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定西的黃土地黃而厚實,它黃得悠久,厚得燦爛,黃得養人,厚得溫存。自戰國秦置隴西郡以來,定西揉和經歷了漢羌藩雜居的歷史階段,民族融合的過程一直到宋元時期結束,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就在這片看似乏味,實則深沉的土地上,孕育出的風土人情、歷史積澱更是處處彰顯著文化的韻味,綻放出藝術的奇葩。誠然,這片土地的文化魅力,不僅是歷史的垂青,更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用聰慧、心血精心締造的產物。幾千年幾萬年的漫漫征程,從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到青銅時代的辛店文化、寺窪文化,以及戰國秦長城,那些遺落的片片彩陶,城頭瓦塊,無不刻印著祖先的顏容與唇紋,傾滿了始祖們的智慧與情誼,歷史以其雄壯的事實向世人證明,

定西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人類繁衍生息、進化發展的搖籃之一。勤勞勇敢的先民們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勞動生活,創造了燦爛的遠古文明。

馬家窯文化

1923年,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瑞典學者安特生在臨洮馬家窯村的黃土臺地上發現了大量彩陶。此後,我國學者裴文中、夏鼐等也在這裡進行考古調查與發掘,確認這是距今約5700年到4000年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的一種有明顯地方特色的遠古文化。20世紀40年代,夏鼐先生命其名為“馬家窯文化”。1988年,國務院公佈臨洮縣馬家窯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馬家窯文化同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一起,成為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代表。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臨洮縣洮陽鎮馬家窯文化遺址

馬家文化址分佈範圍相當廣,東到渭河上游,西到酒泉和青海東北部,南到西漢水流域,北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而位於其核心地帶的今定西市各縣區,遍佈著馬家窯文化的遺存。

馬家窯文化以其光彩奪目的彩陶而著稱於世。當時人類的生產技術和生活經驗較前有了很大的發展,創造了馬家窯文化的先民們,以他們無比智慧的藝術才華,將史前彩陶文化推到了一個巔峰,從而使馬家窯彩陶,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發展史上凝聚了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漳縣出土的馬家窯文化蛙紋彩陶瓶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半山類型漩渦紋嵌人形彩陶壺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臨洮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收藏的蛙紋彩陶盆

馬家窯文化的陶器造型獨特而精美,花紋圖案絢麗多彩,多以潔明快的色彩,飛動流暢的筆軸,柔美多變的線條繪畫於橙紅色的陶器之上。作為人類遠古主要的文化創造,馬家窯文化彩陶凝結著先民們對自然的崇拜和精神的寄託。

馬家窯文化的建築、石器製作、骨器製作、紡織技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馬家窯文化可分為馬家窯、半山、馬廠三種類型。三種類型一脈相承,但又有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其主要區別仍在於具有代表性的圖案上,如馬家窯類型的彩繪以黑色為主,馬廠類型的彩繪為黑紅兩色、半山類型不但黑紅二彩相間,而且還有鋸齒形花邊紋。

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繼馬家窯文化產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銅石並用時代的一種地方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洮河西岸的廣河縣齊家坪而得名,距今約4100年至3600年左右。它的分佈範圍很廣,東到涇渭流域,西達湟水流域,南至白龍江流域,北抵內蒙古自區阿拉善左旗的廣大地域。齊家文化遺址也遍佈隴中各地。當時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兼有較發達的畜牧業。生產工具大都是磨製石器,常見的有斧、鐮、刀、鏟、錛、鑿等。這一時期玉器的製作特別發達,主要是用於祭祀的玉璧、玉琮和象徵權力的玉鉞,此外有玉鏟、玉錛、玉鑿等。當時用於生產和生活的骨器也比多,

而且製作精美。齊家文化反映出當時的製陶業顯著進步,陶器多為泥質紅陶藍紋罐、夾砂灰陶繩紋罐。紅陶雙耳杯具有齊家文化的突出特徵和鮮明風格,臨洮縣出土的一件紅陶雙耳杯,外壁雕塑著一隻小鳥,既實用,又美觀,反映出當時人們燒製陶器的高超技術和審美情趣。

