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引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因此農業成為封建王朝興衰的關鍵。農業的根本在於土地,而土地又與稅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土地制度是一個國家建立的根本,稅收制度則保證了這個國家是否能正常運轉。因而一個國家的土地與稅收制度,往往關係著一個王朝的榮辱興衰。

大唐,一個璀璨如煙花的盛世王朝。它燦爛的文化、強大的軍事、繁華的都市……這些至今為我們所向往!它的強盛來源於它的土地與稅收制度,然而它的衰亡同樣也伴隨著兩者的身影!

今天讓我們一起夢迴大唐,探尋其中的緣由!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大唐盛世


均田制與租庸調製

  • 何為均田制

均田制,簡單理解就是平均分配土地。在封建王朝時期,土地歸國家所有。而國家為了保證人民生存,就把沒有主人的土地按照人數分給農民。

但是農民剛開始只有使用權,當耕種到一定年限才會有土地的所有權。這裡劃一下重點,士紳階級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

  • 何為租庸調製

國家把土地租給人民,每人每年按制度繳納田賦,謂之租!

根據土地的出產,每戶人家每年還要繳納棉布及絲織品,謂之調!

當時規定男子需服力役,不想去的則可繳納絹代替,謂之庸!

唐朝初年,土地制度實行的是北魏初年流傳下來的均田制。而稅收方面,則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租庸調製。均田制與租庸調製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土地制度


盛世之基

  • 背景

唐朝初年,天下剛剛平定。社會經濟在戰爭中破壞嚴重,人民流離失所,國家也財政困難。為了改變這些現象,國家急需整頓土地制度與稅收制度,使政權穩固!

而戰爭導致大量土地荒蕪,因此唐朝政府有大批的無主土地可以分配給百姓。這也是唐朝初期,選擇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的必然條件之一!

《新唐書》記載:唐之始時,授人以口分、世業田,而取之以租、庸、調之法,其用之也有節。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大唐疆域圖


  • 實行

唐高祖時為穩固統治,唐朝政府頒佈多條政令規範均田制與租庸調製:

其一:實行內外官職分田制度,京官一品十二傾、二品十傾、三品九傾……

其二:均田方面,天下男丁給田一傾,年老殘廢者給四十畝,寡妻妾給三十畝(若為戶者二十畝)。

其三:賦稅方面,租者每丁(人)每年繳納慄二石;調者隨鄉土所產,綾絹帛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庸者凡服役,每年二十天,閏月加兩天,不想服的用布帛代替,每日三尺!

由此,唐朝確定了基本的土地制度與稅收制度。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恢復與發展,人口逐漸興旺。

均田制的主要實行轉移到永業田(擁有所有權)、口分田(只有使用權)的收回與重新賠給,而不是按固定額度授予每個人。即是所說的“因田在民者而均之”!

今天在各地考古出土的田簿、分田簿、退田簿,以及唐代的戶籍檔案中記,記載了許多當時均田制的實施細則與使用權限。充分證明了在唐朝前中期,均田制與租庸調製起到的巨大作用!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出土文物關於均田制記載


唐朝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後,繼續完善這兩項制度。儘量回收老者、死亡、逃犯、絕戶之類的口分田與永業田。然後又重新分配,給具有耕種條件的人使用。這樣將百姓捆綁在土地之上,保證了唐朝極為穩定的財政收入以及力役、兵役人員!

《新唐書》記載:開元八年,頒庸調法於天下,好不過精,惡不至濫,闊者一尺八寸,長者四丈。州縣希旨張虛數,以正田為羨,編戶為客,歲終,籍錢數百萬緡。


  • 開啟盛世

唐朝初年至玄宗開元年間,因為均田制與租庸調製的順利實行。唐朝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租庸調製的稅收至玄宗初年佔據政府百分之七十左右,對唐王朝的繁榮起到巨大作用。

即至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全國戶數從開國時四百萬古戶增加到八百四十萬戶;全國各地糧米充足,一斗米不到二百錢;布帛絹絲價格也十分便宜。甚至於最荒涼的隴右地區都出現“閭閻相望,桑麻成林”的美麗景象。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長安夜景


而唐朝政局的穩定、經濟的繁榮,也推動了軍事與文化的共同發展。大唐疆域比之隋朝,又增加了西域、漠北、以及剪滅遼東高句麗。 而文化方面,誕生了初唐四傑、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文人墨客。他們也寫出了無數詩句,流傳後世!其他如音樂、繪畫、陶瓷、茶藝……等等,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新唐書》記載:貞觀初,戶不及三百萬,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鬥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裡不齎糧,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萬人。是歲,天下斷獄,死罪者二十九人,號稱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

可以說均田制與租庸調製,是唐朝繁榮興盛的基石。是二者共同造就了繁榮昌盛的~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大唐盛世


衰落之源

任何制度在某一刻,它體現出自己的優點與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轉,它亦會暴露自己的缺點與不足!

唐玄宗天寶年間,因為統治者的昏聵,也導致均田制與租庸調製的缺點快速暴露。唐代的均田制下,一方面官員地主佔據了大量的永業田與職田(分配官員);另一方面他們利用身份職權侵佔百姓土地。導致土地權利逐漸集中於~官僚地主手中!

於是政府所佔有的田地越來越少,繼而能夠分給百姓的土地也日漸減少。但是伴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矛盾的增加卻越來越快!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日薄西山的唐王朝


政府不能分配土地給百姓,百姓也無法繳納稅收給政府。百姓破產逃亡者,越演越烈;唐朝政府財政赤字,日益加重。最終導致,二者矛盾瞬間激發。

到天寶後期政治的腐敗,使得百姓大量流亡。於是各地節度使,招募大量無地之民為軍士。由此導致節度使擁兵自重,中央對其的約束漸漸無力。終於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擁四鎮之兵起兵造反,史稱“安史之亂”!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安史之亂


這場動亂雖然被平定,然而它給中原百姓帶來了一場空前的災難。也使得唐朝的政治、經濟、民生、威信,全部崩潰。唐朝最終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唐朝由此由盛轉衰!

唐朝所實行的均田制與租庸調製,奠定了王朝興盛的基礎。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成為唐王朝覆滅的根源。隨著這場動亂的結束,它們也永遠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則是租佃制與兩稅法!

《新唐書》記載:自天寶以來,大盜屢起,方鎮數叛,兵革之興,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數,不能節矣。加以驕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濟一時,屢更其制,而經常之法,蕩然盡矣。由是財利之說興,聚斂之臣進。蓋口分、世業之田壞而為兼併,租、庸、調之法壞而為兩稅。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衰落的唐朝


評說

任何時期,土地永遠都是百姓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他們可以接受統治者的壓迫與剝削,但是他們無法接受失去土地。因為那就是他們生存的希望,是他們唯一的信念!

不論何種制度,它的出現便有它的道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任何制度都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否則,它的優點最終會成為它致命的弱點。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嘆乎,此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

大唐盛世的開啟與終結: 均田制、租庸調製!

安居樂業圖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