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玩家”退出 有資金抄底 影院停擺蘊藏破局重生良機

截至4月27日,停業已經94天的眾多影院仍在等待。有院線人士透露,部分影院老闆“跑路”,因為早前已經收回成本,選擇將影院“丟給”物業不再過問。該人士預計年內3000多家影院可能退出市場。

困局之下,影院經營者在反思。早前影院的盈利模式過於單一,將用戶拱手讓給平臺。相關公司已展開行動,試圖在危機中覓得逆襲機遇。同時,有“玩家”退出,也讓資金儲備充足的影視企業迎來“抄底”機會。

業績承壓

原本希望藉助春節檔大賺的影院被一場疫情所深深困擾。自1月24年起,全國範圍上萬家影院停業。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多地影院於3月下旬陸續營業,並組織老片上映。不過,國家電影局3月27日晚發佈通知,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停業,具體復業時間另行通知。影院仍處於“停擺期”。

長達三個月的停業使得一些影院收入端告急。“最初預計4月份可能復工,但希望迅速被澆滅,那一晚我基本沒睡著覺。”影聯傳媒總經理講武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對於重資產的影院,積壓的賣品庫存、房租、員工薪酬等,使得影院成為整條產業鏈上對資金壓力最為敏感的環節。有的影院只保留核心員工,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發放薪酬。有影院從業者通過視頻平臺描述停業日子的鬱悶,“飲料會過期,原料會過期,連包裝盒都會過期。”

“不確定性是行業面臨的最大困惑。”大地院線董事方斌說,“很多事情沒辦法推進,也沒法和物業談租金減免,賣品、原材料、電影后產品積壓,面臨保質期問題。”

影院停擺波及到相關投資公司的業績。萬達電影一季度預虧5.5億元-6.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4.01億元。金逸影視一季度預虧1.45億元-1.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231.03萬元。幸福藍海一季度虧損1.0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321.80萬元。上海電影一季度虧損7089.89萬元,上年同期盈利4615.09萬元。對於虧損的原因,多家公司均指出,受疫情影響旗下影院全部暫停營業,影響了經營收入,且需承擔相應的固定成本。

誰在退出

有院線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金流儲備不足的中小商家受疫情影響較大,小型單體影院抗風險能力差,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

此前,小型單體影院是行業擴張的主力。國盛證券研報指出,2015年-2017年新開業影院中,50%以上屬於小影投。2019年新開業的8772塊銀幕中,48.5%屬於小影投公司,且低線城市小影投的佔比高。由於行業進入壁壘不高,2015年以前的票房高漲吸引了大量單體影城和私人資本進入。

北京某影視公司高管鍾平(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國內有12000多家影院,但票房超過1000萬元的不到2000家,500萬元的不超過4000家。房租佔票房收入25%,這是影院生存的安全線。現在房租成本成為壓垮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年內倒掉3000多家影院不稀奇。”

面臨生存問題,一些經營者選擇出售影院及時止損,而意欲抄底收購的入局者也在謀劃。“停擺這麼久,沒有收入,但成本依舊(場租、水電、人工等),還有商品庫存的積壓。問題是復業時間無法確定,復業後也不知道行業的復甦情況。出售是不得已的選擇,因為這個時間點買家會壓價較低。”院線從業者陳斌(化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長期與影院經營者打交道的鐘平認為,目前存在三種心態。“有些影院老闆‘跑路’,前面該掙的錢掙夠了,設備也不要了,欠的房租撒手不管,物業公司也沒轍。有的影院老闆準備出售,但眼下並不是好時機,有的按資產三折賣。最後一種就是熬著。”

國盛證券指出,行業競爭加劇以及疫情的不利影響,經營壓力較大的小影院將持續出清,預計今年影院關停數量保持增長態勢。票房低於300萬元、4廳及以下、開業時間2015年及以下,以及小影投所屬影院均為潛在退出者。截至2019年的存量影城中,同時滿足以上四種條件的影院1449家,佔影城總量的12.7%。

行業變局

行業寒冬之際,也讓從業者重新思索影院的商業模式。“影院本質是線下零售服務行業,直接觸達用戶很重要。面對第三方電商平臺,影院知道自己的用戶在哪嗎?”鍾平表示,電影院對於內容和用戶無所作為,疫情來臨後自然最為被動。

影院端意識到這些癥結。2月起,多地影院陸續開始售賣爆米花、烤腸、可樂等包裝類食品,而萬達電影、金逸影視等影院投資管理公司通過APP、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開展電商業務。

作為產業鏈一分子,阿里影業旗下鳳凰雲智特面向影院行業推出一系列扶助措施,在資金、物資、人力和技術等方面提供支持。鳳凰雲智將會同網商銀行,為影院恢復營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雲智商城協同內部資源,將為影院在雲智商城的物資採購提供賬期服務,緩解影院現階段的現金壓力。

影院“1+N”模式亟待改善。多位院線人士直言,傳統做法是在影院周邊開設書店、餐館等,但這些更似“拉郎配”,難以放大價值,需在商業場景中找準定位。

“危”中蘊“機”。在鍾平看來,疫情以前影院行業常打價格戰,不計成本獲取物業,這些行為將漸漸被摒棄。過去幾年,影院行業簡單的商業模式和看似暴利的回報吸引了大量散戶入場,行業集中度不高,甚至下行。“部分業主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招租談的是比例租金,不再是保底租金。行業有望良性發展,競爭趨於理性。”

資金儲備充足的企業迎來“抄底”機會。上海電影今年3月8日公告,與上影集團、精文投資簽署合同,出資8000萬元共同投資設立上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電影意欲通過併購、增資、參股等形式對長三角及周邊區域的影院進行投資與整合。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江蘇一家國有文化類投資公司亦有併購影院的計劃。

國盛證券指出,行業進入成熟期後,疊加本次疫情帶來的經營壓力,預計部分資本的退出意願增強,併購價格有望降低,為龍頭公司併購整合創造條件。(於濛濛 王子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