,除了皇帝之名,曹操已經享受了皇帝的待遇。

曹操

曹操是個實幹的人,除了沒有稱帝,他擁有皇帝所有的一切待遇和地位,甚至比皇帝的權力更大,當曹操建立了魏王國時,明眼人就已經知道曹操在進行篡位的步伐,要知道稱王之後,可以建立宗廟,權力和地位可以世襲,這已經是獨立王國了,這已經是另立中央了,與篡位沒有實質性區別。

再說了,曹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政治集團,有著無數的文人武將和利益集團,這些人跟著曹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微不足道到統一天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利益集團,他們需要曹操更進近一步,同時也能為自己獲得更大的政治利益,他們需要曹操篡位,因為改朝換代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大的政治利益,就算曹操不同意,在強大利益集團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低頭。

就算曹操不低頭,因為他的能力強,尚能控制這個利益集團,但是他的繼承人曹丕沒有能力控制,只能與利益集團達成政治協議,以九品中正制換取士族集團的全方位支持,這種情況就相當於,就算曹操及其繼承人想不答應都不可能了。

曹操稱魏王

別看曹操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篡位之心,寫下了《讓縣自明本志令》,那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的手段,政治人物的話別放在心上,看看就好,最重要的是得看政治人物做了什麼事,而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話?曹操一步一步從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這就是篡位的流程,任憑曹操如何狡辯,他都無法洗清篡位的嫌疑。

另外還有一個認定權臣是否篡位的標準就是看他有沒有將權力世襲,如果有,就是篡位,比如司馬懿將權力世襲給司馬師,二代人之後司馬炎篡位,如果沒有,就不是,比如諸葛亮沒有把權力世襲給自己的兒子和家族,所以諸葛亮是個政治清白的千古一相,而曹操只能算是亂世之奸雄了,他把權力世襲,然後讓自己的繼承篡位,其實結果是一樣的,都是篡位,至於還政於大漢,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在這裡我們先把答案直接亮出來,如果曹操赤壁之戰大獲全勝並且一統天下,他一不會解甲歸田,二不會繼續當丞相。

恰恰相反,他會撕下虛偽的面紗一角,把漢獻帝劉協踹到一邊,然後自己來當皇帝。

一、曹操還是那個曹操。

很多人都在評價說曹操是奸臣,也有人說曹操是忠臣。

其實關於曹操是忠臣還是奸臣,這個評論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雙方之間來回變來回倒騰,倒騰到最後都沒有辦法去說服別人。

而我們把這兩點通通排除在外,單純的去看曹操本人的話,就會發現其中一點點的微妙之處。

在最開始大家都不敢反抗董卓時,曹操就直接站起來反抗,這個時候的他頗有點混不吝的感覺。

緊隨其後,大家都開始討厭董卓,並且背地裡相互謀利時,曹操又和董卓的關係搞得非常好。當然這個關係搞得非常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過這一點來刺殺董卓。

但無論如何,曹操似乎自始至終都沒有變,他仍然是那一個看起來是一團疑雲,仔細分辨也分辨不出他究竟是何立場的人。

二、臣子們卻不是之前的臣子了。

在之前的時候曾經讀過一本書,這本書講的很簡單,講的是靖難之役。

其實關於靖難之役有很多話想要講,在這裡只需要簡單的點一下:朱棣起兵造反,為什麼他的那些兄弟們,為什麼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們全都義無反顧的支持他?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如果跟著朱棣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那麼他們可就是天子的人,而不是皇子的人。

換句話來說,朱棣手下的這些士兵他們也想過去進步,他們也希望能夠有更高的成長空間。

同樣的道理,我們把朱棣這個人物和曹操相互對調一下,就不難發現曹操手下的士兵也有這樣的想法。

這些臣子們這些將軍們拼死拼活跟著曹操去打天下,打來打去,終於把天下打了下來。到最後告訴大家:天下還是漢獻帝劉協的,和曹操沒有任何關係,曹操之前手下的那些士兵還是之前手下的那些士兵,這些兵丁第1個不答應。

大家辛辛苦苦如此費勁奔波,到最後什麼都沒獲得,臣子們這一關就邁不過去。

如果曹操直接把所有的權力通通上交給漢獻帝,可能最先迎來的就是這些臣子們的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