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帳篷什麼樣——敦煌壁畫《彌勒經變》中的帳帷

古時候的人也是用帳篷的,那古人是用什麼樣的帳篷的呢?讓我們走近敦煌壁畫中的《彌勒經變》,去看看古人的帳篷。

古人用的帳篷大多情況下包括帳和帷。一般而言,帳是有頂的篷帳,帷是四周相圍而無頂的篷帳,材質通常是用布、帛、氈、革製成。

古時候的帳篷什麼樣——敦煌壁畫《彌勒經變》中的帳帷

莫高窟第33窟-彌勒經變-盛唐

敦煌壁畫中《彌勒經變》所繪的帳與帷,主要是在婚禮圖中。如盛唐第33窟南壁《彌勒經變》婚禮圖中的帳是長方形的,帳內面積很大,能設宴席;其周圍又用布幔圍成“院牆”的形式,即帷。

古時候的帳篷什麼樣——敦煌壁畫《彌勒經變》中的帳帷

榆林窟第20窟-彌勒經變-五代

榆林窟五代時期的第20窟南壁《彌勒經變》婚禮圖中也有帳,而這個帳是方形的,頂部是人字披形,帳的兩壁垂直,一面敞開;帳與帷被分別隔離為兩個部分。這幅圖中的搭帳布和搭掛帷幕的木杆支架結構都非常清楚,是比較珍貴的圖像資料。

古時候的帳篷什麼樣——敦煌壁畫《彌勒經變》中的帳帷

莫高窟第445窟-彌勒經變-盛唐

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第445窟,北壁《彌勒經變》婚禮圖的帳設置在宅院旁側,為長方形,盝頂狀,兩壁垂直,山面敞開,帳內設宴席;表演場地沒有用帷幕,而改用有斜撐的六座屏風圍合而成。

通過與敦煌壁畫中的《彌勒經變》加以對比,可以看出我們今天戶外野營用帳篷等同於古人的帳,古人的帳篷比今天的多了一個帷。

來源:敦煌研究院,作者:衚衕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