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推進疫苗研供“中國行動”-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爭分奪秒,推進疫苗研供“中國行動”

  目前,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6900萬例,並仍以每日數十萬病例的速度增加,世界迫切需要開發、生產和公平獲得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

  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取得積極成果,並承諾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這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堅定了各國戰勝疫情的信心,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胸懷和擔當。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呈“加速跑”態勢

  近日,中國國藥集團正式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新冠疫苗上市申請,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呼之欲出,讓全人類離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又近了一步。

  疫苗是戰勝新冠病毒的“終極武器”。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第一時間把疫苗研發作為重中之重,佈局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並行研發。目前,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呈“加速跑”態勢,共有14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支疫苗正在阿聯酋、巴西、巴基斯坦等國開展III期臨床試驗,中國的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阿聯酋、巴林、約旦、阿根廷、埃及等國進行的III期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目前接種者超過5萬人,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滅活疫苗均已納入國家緊急使用範圍,同樣沒有接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

  暗夜終有破曉時。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新冠疫苗就是一道終將刺破暗夜的光。儘管當前人類與病毒的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但讓人振奮的是,全球新冠疫苗研發近期好消息頻傳,多款候選疫苗臨床試驗取得新進展。只要各國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利用疫苗終結疫情的那一天終會到來。

  為全球疫苗研發貢獻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新冠病毒鑑定和測序,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了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自此,中國邁出了攜手全球抗疫、推動疫苗研發的步伐。

  中國科研人員在病毒基因組測序以及刺突蛋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複合物結構解析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西湖大學團隊解析出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過程中ACE2受體的全長結構;中國三葉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與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在新冠疫苗研發方面展開合作;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將共同推進新冠疫苗在中國的臨床試驗及後續商業化……過去數月,從共享疫苗臨床試驗數據到開放全部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從積極開展國際科研交流合作到積極參與建設全球疫苗產業鏈,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合作。

  除同有關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合作外,中國還與世衛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等國際組織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

  曙光在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凝聚助推新冠疫苗研發的合力,而中國正在以實際行動為全球團結抗擊疫情、保護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貢獻。

  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

  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中國鄭重宣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當前,全球新冠疫苗研發正在迅速推進。疫苗成功上市後,在大規模接種之時如何擴大產能,如何確保各國能夠合理分配,如何讓廣大發展中國家也能及時獲得,如何讓全球貧困人口也可以負擔得起……這是人類將面臨的嚴峻挑戰。

  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中國一直關注並致力於確保發展中國家有機會公平獲取安全有效的疫苗。10月8日,中國正式加入由世衛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共同牽頭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目的就是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確保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同時帶動更多有能力的國家加入並支持“實施計劃”。這是中國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重要行動。

  此舉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美國喬治敦大學助理教授亞歷山德拉·費倫認為,中國這一決定傳達了一個強烈信息:中國致力於國際多邊合作,並致力於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英國媒體報道稱,“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將確保“所有國家而不是某些國家獲得疫苗”,中國加入該計劃不僅將為全球抗擊疫情提供更多工具,也有助於實現全球疫苗公平分配。

  “作為疫苗研發的領先大國,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並作出承諾,對非洲和世界至關重要。”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館副館長葛乃天對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十分讚賞並表示,“中非交往歷史證明,中國承諾從不落空。”

  從第一時間向世界公佈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到率先公佈疫苗臨床試驗數據;從開放全部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到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從科技人員積極參與國際研發合作,到多個企業大力推動跨國合作……中國不僅處於疫苗研發領先地位,更始終致力於推動疫苗研發的國際合作,確保疫苗在全球範圍內的公平可及,為全球戰勝疫情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上圖:10月15日,非洲國家和機構的駐華外交使節來到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參觀中國生物博物館。新華社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