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全文共4133

閱讀大約需30分鐘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成立之初,地方黨委政府就明確了移動優先策略:聚全區之力,支持融媒體中心做大做強“鄞響”客戶端。方向明確,就融媒體中心而言,就是要釐清思路,採取步驟,實現目標。

融媒體中心剛起步,解決難點、疏通堵點不可能一蹴而就,許多問題、現象尚待以實踐化解。本文僅就縣級融媒體建設中的移動端建設,本單位的一些探索和本人的一些思考作一梳理。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1 一端就是全媒體

融媒體中心建設,主方向是打造“全媒體”,作為融媒體中心大都擁有紙媒(包括內刊)、電視頻道、廣播頻率、網站、移動客戶端、兩微公號等多種媒介形態,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並存,強弱參差。目前情況下,所謂全媒體,全的是品種,它們之間不融也不合。鑑於“全媒體”的錯覺,融媒體中心建設若安於各種媒介的調停、交錯、修補,勢必浪費精力,錯失時機。

“全媒體”就當前來說就是移動優先,全力打造移動客戶端,用一種媒介把儘可能多的媒介優勢裝進去,一端就是全媒體。移動端易於集成的優點,讓它有了包容各種傳統媒體的可能;移動端長於互動的特點,使傳統媒體人既面對自身突破的難題,又找到了突破瓶頸的機遇。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圖為3月8日鄞響客戶端頁面稿件組合

2 報臺要借船出海

鄞州區融媒體中心擁有具有正式刊號的鄞州日報、正式呼號的鄞州電視頻道和鄞州廣播頻率。作為當地黨委政府的主流新聞平臺,無論在融媒體中心成立之前還是成立之後,報紙和廣電均在各自專業領域不斷探索前行。鄞州日報2019年實現全新改版,突出深度報道,增加文章提要,開設文化發現週刊,全力使日報面目更清秀;也是2019年,鄞州廣電作品衝擊中國新聞獎喜獲突破,廣播系列報道《鄞州:改革開放微型口述史》榮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報要繼續辦,還要辦好;臺要繼續辦,也要辦好;這些都沒有懸念,報紙、電視、廣播發展這麼多年,有自身發展規律和邏輯。那麼報臺的業務如何融合?困難顯而易見。舉個簡單的事例,鄞州日報與鄞州廣電臺在正式合併前已在進行“融媒體”嘗試,2018年10月,借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報臺在區委宣傳部指導下,同步推出“天南海北鄞州人”系列專題,聯合組隊赴北京、廣州、重慶等地採訪。作為人物專訪,場景固定,一套報道方案,一次專訪安排,報臺共同採訪,文稿共享,圓滿完成既定任務。然而並不是每次聯合行動都目標一致。2019年6月,為取他山之石為鄞州發展所用,鄞州報臺兩家再次聯合行動,趕赴青島採訪一家大型上市企業,因時間較緊加之企業內部限制,能供電視拍攝的場景非常有限,採訪結束,報紙尚能用成稿,電視報道製作就顯得困難。究其原因,關鍵是報臺兩家沒有各自提出個性化的採訪方案,企業方相對簡單的經驗介紹,角度單一,缺少現場,電視語言難以發揮。

以上所說談不上新經驗,但在媒體融合的熱潮下,一些老經驗往往會用新實踐重新去檢驗它的合理性,結果發現往往是浪費精力,退守原地。

報臺傳統業務重合程度不高,融合機率不大,報臺融合的關鍵是借船出海,這條船就是移動端。要辦好報辦好臺,儘可能做到資源共享,協同作戰;一定要集中報臺優勢,聚力做強做大移動端,打造一端全媒。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鄞州區疫情防控“怎麼辦”你問我答專題集納

3 新聞是辦端關鍵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從國家戰略層面指明瞭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方向。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指明瞭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基本思路。

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方向、目的和任務都十分明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新舉措,目的是強化新聞輿論陣地、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打通媒體融合、連接群眾、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主流價值信息的需求。

完成這“最後一公里”的載體就是互聯網,是應用互聯網的新聞+,是基於移動的多媒體集成,是應用大數據分析的信息定向推送,是模仿流行網絡社交工具的用戶互動。

新聞+,就是“1+N”的功能模式:“1”是新聞,是輿論引導功能;“N”可以是政務、公共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娛樂、本地社交等用戶工作生活所需的各項功能。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鄞響與鄞州區測繪院合作推出鄞州區動態疫情分佈圖

