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時節:警惕角膜潰瘍-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期科普專家介紹:

主任醫師 鍾興武 副主任醫師 徐家窈

角膜,即我們俗稱的“黑眼珠”,位於眼球最前面,對眼球有重要保護作用。由於角膜直接與外界接觸,易被損傷和感染,因而角膜疾病較為多見。而角膜潰瘍是一類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發生的嚴重致盲性眼病。診療過程常因為致病微生物鑑定困難、抗菌藥物治療不敏感、治療費用昂貴等原因導致患者病情遷延不愈,最終失明。

據海南省眼科醫院就診病例統計,真菌性角膜潰瘍患者中86%為農牧業勞動者,多數有勞作時被禾苗、樹枝擦傷病史。專家提示,一旦發生角膜外傷應及時就醫,避免揉搓,以免加重角膜損傷,促使角膜感染進一步加重。

角膜潰瘍的典型症狀

角膜上皮是抵禦病原微生物侵襲的第一道屏障,如果角膜上皮受損傷,局部的防禦機制就會被破壞,這時候就容易發生微生物(比如細菌、真菌、阿米巴等)感染。症狀表現為眼部紅痛、畏光流淚等眼部刺激症狀,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若病變位於角膜中央光學區,則視力下降更明顯;若為化膿性角膜潰瘍,其炎性潰瘍灶表面還伴有不同性狀的膿性分泌物。

對以上症狀的患者就診時,眼科醫生應立即為患者做兩件事:一是從角膜的潰瘍病灶邊緣刮取病變組織,查找致病菌並做病菌的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為篩選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據;二是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檢查角膜,以此來明確角膜潰瘍的病因,以求精準治療。根據病因,可對症藥物治療,眼科專家提示:切勿自行用藥,以免貽誤病情!藥物治療病情不能控制的患者需施行手術治療,嚴重者需施行角膜移植術。

避免眼部外傷

如何預防角膜潰瘍的發生?眼科專家提醒,在農業工作時,應做好眼睛的防護,避免眼部受傷;避免用手揉搓眼部,防止角膜擦傷。患有結膜炎、沙眼、瞼內翻倒睫、慢性淚囊炎,應及時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