齊家文化時期彩陶逐漸衰落,繪畫由黑彩向紅彩過渡,彩繪紋飾有寬帶紋、三角紋、網紋、菱形格紋等,以斜線構成的菱形格紋和兩邊對稱的方格紋為其特點,彩陶多為罐類器物,其代表性陶器為薄胎光潔的雙耳大罐和藍紋高領罐以及雙耳杯。

齊家文化最突出的進步是冶銅業的出現和銅器的使用。人們在畜牧和農耕時,發現了自然銅和銅礦,便將礦石冶煉成銅汁澆鑄成精美的小型器具,其種類有鐮、刀、錐、匕、鏡、指環、圓形銅泡等。銅器的製造工藝除澆鑄外,還有冷鍛。當時已掌握了從採礦冶煉、制範到澆鑄的一整套工序和與之相配合的複雜技藝。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齊家文化紅陶罐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齊家文化三孔玉刀

齊家文化的房屋多為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居室,還出現了有迴廊的建築。在齊家文化半地穴式居室地面,還發現一層“白灰”硬麵,平整、光滑、堅固而防潮,房內有圓形灶炕,門道一般朝南開闢,這是對馬家窯文化居室的進一步發展。

齊家文化的葬俗較前不同,墓葬形制以豎穴土坑墓為主,墓坑多呈長方形,有木棺或獨木挖成的棺具。以仰身直肢葬居多,普遍發現成年男女合葬墓中,一般是以男性為中心仰身直肢,女性從旁側身屈肢面向男性,隨葬品多集中在男性身邊,表明女性為男性殉葬。成年男性與兒童合葬,兒童緊附在成年男性身邊,這是父權制的體現,而隨葬品的多寡表明貧富已經開始分化,階級對立開始出現。

辛店文化

在距今約3300年至2500年前後,隴中的洮河、渭河流域的先民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辛店文化與寺窪文化。辛店文化與寺窪文化因1923年、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分別發現於臨洮縣辛店村和寺窪山而得名。其時代相當於我國曆史上的商中期到春秋中晚期,屬於青銅文化,是定西市特有的古土著文化。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臨洮縣辛店文化遺址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辛店文化雙耳彩陶壺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辛店文化紅陶鬲

定西市境內辛店文化主要分佈在臨洮縣辛店鎮一帶。辛店文化以農業生產為主,輔之以辛店文化紅陶鬲畜牧業和狩獵。飼養的家畜有牛、羊、馬、狗、豬等,羊是主要家畜。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有刀、斧、磨盤、磨棒等。青銅器有匕、鑿、矛、鏃、鐲鈴、銅泡等小型工具,還有武器和飾件。用於炊的器物有夾砂灰陶足鬲等。

辛店文化的陶器中彩陶較多,以夾砂粒和羼有石英粒的細泥作陶坯,外表施黃色、紫醬色或白色陶衣,用黑色繪上由羊角紋演變而來的雙勾曲紋,兼以太陽紋。這種紋樣是辛店文化彩陶的特色紋樣,接近甲骨文中的“羌”字。雙勾曲紋的發展淵源是由一對相向的犬紋複合而成,左右兩側向上勾曲的紋樣是一對犬的尾巴向上捲曲,可以認為它是古代羌族帶有族徽意義的紋樣太陽紋,具有寒來暑往、出沒循環的寓意。

寺窪文化

寺窪文化的社會形態與辛店文化相同。陶器中的紅陶馬鞍口雙耳罐是其最明顯的特徵。陶器以夾砂粗陶為坯,表面磨光,頸部有對稱的雙耳,高肩,深腹內收,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呈紅褐色,一般沒有紋飾。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臨洮縣寺窪文化遺址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寺窪文化雙耳紅陶罐

煮飲器為夾砂灰陶鬲,禮器為紅陶鼎、紅陶豆。

寺註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臨洮縣、岷縣、漳縣、渭源縣等地。在臨洮縣寺窪山遺址中發現有辛店文化彩陶,說明二者關係密切,並共存過很長一段時間。從墓葬的形制與葬式來看當時已進入階級社會。

