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牡丹不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久負盛名的著名花卉之一。 在中國,牡丹的載培觀賞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牡丹由於花技花形碩大,色彩鮮麗,花香清馨,氣質雍容華貴,品種上千,深受人們喜愛,被稱為百花之王。改革開放以來,洛陽、菏澤等地大力發展牡丹產業,牡丹的種植品種不斷增加。所以,洛陽乃至全國各地喜歡拍攝牡丹花的人日益增多。然而,洛陽的攝影人深有體會:牡丹花好看不好拍,年年賞花年年拍,拍出新意非常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拍出好的牡丹攝影作品,單從攝影技術上努力、器材上加強不行,必須從文化藝術素養上著力提高,其中與拍攝牡丹最接近的是要學習瞭解牡丹文化,而學習瞭解牡丹文化最基本的是要學習瞭解從古到今的牡丹詩詞和文章。因此,筆者用了很多功夫,研究梳理了古代詠牡丹的三百多首詩詞,將最能表現牡丹鮮麗華貴神韻的精彩詩句精選薈萃,並配上筆者最新拍攝的數十幅牡丹攝影作品分享給讀者朋友們。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筆者研究發現,唐代以後,上至皇帝重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對牡丹情有獨鍾,百般寵愛。眾多文人學士不惜潑墨揮毫賦詩作畫,抒發對牡丹的讚美喜愛之情。有人做過粗略統計,歷代留下的牡丹詩詞總計有萬餘首。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女皇武則天以一代女皇的豪氣和霸氣,寫下了“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開,莫待曉風吹”的千古名篇。唐玄宗李隆基曾攜大真妃楊玉環在興慶宮沉香亭前觀賞牡丹,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乘醉寫了《清平調詞三首》,歌詠楊妃的美麗和唐朝的宮廷生活。這三首詩後被唐玄宗下令配樂歌唱。李白的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待笑看”從此千古留傳。中唐劉禹錫的“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詩句也是廣為人知。白居易寫下了長達47句329字的長詩《牡丹芳》。唐代徐凝的《牡丹》詩句“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百態破朝霞”也是極為讚賞牡丹。唐代皮日休的《牡丹》詩句“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香。”則賦予牡丹百花王、第一香的名頭。唐殷文圭讚賞牡丹“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雅稱花中為冠首,年年長占斷春光。”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宋代寇準《奉聖旨賦牡丹花正言直館》詩有“栽培終得近天家,獨有芳名出眾花。”的名句。宋梅堯臣《牡丹》詩開頭兩句“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高度讚賞洛陽牡丹。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曾任西京(洛陽)留守推官四年,對牡丹種植栽培深有研究,著作有《牡丹記》,詩有《洛陽牡丹圖》,長達40句280言,其中“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兩句非常著名。宋朝理學家邵雍和張子望《洛城觀花》中寫道“造化從來不負人,萬般紅紫見天真。”他還有“牡丹一株開絕倫,……天下惟洛十分春。”“牡丹花品冠群芳,……百般顏色百般香”的詩句。宋代書法四大家之一蔡襄也有“名花百種結春芳,天與穠華更與香。”的詩句。宋朝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有“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蔭中十萬家。”、“山河勢勝帝王宅,寒暑氣和天地中。盡日玉盤堆秀色,滿城繡轂走香風。”之詩句。宋朝大文豪、書法家蘇軾寫過多首牡丹詩讚美牡丹,如“一朵妖紅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秀色洗紅粉,暗香生雪膚”。宋朝政治家李綱有詩讚牡丹“牡丹家中州,尤者西邑洛。……鬱然蘭蕙芳,爛若雲霞爍。”宋代女詩人朱淑真也有“嬌嬈萬態逞殊芳,花品名中佔得王。”之詩句。南宋大詩人楊萬里亦寫有多首牡丹詩,如“牡丹又欲試春妝,惱得閒人也作忙。”、“紫玉盤盛碎紫綃,碎綃擁出九嬌嬈。”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寫有《牡丹》詩讚道“金空輕黏蝶翅勻,丹沙濃抹鶴翎新。”元朝詩人李孝光《牡丹》詩中有“寶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之句。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明朝書畫家文徵明《水墨牡丹》詩中有“墨痕別種洛陽花,彷彿春風似魏家。”之句。“江南風流才子”、“明四家”唐寅《題畫牡丹》詩云:“穀雨豪家賞麗春,塞街車馬漲天傑。金釵錦袖知多少,多是看花爛醉人。”明朝萬曆詩人馮琦《牡丹》詩中有“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清代戲曲作家孔尚任有“花滿洛陽自昔聞,春風春雨正芳芬。”大清皇帝康熙有《詠各種牡丹》詩寫道:“晨葩吐禁苑,花蒔就新晴。玉版參仙蕊,全絲雜綠英。”他還有《綠牡丹》詩寫到:“碧蕊青霞壓眾芳,檀心逐朵韞真香。”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歷史上以填詞的形式詠牡丹從宋代開始。宋晏殊《浣溪沙》詞中有“三月和風滿上林,牡丹妖豔直千金。”之句。歐陽修《玉樓春》詞中有“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他還有《漁家傲》詞:“葉重如將青玉亞,花輕疑是紅綃掛。顏色清新香脫灑,堪長價,牡丹怎得稱王者。”蘇軾也有《雨中花》詞詠牡丹:“有國豔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李之儀《鷓鴣天》詞中有“濃麗嬌豔不是妝,十分風豔奪韶光。牡丹開就應難比,繁富猶疑過海棠。”之句。宋晁補之《夜合花 和李浩季良牡丹》詞中寫道:“百紫千紅,佔春多少,共推絕世花王。”宋毛滂有《浣溪沙》詞寫道:“魏紫姚黃欲佔春。不教桃杏見清明。”宋曹冠《鳳棲梧 牡丹》詞中有“魏紫姚黃凝曉露,國豔天然,造物偏鍾賦。獨佔風光三月暮,聲名都壓花無數。”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南宋詞人辛棄疾有《念奴嬌》詞句:“天香染露,曉來衣潤誰整。”還有《柳梢青 賦牡丹》詞句:“玉肌紅粉溫柔,更染盡、天香未休。”還有《鷓鴣天 賦牡丹》詞句:“五花結隊香如霧,一朵傾城醉未蘇。”等。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金時元好問《鷓鴣天》詞中有:“周昉畫,洛陽花,一枝濃豔落誰家。”之句。元時劉壎《燭影搖紅 月下牡丹》詞中有“天香富貴洛陽城,巧費春工作。……嫦娥跨影下人間,來按紅鸞舞。”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明朝李東陽《浪淘沙 題牡丹》詞有“春去有餘春,且付花神。天香滿地不沾塵。”明吳承恩《風入松 牡丹》詞中有“妖紅膩白映霓裳……溫柔到骨是天香。”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清朝陳維松《菩薩蠻》詞有“滿城爭放花千朵,狂二人那肯家中坐。”清高士奇《翻香令 題慎齋寫生大防山綠牡丹》詞有“碧房不喜半濃華,別將淺黛點生紗。”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研究牡丹詩詞文化,拍好牡丹花王風範!(原創)


(友情提示:此文及照片屬筆者原創,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私自轉載、抄襲;如需轉載使用,必須提前給筆者留言,徵得筆者同意,否則,法律責任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