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其他國家去美元化時,我國會突然增持美債?

美國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債話題也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據悉,截止到4月9號,美國國債總規模突破了24萬億美元大關,創下了歷史新高。作為對比的是美國2018年GDP總量是20.5萬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美國人就算不吃不喝乾一年也還不起美國政府欠下的債務。

為何在其他國家去美元化時,我國會突然增持美債?

按理來說,如果哪一個國家欠下了如此龐大的債務應該會著急才對,但是似乎美國一點點都不著急。並且就在前一段時間,還開啟了“無限”印鈔。美國自從開啟了“無限”印鈔,各界就是議論紛紛,有很多聲音都表示美國這麼做是將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擔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如今美債數量是越來越高了,美國政府究竟有沒有能力“還上”債務呢?美國會不會“賴賬”呢?

為何在其他國家去美元化時,我國會突然增持美債?

美國政府之所以會“債臺高築”,其實是因為美元這個國際在做“後盾”。但是近些年,很多國家對於美元以及美國都不太“信任”了,使得全球掀起了一陣去美元潮,以避免美元可能帶來的風險。

據《金十數據》報道,前一段時間,柬埔寨國家銀行不得不呼籲,請柬埔寨民眾支持和使用本國貨幣,以降低美元使用率。柬埔寨央行表示這樣做,不僅僅是便利不便利的問題,還涉及到了國家長遠的利益。

就在近期,讓美國“擔心”的事情再次發生了,去美元化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德國外交部前一段時間代表德國、法國和英國發表了聲明,表示三國通過貿易往來支持工具成功完成了和伊朗的第一筆交易。有分析認為,這筆交易標誌著歐洲國家和伊朗正式啟動新的貿易渠道。

“歐盟動態”網站評論稱,不管怎麼樣,貿易往來支持工具啟動展現了歐洲國家維護伊核協議的決心,也表明了歐洲國家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不過就在多個國家呼籲去美元化的時候,有一些國家卻“反其道而行”增加了美債。比如:中國和日本。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和日本在今年2月份都增持了美債,中國增持了0.014萬億美元,日本增持了0.057萬億美元。

對於中國和日本突然增持美債的做法,有很多人都表示不太理解,其中這裡面大有說法。雖然目前美國的“信用度”大打折扣了,但是很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還是通過美元去結算,所以我國和這些國家做貿易生意的時候,也需要用美元去結算。另外,還有一點,持有一定的美債能夠利於穩定我國人民幣匯率。並且因為有美元在,所以美債的收益率一直也都比較穩定。

為何在其他國家去美元化時,我國會突然增持美債?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美國會“賴賬”這個問題,因為美國一旦真的“賴賬”了,到時候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地位就會受到極大的衝擊,美元也會被“排斥”。相信,美國政府不會那麼傻,親手將美元的“霸權體系”給摧毀了,畢竟只有美元的“霸權體系”在,美國才能夠“收割”其他國家的財富,這種損己的事情,美國政府應該不會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