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半個月!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倒計時半個月!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美麗的杓蘭。在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新增了不少蘭科植物。 (IC photo/圖)

愛看直播帶貨的“剁手黨”們注意了,如果你發現主播有以下言論,不僅不能下單,可能還得主動舉報:

“難得的下山大貨!”“純野生、非常稀有!”

“下山”為行話,意為野生植物從山上挖取而來。瞄準這些破壞瀕危野生植物行為的,是一場持續至2020年底的狙擊戰——2020年7月30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網信辦六部門聯合,啟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10月,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聯合發佈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要求10-12月聯合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非法交易行為也是七項重點任務之一。

2020年6月,南方週末曾追蹤報道網絡平臺直播銷售“下山蘭”,民間亂採濫挖瀕危植物現象嚴重,保護植物名錄21年未更新,導致執法困難。(《直播電商肆意上網,瀕危植物盜採下山》)

2020年11月9日,根據最高檢網站消息,前三季度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特點之一就是犯罪交易場所趨網絡化。

南方週末記者發現,2020年9月以來,從東北的大興安嶺到西南的玉龍雪山,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行動的文件層層下達,各地已將任務分解,正在全面落實行動。不只是政府,互聯網企業、協會團體亦在開展行業自律,發表相關標準,遏制野生植物非法貿易,但採挖者不斷更換網絡“暗語”,行動需鬥智鬥勇。

六部門發文,行動緊急開啟

保護野生動植物涉及多個領域,2016年,國務院批准建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22個部門組成。2020年7月30日,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成員單位增至27個。會上,國家林草局等六部門聯合啟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行動。

根據六部門聯合下發的文件,從線下到線上,重點整治場所包括三類,一是各類自然保護地、重點國有林場等;二是直播、短視頻等互聯網平臺;三是農貿市場、花鳥市場、人工培植單位等實體場所。

文件要求,各地將查辦案件總數、收繳野生植物製品等結果以表格形式呈現並上報。倒計時5個月,一場行動緊急開啟。

南方週末記者從雲南省林草廳瞭解到,雲南植物豐富度居全國之首,珍稀、瀕危和特有種類數量多,行動意義重大,任務艱鉅。雲南省將專項行動分為三個階段:9月中旬安排部署;9月中旬—11月15日集中整治;11月16日—12月31日工作總結。

湖北省將目標定為:建設一批野外巡護值守隊伍、約談一批交易網站平臺、清理一批非法經營市場和商戶、深挖一批違法典型案件、建立一批宣傳陣地開展主題宣傳等。

湖北省林業局回覆南方週末記者,專項行動正在開展中。此外,湖北大力推進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啟動開展全省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體檢覆壯行動,並計劃出版《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優先序及保護策略》——這是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湖北調查成果之一,基於對目的物種的瀕危係數等設計權重,對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優先序進行排列。

六部門下發的文件提到,成立專項行動協調機制,由有關司局負責同志組成領導小組。南方週末記者注意到,跨部門協調機制也在地方成立。在福建省泉州、漳州等市,由市林業局分管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林業局、農業農村局、政法委、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網信辦有關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亂採濫挖、非法買賣野生植物違法犯罪工作還被納入平安建設(綜治工作)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天津的專項行動中還增加了天津海關。

據各地公開信息,阿拉善盟阿左旗科林草局聯合公安局、農牧執法局開展專項行動,在麻黃草重點分佈區,重點查看是否存在亂採濫挖野生麻黃草、破壞麻黃草生長環境等行為。麻黃草是藥材,也是製造冰毒的原料,實行嚴格控制,禁止自由買賣。在江蘇連雲港,執法檢查組查看了生產經營的臺賬資料,並詢問盆景、花卉園藝的來源與去向。

除了六部門聯合的專項行動,其他行動中也包含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內容。

2020年9月,據媒體報道,公安部下發通知,依託“崑崙2020”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犯罪活動,號召公眾踴躍舉報犯罪線索,特別是網上售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等。加大邊境口岸查緝力度,積極開展國際執法合作,努力徹底阻斷走私珍稀野生植物及其製品通道。

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央宣傳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4家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聯合發佈《關於印發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的通知》,決定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劍行動。

網劍行動的七項重點任務中,除了集中治理網上銷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等,還包括嚴厲打擊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非法交易行為。此聯席會議成立於2016年,原國家工商總局為牽頭單位,由10個部門組成。

平臺聯合行動,協會發布團體標準

抖音、快手、京東、淘寶等互聯網平臺,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可能成為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基地”。6月22日,國家網信辦發文,責令網絡平臺自查並下架瀕危野生植物視頻。

2020年11月8日,抖音相關負責人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對於涉及採挖、涉及售賣野生植物的視頻、賬號,經核實後將根據情節程度進行處罰。2020年7月,抖音向南方週末記者披露數據:處理了13127條視頻,下架了149個話題。6月16日,快手亦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應,已處置2447條視頻,封禁用戶4個,處置違規用戶名4563個,並對“下山蘭”等關鍵詞進行屏蔽。

野生植物非法線上交易已經衍生出一套“暗語”體系——“下山蘭”、“深山蘭花”等。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如何在短視頻等內容中識別出非法交易野生植物信息,以及判定內容是否違規,是一大難點。

“我們與相關專家進行了合作,專家會向我們的員工科普植物專業知識,並在抖音通過視頻對用戶做科普。”抖音回覆南方週末記者稱。

快手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正利用一種“多媒體理解技術搭建的野生植物識別模型”對視頻內容進行識別。不僅標題裡帶有“下山蘭”等敏感詞的視頻會被識別出來,用戶在視頻下方的評論以及參與的群組,也都為敏感詞系統所覆蓋。違規用戶的視頻一旦被甄別,將會被推送給快手審核部門,“對發佈涉及違規採挖野生植物視頻的用戶,快手會視用戶違規的嚴重程度,給予作品下架、梯度封禁與永久封禁等處罰”。

整治風暴已經襲來,但一些公眾對採挖珍稀野生植物的性質懵懂無知。有一些蘭花業內人士在短視頻平臺上科普“採挖野蘭花違法嗎”,視頻下的評論中有人問:“我們這邊山裡的蘭花不少,跟野草有什麼區別?”