4 鄞響客戶端的探索

從“鄞響”客戶端的實踐來看,起步於新聞,發軔於新聞,是縣區級融媒體中心主辦的客戶端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傳統媒體人轉型融媒體的切入口。先將新聞做起來,有了這個“1”,後面才可以不斷地加N。

“鄞響”客戶端由鄞州日報社於2017年8月創辦,北大方正提供技術支持,在鄞州區委區政府全力支持下,初期註冊用戶一舉突破15萬。為保證安裝用戶不流失,鄞州日報社審時度勢,迅速改變內部考核制度,制定所有鄞州日報記者首先是“鄞響”客戶端記者的策略,記者稿分報端同酬,從而開源引流,使客戶端的新聞內容日趨豐富。

地方黨委、政府尤其是主要領導的重視,對客戶端的崛起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據不完全統計,鄞州區委主要領導2019年對“鄞響”客戶端所發新聞稿件的批示超過60次,內容涉及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地方主管部門通過批示,將黨委政府肯定怎樣做、應該怎麼辦、提出怎麼改等信息快速反饋給各級各部門,從而有力推進了區域黨政中心工作。

“鄞響”客戶端開辦以來一直奉行“花小錢辦大事”原則。為完善功能,報社將原有文化節慶類經營項目接入客戶端,結合活動為鎮(街道)在客戶端上宣傳造勢,實時推送服務信息,開設節慶現場直播,增值服務疊加放大效應,成效顯著。到2019年“鄞響”客戶端文創類產值比接入之初翻了三番。新聞+經營,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客戶端帶來了活躍用戶和流量。

2019年6月,區融媒體中心成立,區裡確定“鄞響”客戶端為區融媒體中心“旗艦”,吸收合併原由鄞州廣電臺創辦的“鄞+”客戶端,導入廣電臺視聽功能。“鄞響”客戶端在它成立兩週年之際又迎來了一次跨越:增加投入,改版升級,初步打通報臺資源。

在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區上下更是將注意力毫無保留地聚焦於“鄞響”上,“鄞響”真正走到了前臺。疫情期間報紙的到達率,電視廣播頻道新聞節目的配置率,與全程無休、全天更新、即時推送的“鄞響”客戶端無法比擬。報紙辦在了端上,電視搬到了端上,融媒體中心更是將採編主力押在了端上。

“鄞響”客戶端註冊用戶從15萬起步,一直呈正增加態勢,歷經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用戶數已接近40萬。發稿量比平時增加數倍,用戶活躍度翻番。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圖為2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後鄞響迅速播發圖文視頻稿

5 聚力做強做大移動端

移動優先,只有將“鄞響”客戶端做大做強,融媒體中心才算辦成功。而成立融媒體中心是鄞州區的大事,做大做強“鄞響”客戶端也是全區的大事。要聚合全區之力,打造“鄞響”客戶端,開創鄞州融媒體的美好未來。這是共識。

如何聚集合力?要聚行政之力,聚媒體之力,聚用戶之力,聚社會之力。

聚行政之力。行政之力居首,有則事半功倍。“鄞響”是新聞客戶端,更是區委區政府治理政務的平臺和抓手。上文述及主要領導對“鄞響”的高度重視,時至今日,鄞州區黨政系統工作人員已基本養成每日必看“鄞響”的習慣,疫情期間關注度更高。針對區委區政府不同時點的工作重點,“鄞響”客戶端先後開設各類防疫、復工等專題21個,綜合使用橫屏滑動推薦、多專題推薦、下拉式推薦、大圖推薦等方式,做到“開而有度,多而不亂”。大量的本地資訊使“鄞響”成為全區政令通達的窗口、政情交流的平臺。為增加“鄞響”的權威性,經鄞州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推出《鄞州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怎麼辦”》系列問答。多途徑收集市民、企業關心關注的問題,經過整理彙總提交給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各部門會商提煉後,給出權威的對策和建議,最後彙編成最易讓群眾理解的《鄞州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怎麼辦”》系列,由“鄞響”即時推送。截至發稿,“怎麼辦”系列問答已經連續推出24期,第一時間精準回應社會關切,社會反響強烈。

