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一个垃圾桶抢得要限购,都是谁的错?

“侬是神马辣鸡?”这两天垃圾的话题突然走俏,海量的垃圾桶订单还把淘宝的老板忙晕了,最后

店铺老板霸气写着,“因最近订购量比较大,为保障普通客户的购买利益,同地址和同ID限购一个,批量采购(2个及以上)请与客服联系协商发货时间。”

看起来不像是饥饿销售,几乎可以肯定这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商品限购。

小编为此耗费一番心血,查了一下,原来垃圾话题起因是本月初,住建部等9部门要求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在明年46个重点城市全面落地实行。

200元一个垃圾桶抢得要限购,都是谁的错?

作为全国的魔都,加上上海人本身就很讲究生活,在垃圾分类上尤其认真,冲锋在前,前段时间不声不响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且7月1日正式实施了,《条例》规定个人混投的,处罚50元以上200元以下。。。反正搞不清就要被罚钱,这不,还有两天就七一了,搞得上海各单位和市民急切切赶紧买分类垃圾桶,别到时候被罚就亏大了。

游客也是照罚不误。除了垃圾分类让人摸不着头脑和垃圾桶限购外,从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后,任何人只要进入上海的行政区域,都要遵守垃圾分类,其中包括了外地游客、外籍游客,如果不实行垃圾分类同样会被罚款。

从意外走俏的垃圾桶说起

有人调查发现,垃圾分类引发垃圾桶市场全面变革,以前几块钱的垃圾桶如今升级换代,分类垃圾桶动辄几十上百元,有的售价甚至高达数百元一个,其中尤其以干湿分类的垃圾桶颇为受欢迎。 一款日本进口家用垃圾桶,店铺打出广告语“双层分类垃圾桶带盖大号干湿分离”,售价178元-208元,月销量高达2万多笔。一款双层分类大号厨房家用脚踏干湿分离垃圾桶,售价高达528元,月销量也达到了1500多笔,上海有钱人也不少。

不过,相比于罚款还是很便宜的,划算!

垃圾分类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家对分类还一知半解,经常搞混。

“粽子吃完,粽子叶是餐厨垃圾还是其他垃圾?”“小龙虾吃完后咋个扔?”事实上,从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到现在已经有10年左右了。然而,关于垃圾如何分类的问题,对于不少市民来说,仍然有很多盲点。

为此全市将举办宣传活动1.4万余场,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万份,完成入户宣传680余万户。甚至,目前垃圾分类知识也已经纳入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相信这下大家也应该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垃圾了吧!

有意思的是,电商平台可以发现不少分类垃圾桶的容量都非常大,普通垃圾桶的容量一般是10升左右,而分类垃圾桶则一般都是几十升的容量。比如月销量高达2万多笔的那种垃圾桶,其容量分为两种,一种是32升,一种是45升。而店铺还在显著位置特别说明“45升垃圾桶暂时每日限量供应。”果然,26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购买页面中发现,只能购买容量32升的垃圾桶,45升的无法购买。

200元一个垃圾桶抢得要限购,都是谁的错?

为什么家用垃圾桶需要如此大的容量?记者查阅《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现,其规定“本市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据悉,上海市规定垃圾投放时间,一般设定在上午和傍晚两个时间段,每日共三四小时。在大部分时间不能投放垃圾的情况下,一个大容量的垃圾桶就成为市民的“刚需”。

在成都这边动作也很快,《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正在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草案提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有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内或者指定收集点:可回收物应当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回收经营者,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收集点;有害垃圾应当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站点,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餐厨垃圾应当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垃圾应当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违反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问你们怕不怕?哈

为何突然垃圾分类?

说完垃圾桶和垃圾分类,别以为这事这么简单?其实类似牵涉面这么广的事情,背后都关联很多。

垃圾分类其实很早就开始准备,早在2016年12月中央财经小组宣布我们国家要做垃圾分类。但是,这么大的动作,别看是垃圾,背后的产值可以相当不小,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200元一个垃圾桶抢得要限购,都是谁的错?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下,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随着我国对于环保的重视,垃圾处理成为国内越来越重要的治理方向之一,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提升,预计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125.4亿元。

垃圾分类动了谁的奶酪,又有谁最得益?

根据国内一些专家多年调研中国垃圾分类执行情况的经验来看,但凡垃圾焚烧厂所在的地方,垃圾分类几乎都停留在形式上,无法开展。因为垃圾焚烧项目一旦建起来就是一个不得不喂的大口,只会要求垃圾增量,垃圾分类则是垃圾减量的过程,所以两者势必要发生冲突。

在这方面,日本就是最好的教训,由于焚烧厂当年遍地开花,2000年后尽管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去提高回收率,但一直无法突破。我们总是喜欢引用日本的例子说他们垃圾分类多到多少种,其实他们源头分开的主要是各种可回收物,也就是我们国家拾荒体系目前回收的资源。论可回收物的回收率和实际分类率,我们拾荒体系的分类都是上百种,远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

1980年代前,垃圾组分相对单一,主要是有机物时,都是送到农村,堆肥回田。改革开放后,快速城市化中我们的垃圾中越来越多不可降解的无机物。垃圾大量产生之时,根本无法跳出固有的混合垃圾管理模式,从最初的随意倾倒,到后来认准没有问题的卫生填埋场,再到现在还是没有问题的垃圾焚烧厂。

中国垃圾管理过去几十年严重依赖末端处置的思维,应该考虑前端分类和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经过几十年的混合垃圾处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混合垃圾处理链条,包括目前比重非常大的生活垃圾焚烧,但是副作用也不小,不少地方居民其实对焚烧还是持保留态度,不如垃圾分类,提前进行处理,降低垃圾数量更有利。

不破不立,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200元一个垃圾桶抢得要限购,都是谁的错?

专家们建议,之前讲到垃圾问题要社会化,要动员公众参与分类,但分类后怎么办,如果我们一味的建设混合垃圾处理设施,而不是根据垃圾分类方法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比如处理厨余的堆肥厂,那么就会出问题。当相关部门把公众动员起来做垃圾分类时,要保障垃圾分类成果,势必要建设配套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设施,否则还是会前功尽弃。而要保障垃圾分类社会化和分类设施建设,从而让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