寺窪文化作為一種地方文化,其陶器雖樸實無華,但它獨特的造型卻證明洮河、渭河流域為多民族生活的“古羌戎之地”,古代少數民族相互影響,相互融合,開發了定西這塊高原厚土,共同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總之,馬家窯文化同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一起,以彩陶器為代表,它們的器型豐富多姿,圖案極富於變化和絢麗多彩,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奇觀,是人類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彩陶文化,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它們不僅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源頭,同時它們源遠流長地孕育了我國文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將史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創造了繪畫表現的許多新的形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

戰國秦長城

《史記·匈奴列傳》載:“秦昭王時……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條長城要比秦始皇時所築的萬里長城早半個世紀。通過實地考古調查,秦昭襄王時所築“戰國秦長城”走向如下:長城西起今臨洮縣新添鄉三十里墩(此處原有長城堡及烽燧,後毀)和南坪望兒嘴,行經臨洮縣境內的南坪、鄭家坪、水泉灣,沿川子鄉駐地、蔡家嶺、史家山、紗帽山、田家坪、李家灣,向南由堯店鄉“長城坡”進入渭源縣境內。

定西文化|定西代表中國遠古文化的五個遺址

臨洮古樹灣戰國秦長城烽燧

渭源縣境內長城沿“關山”南下,經慶坪北面的文昌宮山頂向東到紮營嘴,經盧家後灣、白崖窪、秦王寺、七聖鄉駐地、紅峴林場高嘴山,北上經蘇家山、趙家山、馬家山、肖家陽山、史家梁,向北延伸過河,從上鹽灘與下鹽灘中間穿過,由野狐灣進入隴西縣境內。

隴西縣境內長城從渭源縣境內進入德興鄉,在德興與柯寨兩鄉交界的胡家墩堡子向北直到福興鄉“長城梁”,經龐家岔、范家坪、雲田,向東經和平鄉小幹川、馬兒坪進入通渭縣境內。

通渭縣境內長城從榜羅鎮四羅坪南面山粱經許家堡子,過馬家河、桃園子梁到文樹鄉境內,呈南北走向,經焦家山、潘家河西、盧家嘴,過李家溝、何家坪,上“長城坡”,經第三鋪鄉“長城灣”,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再過牛谷河上史家山,經錦屏鄉、北城鋪寺子,川鄉境內,過宋家河灣“長城渠”,上大營梁,到張家灣烽燧,翻山進入靜寧縣田堡鄉陸家灣,一直向東北延伸。

戰國秦長城的修築特點有下面五點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連綿的長城牆垣。定西境內的戰國秦長城全系黃土夯築,基部深入地表1米以上,寬5米-14米,自下而上逐層內收,寬度遞減,縱斷面呈梯形。夯上堅硬,有均勻,厚8釐米~14釐米,有的夯層上可見明顯的圓形或方形決夯窩。

2.長城沿線多有烽燧,且大部分修築在山頂之上,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基部寬15米左右,形狀多呈圓錐狀墩臺,周圍有粗繩紋板瓦、筒瓦殘片及細繩紋灰陶器殘片暴露。

3.長城內外兩側均有壕塹,外側兩道,內側一道,尤以長城翻越山脊處或有烽燧處最為明顯。有的長城地段外側在山脊上有三道壕塹。

4.長城沿線多有粗繩紋板瓦、搓板狀弦紋板瓦殘片及繩紋筒瓦、水管殘片和細繩紋灰陶器殘片暴露。瓦片泥質細膩、燒製火候高、質地堅硬,多呈青色,有少量呈褐色,其製作精良,品種繁多,形制不一。 內側紋飾不同,有渦紋、菱形格紋、粗細布紋,即使同一地點暴露的瓦片,形制亦不盡相同。證明長城築成後,經過多次修葺和長期利用。

5.長城沿線的村莊、山樑多以“長城”命名,如“長域梁”、“長城灣”、“長城嶺”、“城壕裡”、“城背後”、“長城渠”、“城牆灣”等。對長城沿線的烽燧多名其為“墩圪塔”、“墩墩梁”“三個墩”、“烽堆梁”等。

戰國秦長城對社會發展有進步的貢獻 。戰國秦長城的積極意義是很明顯的,它首先起到了守護秦國北方、西北方邊域的作用,保衛了人民大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阻止了牧獵部族的掠奪,避免了同牧獵部族的民族矛盾,明確了當時秦國北方和西方的疆域 。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戰國秦長城工程的偉大,舉世公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