聚媒體之力。本單位的人力配置要絕對優先。報社以報立家,廣電以臺立家,融媒體中心以端立本,人力資源配置毫無疑問要以客戶端為中心。以抗疫為契機,鄞州區融媒體中心加速了報臺採編整合進程。報臺新聞部門報料系統合併,採編策劃同步、分頭推進,全面融合之勢漸進漸強。體現在“鄞響”客戶端上,圖文音視頻綜合呈現力度加強加大。如新開設的“鄞響V視”,主打20秒短視頻,在最短時間內,將時政要聞以視頻形式在客戶端上呈現,大大縮短了原來電視時政新聞的製作週期。“直擊一線”,將電視頻道整檔新聞節目快速拆條按需投放到客戶端上,滿足用戶輕量化、便捷式獲取視頻信息的需求。新媒體視頻團隊則加大采集、製作的頻次,突破傳統的視頻新聞報道模式,推出“鄞視頻”“鄞響記者VLOG”等主題明、篇幅短、適合移動場景的系列短視頻,進一步提高客戶端的受眾體驗。

聚用戶之力。引進當前網絡新媒體普遍採用的用戶生成內容(UGC)模式。只有運用好UGC模式,客戶端才會有生長的動力,才能營造出互聯網生態。抗疫期間,“鄞響”客戶端嘗試採用UGC模式來組織部分內容生產,提高了活躍度,提升了品牌影響力。與鄞州一自媒體團隊深度合作,“鄞響”客戶端先後推出了《新疆做饢姑娘》《鄞州抗疫十二時辰》《鄞州新青年》《復工第一天》《一起聆聽城市復甦的聲音》等五條高品質的短視頻,並在新浪微博、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咪咕、愛奇藝、騰訊視頻、美拍等十餘個全國性的網絡平臺投放,總計流量突破1.5億。其中,《新疆做饢姑娘》視頻被央視新聞選用,《鄞州新青年》入選CCTV6特別節目《最美的平凡》等。

聚社會之力。充分利用社會平臺、第三方力量,重點是打造服務+。作為嘗試,疫情期間“鄞響”突擊推出了多個服務類頻道,如與鄞州區測繪院合作,推出“鄞州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佈圖”,實時更新全區各個街道確診病例分佈情況、以最直觀的方式,方便用戶查詢瞭解鄞州區最新疫情情況。與區教育局合作,推出“空中課堂”,截至發稿,已經累計上載課件200餘個,總點擊量已經突破180萬。與區人社局合作開設“千企萬崗”網上招聘頻道;與區應急復工小組合作,開設“鄞企復工權威指南”專題,等等。

千里跬步,才起一腳;匯聚合力,剛試幾手。下一步,鄞州區融媒體中心更要匯聚各類軟實力,聚機制革新之力,聚報臺專業之力,聚員工創新之力,聚網絡科技之力,一步一個腳印,嘗試各種可能,全力以赴做大做強“鄞響”客戶端。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聚力打造鄞響客戶端

原創:邵 波 寧波市鄞州區融媒體中心總編輯

來源:傳媒評論

公示!浙報集團“疫情時期信息公開和融合傳播的解決方案和積極建議”23篇獲獎課題、稿件名單

浙報記者“胡哥”一頭扎進荊州的ICU採訪20多天,“求國家分配對象”的小護士就這樣進入他的鏡頭

深入武漢疫區採訪50多天,天目新聞記者王堅穎說,這一戰,職業紀錄被一再改寫

速度+溫度+力度+亮度+態度,新媒體戰“疫”報道,把好五個“度”

戰“疫”,讓錢江晚報主戰移動端,這場大考成績如何?

“戰疫”中彰顯責任和擔當,浙報集團發稿4.7萬、總點擊量4.76億

入職3年就成為深晚新媒體產品總監,這位美女小編說,沒有“三頭六臂”,就要練出“獨門絕技”

她的報道,成了高考試卷的試題!她說,去現場,用心感受,新聞才會發光發熱!

深喉線人-窮追真相-不懈監督,這位記者13年的“陽光行動”令人欽佩

時隔16年的“跟蹤報道”為什麼能夠獲得浙江新聞一等獎

從東海之濱的寧波到千里之外的貴州省黔西南州,長篇通訊《一片葉子的追尋》背後的故事

或電話 85311731 853116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