蘭花科普博主代東新在抖音上的用戶名叫做“蘭花小講堂”,自從六部門發文整治野生植物非法交易以來,他在抖音上發佈了多期科普保護野生蘭花的短視頻。“現在‘下山蘭’被封禁後,又有了新的暗語,比如‘下坡蘭’‘資源草’等等”,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倒計時半個月!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繼“下山蘭”的暗語之後,在抖音App搜索“下坡蘭”“資源草”仍有不少視頻 ,有的還打著“下山”的標籤。 (2020年12月13日抖音截圖/圖)

2020年8月6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網絡平臺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控制要求》團體標準。標準規定,網絡平臺宜包括機器和人工審核。機器審核包括關鍵詞過濾、圖片識別、OCR(光學字符識別)文字檢測;人工審核要考慮野生動植物物種特徵、網絡暗語等,分辨產品時,可尋找外部專家。附件中列舉了常見的非法貿易野生植物製品,包括髮菜、玉龍蕨、銀杏、銀杉、水杉、長白松、貉藻等。

標準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指導下立項,由騰訊公司、美團點評聯合多家環保組織等機構共同起草。騰訊標準團隊副總監武楊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該團體標準的制定,主要是歸納總結了騰訊企鵝愛地球、騰訊客服在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經驗,結合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專家意見,形成一套網絡平臺控制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的方法論。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回覆南方週末記者,標準參考了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互聯網企業實踐和專家多次研討制定而成。專業知識來源主要有中動協、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中心及配合執法機關(公安、海關)執法的實踐、國際相關專家。“形成了一套方法論,可以供網絡平臺企業控制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作參考和自覺遵守,並實現配合執法機關推動打擊,對非法交易形成打擊閉環。”

在標準約束性方面,目前該團體標準沒有強制性,“可供網絡平臺參考”。武楊進一步建議,推進生物多樣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建立,加強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質量認證體系,推動相關標準的國際化認證。

安全防控方面,武楊建議由主管部門牽頭,加強政企聯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賦能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打擊瀕危動植物犯罪,構建信息化專屬防控平臺。

宋茂恩介紹,協會下一步將進行標準的宣貫,通過團標解讀、培訓的方式,召集團標響應單位,徵集遴選優秀實踐案例,推動相關單位貫徹落實團標要求。

清查存量“違規”視頻

在六部門啟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行動的同一天,7月30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快遞協會等9家行業協會聯合發出倡議,抵制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號召行業自律。

10月20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聯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騰訊公司在北京共同舉辦了“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互聯網企業聯盟”交流活動。

“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更新迭代,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形式也越來越複雜多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武明錄在參加上述活動時指出,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管部門、執法與監管部門、企業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

蘭科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約有兩萬餘種,我國有記載的約兩千種。因具有觀賞、藥用等價值和獨特的生境,被認為“集美麗和脆弱於一身”,民間採挖現象嚴重。代東新表示,近年來,各種蘭花展會動輒炒作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天價蘭花,吸引了一批盲目的投機者。同時由於蘭花中傳統的名貴品種如“宋梅”“素荷”等,在現代養殖科技下已變得較為普及,價格迅速下跌,使得野生蘭花更加奇貨可居。

2020年7月9日,21年未更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終於修訂並公開徵求意見,納入了104種蘭科植物。有不少專家建議,應列入更多蘭科植物。

快手在2018年建立了運用機器學習和圖像識別技術的野生動植物視頻內容審核機制,但從實踐來看,審核機制仍存漏洞。在抖音、快手上搜索“上山挖蘭花”等關鍵詞,仍有不少宣傳野生蘭花價值連城、展示野生蘭花采挖過程的內容。其中一些用戶在介紹一欄自稱“展現農家生活”,實際上常常發佈採挖蘭花視頻。

倒計時半個月!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一名抖音用戶將簽名設置為“關注農村生活”,不少內容卻與野生蘭花有關。 (2020年12月14日抖音截圖/圖)

這些視頻大多發佈於2018-2020年初,屬專項行動開展前的“存量”,平臺的治理產生一定效果,但也有零星視頻為新近發佈。目前,還有一批商家在售賣“仿野生蘭花”,體現出人們對“野生”概念根深蒂固的追求。“這些仿野生蘭,很可能就是野外採挖的,掩人耳目罷了”,代東新稱,這從“仿野生蘭”的養殖環境就能看出。真正的養殖蘭花一般有花棚等設施,而“仿野生蘭”一般就種在農戶家的田地或林地裡,種植非常粗放。

倒計時半個月!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在快手App上,以“上山挖蘭花”搜索,仍有不少內容。 (2020年12月14日快手截圖/圖)

快手錶示,對於存量違規視頻,會進行徹底清查。接下來,快手將優化機器識別能力,擴大識別範圍,長期持續打擊違規用戶,並保持與外部積極聯動,線上線下聯合打擊販賣野生動植物。僅依靠互聯網平臺“下線”相關視頻,還不足以對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構成長效打擊。“我們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對濫採破壞野生蘭花行為進行治理。”

南方週末記者 楊凱奇 汪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