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愛自己勝過愛孩子錯了嗎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愛自己勝過愛孩子錯了嗎

如果問孩子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是誰,估計所有的孩子都會回答:媽媽,沒錯,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親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也是其他人無法相提並論的。

但是,這也無形中給母親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比方說如果孩子不夠優秀,那麼大家都會抱怨說母親教育不當。又比方說,如果一個媽媽愛自己勝過愛孩子,大家就會評判說她自私。

她們首先會愛自己,其次才是愛孩子不過社會對於這些媽媽基本上都會扣上自私的帽子,那麼媽媽們愛自己勝過愛孩子,難道錯了嗎?答案肯定是沒有錯,原因其實很簡單。

1、父母愛自己,孩子也會慢慢模仿

父母照顧好自己,熱愛生活,保持飲食規律,經常運動,積極工作,樂觀面對困難,這一切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他們會不斷模仿,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真正的教育,不是犧牲所有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努力經營好我們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2、對孩子過度的愛,是一種傷害

正如果媽一樣,每天追著兒子餵飯,孩子才勉強吃下去,最後自己再吃。這會讓孩子認為:"不用著急,反正媽媽會來餵我,反正不會餓著自己,我什麼時候吃完飯都可以。"

長此以往,孩子會喪失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在孩子能滿屋子瘋跑的年紀他已經可以自己獨立吃飯了。我們大人和孩子一起吃飯,媽媽自己好好吃飯,沒人去討好孩子,會讓孩子知道吃飯這件事自己可以完成。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過:"父母對孩子最壞的影響,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要先好好愛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所以,為什麼在這個時代,孩子需要父母給他更多的機會去貢獻,而不是索取,因為父母過度的付出,對這個時代的孩子來說就是對他們自我成長經驗的剝奪。

父母的職責讓孩子儘可能充分地為生活做好準備,讓他們能夠自如地應對未來。而最好愛孩子的方法是讓他們在生活的實踐中去學習,去感受到犯錯後的自己解決問題的勇氣,去感受自己獨立的能力,以及對這個世界所擁有的掌控感,這樣的孩子才是充滿愛和安全感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