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薯包子

母亲做的薯包子

图片来源网络

秋风渐凉,霜降已至,每年这个时候,老家的薯子就可以开挖了。又逢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村里面的大节日,薯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做薯包子接待客人。

每每闻到这薯包子的味道,就想到了母亲,当年因为生活所迫,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每个赶集日,做薯包子卖,卖了钱给我做学费生活费以及家里人情世故往来的礼金。

父亲去世时,我才七岁,二哥十二岁,我们全然不知父亲不在能对我们有什么改变。而母亲在那个时候学会了犁田耙田,农村里面除了一分三亩,再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时候。

母亲每年在地里会种很多薯子,这种薯子很大,形状会不规则开叉,。味道跟现在市场上的山药有一点儿相似,以紫色和白色居多。

以前种这些薯子是为了冬天有菜吃,因为这种薯子可以放好几个月不会坏。

父亲不在了,家里的负担基本上落在了刚成家没几年的大哥身上。大哥也有两个孩子,加上我和二哥,四个孩子,上学的、准备上学的,都是嗷嗷待哺。

地里面能刨出来了除了一些粮食和这些农作物,来维持三日三餐,真的很再难刨出额外的钱来。

我们上学要交学费,要生活费,一家人生活过很贫穷。

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钱的,

母亲做的薯包子

图片来源网络

唯一多的就是母亲种的这些薯子。望着这些挂在屋梁上存放的薯子,母亲总是说,要这些能变成钱就好了。

这话说多,母亲还真就想要这么做。

于是,母亲为了减轻大哥当家重担,试着做薯包子,圩天的时候拿到市场卖。

刚开始不知道好不好卖,因为家家户户都会做。母亲在家做一些,然后叫我用盆子端着,一家一家摆摊的商铺去问:“你要不要薯包子,刚做出来的很好吃,一毛钱一个。”

说实在话,我每次去卖薯包子的时候心里特别的害怕,每次问人家都怕别人来笑话我。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这些薯包子就卖不出来,吃不完就会坏掉。

我要上学,并不能每次圩天都帮母亲去卖薯包子。于是母亲就把做好的薯包子用盆子装好盖着,然后放在熟悉的摆摊的老乡那边,就老乡帮忙卖。

当然也不能免费叫人家帮忙,母亲总要给一些薯包子给老乡作为感谢。

薯包子大概就从每年的冬天到次年的春天左右做,这段时候天气比较寒冷,这样做好拿到市场卖,薯包子容易冷掉,就不好吃了。

母亲做的薯包子

于是母亲决定搬个小炉子,把所有的材料都拿到市场上去,现做现卖,这样大家就可以买到热腾腾的薯包子了。

母亲每次天不亮就起来准备一切材料,把前一天下午刮好皮的薯子,磨成浆,薯子都要现磨的,早上不磨好,到市场上去就来不及了。

等天亮了,母亲瘦小的个子,就赶紧挑着家伙去集市,等集市上人来了就开始不停的忙碌,有时候忙得连自己吃的多没有。

那个时候的钱不好赚,集市上的都是乡里乡亲,卖的薯包子极其便宜,一个一毛钱。一天就下来就卖十几块钱,也没有算过到底赚不赚钱,米是自己种的,薯子也是自己种的,柴火是自己砍的。

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能把这些东西换点钱就很不错了。

母亲把钱交给当家的大哥,大哥不好意思要,但生活困难又不得不接部分,让母亲自己自己留一些。

母亲为人老实,平易近人,对谁都是和蔼可亲的。不管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她,也喜欢她做的薯包子。碰上那些肚子饿却没钱买的孩子,母亲总是不收钱让她吃,母亲总是说,都是可怜的穷苦人。

母亲做的薯包子

母亲的小摊生意,做得也有得小名气,大家都知道她是做薯包子。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从最初的一天几块钱,到后面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上二三十元。

这时候,村子里面的有些人看母亲卖薯包子能够赚点钱,也在集市上摆摊卖薯包子。

这对母亲的小生意是有冲击的,我曾经跟母亲说:“他们这些人真坏,看见你赚一点钱,就眼红来抢你生意。”母亲笑了笑说:“你不能这么说人家,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能多点收入总是好的。”

后来集市上陆续多了好多个摆摊卖薯包子的,母亲的生意时好是不好,但我上学的生活费她从来没有少过我。

我读初二的那年,母亲拿着一张张一毛两毛的零钱,到老师的办公室去补交学费,一张一张的数,一毛二毛,数到一块二块,再到十块二十块,一共一百多元,厚厚的一大叠。

那个时候我特别憎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成绩差一些。

母亲做的薯包子

后来我们长大了,出来打工,而母亲年龄也大了,岁月染白了她的头发,身子越发的瘦小。母亲在我们的说服下,慢慢放下这个小生意。虽然没有再摆摊了,但她却还是每天忙碌着家里家外的事情,总没有一刻的清闲。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七年了,每次看到薯子,看到薯包子,都会不经意的想起。那些年,母亲用她瘦弱的身躯,给我们最坚强的支柱,给我们无私的爱。

又是一年农历,九月二十八,薯香飘,想念亲爱的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