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這個地方,已經有600多年,比惠來縣城要早130多年

靖海這個地方,已經有600多年,比惠來縣城要早130多年


靖海這個地方,已經有600多年,比惠來縣城要早130多年

靖海所城是集軍事、軍墾於一體的海防機構,極一代之盛。

從弘治間起,在這一帶海域登陸擾民的海寇不絕如縷,嚴重影響了地方的經濟、社會秩序。從明正德七年,就有拆縣之議,至嘉靖四年(1525)才正式批准,從潮陽縣割出大坭、酉頭、惠來三都以及隆井半都,連同從海豐縣割入的龍溪都,合共四個半都,湊置惠來縣,總人口20258人。其中軍戶人口占五分之一。

  然而在惠來縣城大興建設之際,靖海所城早已屹立其東南六十里的海邊。地方誌稱千戶所(隸屬潮州衛)系洪武間百戶董聚建,沒有具體年月。而考之文獻,明初潮州衛四千戶所中,海門千戶所建於洪武二十四年。大城千戶所建於洪武二十七年,靖海所與大城同年,也就是1394年所建,這是雍正《廣東通志》具載的。說明它比惠來縣城要早130多年。“未有惠來縣,先有靖海城”,又是一個歷史事實。

千戶所全稱為靖海守禦千戶所。設正千戶二員,副千戶五員,百戶八員,試百戶二員,所鎮撫二員,吏目一員;明代駐軍一千多人,清時旗軍一百六十三名,屯丁五百零九名,是集軍事、軍墾於一體的海防機構。內有所廳、守備署、靖海倉、靖海鋪等公署的設置,還有城隍廟、關帝廟、天妃廟、龍王廟、觀音堂等配套設施。極一代之盛。但至清代中葉,隨著“海禁”的解除,海氛日靖,軍事功能日退,而逐漸喪失兵城的意義,遂發展為沿海漁商重鎮。雍正《廣東通志·城池志》對“靖海守禦千戶所城”有具體的介紹:

  在惠來縣南大坭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建,高二丈一尺,圍五百六十丈,門四。嘉靖、萬曆間知縣林春秀、遊之光相繼重修。國朝康熙十年知縣孫汝謀修築。

這是潮州地區較大規模的一座所城。614年後的今天,這座原來周長近2000米的古城,自西門至北門至東門約1300米城牆猶存,東門與北門,甕城完整如初,在粵東已十分稀罕。

而城內猶其是北門一帶,潮汕、海濱的地域風格融為一體的古老民居,與碩果僅存的石板老街,像一位位滿頭銀絲的老者,迎候著每一位熱心的來客,訴說著這個特殊聚落的歷史滄桑。

  潮漲汐落,淘空了城根的基土;風吹雨打,剝蝕了民居的白堊;屐敲鞋踩,踏陷了深巷的條石。時間為古城增添了些許的老人斑,那是歷史最鮮活的印記,而歷史以文化為血肉,為靈魂,靖海生命之樹長青,因為它的文化還在。

  把惠來定位為濱海名城,則靖海與神泉這東西兩座古城猶如名城伸開的雙臂,以飽滿的熱情,去擁抱新的時代,讓惠自海來。

  而“靖海”,原來寄託著兵荒馬亂時代人們對於社會安定的訴求,而這已成歷史。按《詩經》,“靖”的意思是“圖謀”,在一代而強的今天,我們要賦予靖海以新的含義,變古老的兵城為向海謀利的窗口。

先有靖海,後有惠來。

時運已經昭示:濱海名城的大發展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