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據悉,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舷號86)預計在2017年底下水,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海軍戰鬥序列中將會增添一個新的艦種。不過,如此令人振奮的消息卻引來了許多人的質疑: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先進的“鄭和”號航海訓練艦,為什麼還要發展一個幾百年前的艦型——風帆艦用來訓練,豈不是倒退?

從殺人武器變為育人搖籃

歐洲是現代意義上的海軍發源地,從西班牙、葡萄牙越洋掠奪物資建立殖民地,到荷蘭異軍突起,再到打造“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皇家海軍,海軍的發展幾乎就是近代歐洲的擴張與內鬥史,而風帆戰艦則是其中當仍不讓的主角。當時的風帆戰艦基本以全木材製造,水線以下包裹銅皮,艦載武器為前裝滑膛炮,設置於兩側,彈藥分為三類:用於摧毀對方船體的圓形彈丸、用於殺傷對方人員的霰彈,以及用於破壞對方帆具的鏈彈。

由於火力和射程有限,單艘戰艦的火力不足以對敵方一艘戰艦造成有效殺傷,因此,海戰一般採用直線航海戰術,即戰艦排成單列縱隊,成一條直線航行,當敵艦進入火炮射程時,艦隊同時轉向,呈一條直線,用側面面對敵艦發炮。英國在17世紀中葉發佈的《海上作戰條令》中,就明確把縱隊定為海軍作戰時的標準隊形,風帆戰列艦的名字由此而來。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18世紀中葉後,蒸汽機的上艦出海讓風帆戰列艦的主力地位岌岌可危。不過,新舊交替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蒸汽機技術尚不成熟,只能作為戰艦的輔助動力使用,即使到了19世紀中葉,蒸汽機已成為海軍主要動力來源的時候,風帆戰艦仍然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如果大量啟用,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於是,英國首先將退居二線的大量風帆戰列艦稍作改裝,作為海軍的實踐教育平臺,甚至將海軍學校直接建於艦上,著名的不列顛海軍學校最初就建在“卓越”號風帆戰列艦上。這種英式海軍教育造就的高素質海軍官兵深深影響了世界各國,各式各樣的建在風帆艦上的海軍學校也不斷湧現,例如法國布爾米克海軍學校最初建立在“博爾達”號風帆艦上,日本最早的海軍學校最初也建立在“觀光丸”號風帆艦上。雖然這些學校隨後陸續搬到岸上,但作為最早的教育場地,風帆訓練艦被保留了下來。從此,戰列艦變為了訓練艦,殺人的武器也變成了育人的搖籃。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依然壯大的“古董”俱樂部

縱覽全球,各國目前保留、發展的大型風帆艦船共有203艘。其中,20世紀前建造的有20艘,20世紀後二戰前建造的有63艘,也就是說艦齡超過60年的風帆艦佔總數的40%多,剩餘的艦船也大多使用超過20年,稱它們是“古董”一點也不過分。但就是這樣的古董,仍然活躍在許多國家甚至軍事強國的海軍序列中。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全世界共有24個國家的海軍(海岸警備隊)裝備了29艘大型風帆訓練艦,規模依然龐大。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基本設計 世界現役風帆訓練艦基本都採用三桅設計(荷蘭皇家海軍學院的旗艦“烏蘭尼亞”號為雙桅設計,而智利海軍的“埃斯梅拉達”號則為四桅設計),絕大部分是鋼製艦體(阿曼海軍“阿曼青年”號是木製艦體),帆具掛裝方式根據艦體尺寸和性能要求均不相同,一般採用橫帆或橫縱帆結合(主桅上掛橫帆,首桅或尾桅上掛縱帆),也有少數採用全縱帆,風帆面積普遍在1 500~3 000平方米之間。

體積尺寸 世界現役風帆訓練艦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大型艦排水量在3 000噸(含)以上,中型艦排水量在1 000~2 000噸,小型艦排水量一般小於800噸。由於艦型設計差異,各國風帆訓練艦的尺寸沒有固定比例,大型艦長度一般在80~110米左右,中型艦長度一般在50~90米左右,小型艦長度一般小於50米,也有少數長度超過50米的小型艦,例如印度海軍的“波濤”號風帆訓練艦,艦長54米,但排水量只有420噸。體積意味著承載能力,對於訓練艦來說,最重要的是搭載人員的數量,這關係到教學效率。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型艦能搭載超過100名見習學員,中型艦能滿足50~90名學員的教學需求,小型艦最多能夠為30名學員提供教學空間。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動力系統 世界現役風帆訓練艦全部採用風-柴混合動力,即風帆與柴油機相組合的動力系統。由於訓練艦更多地強調續航能力,以保證具備遠洋航行的能力,因此高航速不是它追求的目標,續航力和自持力才是關鍵。目前來看,純柴油機驅動下,各國風帆訓練艦普遍將最高航速控制在10節左右。而純風力模式下就根據艦型設計、風帆大小差異較大,俄羅斯海軍“和平”號風帆訓練艦被譽為“世界上最快的風帆軍艦”,純風力模式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9節,十分驚人,其餘帆艦最低也能達到10節的最大使帆航速。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人員配置 各國風帆訓練艦均設固定編制,但數量相對同體量的海軍作戰艦艇來說要少得多,意大利海軍的“阿美利哥·威斯普西”號和智利海軍的“埃斯梅拉達”號體積龐大,因此常駐艦員較多,均超過了250人,其餘艦隻一般只有幾十人甚至幾人。艦長級別均較高,一般為上校(外軍上校基本都是校官中的最高軍銜),只有印尼海軍的“德瓦魯西”號艦長為中校軍銜。

從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破浪”號說開去

“破浪”號無疑將進一步壯大“古董”俱樂部,雖然是新人,但綜合素質均向各位“老大哥”看齊。從目前曝光的假想圖看,“破浪”號採用的是三桅全帆裝設計,即三根桅杆均掛裝橫帆,這樣設計帶來的直接好處是純風力模式下的高航速,最大使帆航速約18節,可算得上世界上最快的風帆訓練艦之一了。至於主要指標,“破浪”號艦長85米,寬11米,標準排水量1 200噸左右,最大帆面積2 630平方米,可供50名海軍學員實習,定位於中型訓練帆艦,處於國際主流水準,這對於此前在相關技術領域處於空白的中國造船業來說已屬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