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志玲:平凡的工作 不平凡的堅守

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捲全國,一場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民進漢陽區工委會員鍾志玲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充分展現了一名民進會員愛崗敬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衝在一線 沉在社區  危難時刻顯本色,大事面前敢擔當。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得知漢陽區教育局號召老師下沉社區志願服務,鍾志玲便主動請纓,單位領導考慮到她一位女同志年紀較大,身體又不太好,便拒絕了。作為奮戰了30多年的“老教育者”,鍾志玲深知越是嚴峻的關鍵時刻,守住基層社區的陣地就愈發重要,她便再次的向領導請戰,最終得到批准下沉到了漢陽區五湖裡社區。  

社區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是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最前線。從2月初到3月底,近兩個月的時間,鍾志玲一直堅守在五湖裡社區一線。她常常對社區居民說:“您需要的東西,我們明天就給您送過去,你就安心在家吧!”“大爺、大媽,現在疫情嚴重,大家沒事就不要聚在一起聊天啦,等疫情過去再聊也不遲呀”。在管控最嚴階段,社區居民生活物資的供應成了一線工作人員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為了保障社區居民日常的生活所需,她主動與社區居民溝通,藥品、食材、生活用品、消毒防疫用品,大家需要什麼就採購什麼,儘量滿足大家的需求。物品採購回來後,她總是和年輕人一起拎起大包小包,將物品一件一件親自送到居民手中,50多歲的人一點不輸年輕人。  

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和城市中無所不在的恐慌情緒,使得個別居民變得更加焦躁,加上對社區工作的不瞭解,言詞中常常十分激烈,鍾志玲作為一名“老同志”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居民耐心的解釋,緩解居民們緊張的情緒。疫情面前,面對生與死的考驗誰都害怕,每次當她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中,脫下簡單的防護裝備,常常也會感到疲憊、傷心、難受和恐慌,每當這個時候她便會為自己打氣,第二天一大早便又元氣滿滿的奔向自己的工作崗位。年輕的志願者們問她:“您都這大年紀了,完全可以不用和我們一起事事衝鋒在前,難道您就不害怕嗎?”她說:“這是一份責任、一種使命。”這樣一種對人民的責任,對國家的使命,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感動了漢陽區一大批的音樂教師,在她身先士卒的引領和帶動下,先後有十餘名音樂老師奔赴抗疫第一線或下沉社區或爭當志願者。   

求真務實 迎難而上  疫情期間教育部門要求“停課不停學”,鍾志玲作為漢陽區音樂教研員不怕辛苦,迎難而上。如何在教育局規定的2月10號前讓老師們都能從容面對網上直播教學,是當時最大的難題。經多方考量後,她建立微信群,帶領十餘名骨幹教師帶頭教研製作微課,實現區內資源共享,讓所有老師都能有一個成熟的教學模板進行參考。高效的速度和力度正是得益於她在平時工作中,對全區音樂教師在教學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及基本功等方面常抓不懈的訓練。努力的結果是美好的,方向也是正確的,正式開始網上教學後,“小學教師線上直播”“初、高中教師為畢業特長生進行線上一對一的專業輔導”的預想基本都已實現。  

鍾志玲在下沉社區期間同時開展網絡教研、輔導老師的工作,她將教研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兩個月的線上教學,教師當中湧現出了不少直播達人。在她的指導下,現場教學能力紮實,線上教學非常出彩的墨水湖小學丁嘉欣老師與夏明翰小學盛菁老師的兩節課均被市教科院選中,在武漢市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欄目播放,《長江日報》《少年報》也相繼報道。   

鍾志玲老師只是萬千名民進教育一線工作者中平凡一員,面對疫情,她彰顯本色、勇於攻堅,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平凡的工作做實做細,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鍾志玲:平凡的工作 不平凡的堅守

來源:武漢民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