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五十多年前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的一個村子裡,一位漢族醫生和他的家人曾與這裡的村民發生過一段動人的故事,今天維吾爾族的一對母女帶著全村人的期盼來尋找他們,希望能再續長達了半個世紀的情緣!

地區偏遠,無醫生看病,陳建大夫是全村人的希望!

阿吉古麗·買買提來自新疆吐魯番托克遜縣伊拉湖鄉,今天來到《等著我》節目組尋找全村人的恩人陳建大夫和他的家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家鄉的條件特別不好,沒有公路更沒有交通工具,醫療條件特別差,小孩們生病了根本沒有醫生去偏遠的地區治療。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聽媽媽講村子裡長水痘的孩子從頭到腳都密密麻麻的長著,小孩特別痛苦。還有一個患有腦膜炎,抵抗力好一點的孩子還可以扛過去,但是也有後遺症。全村的孩子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傳染,每個家庭裡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染病。當時村裡的人都特別希望有醫生能來村子裡給孩子們治病,後來外公是縣城工程隊打工的一個工人,在那裡外公認識了一個工程隊的醫生—陳建大夫。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那個時候外婆的背上長了一個肉瘤,外公將外婆的情況和陳建大夫講了,陳建大夫就騎著自行車去了。一進門就很有禮貌的用一口很流利的維吾爾族語說,

“爸爸媽媽,你們好!”

家裡人也感到特別的溫馨,陳大夫看了之後說,

“沒事,這病可以治好,你們就配合就可以”

之後陳大夫就隔三天就來一次家給外婆打針,過了兩個月後肉瘤就沒有了。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在醫治的過程中,村裡的人也知道了有醫生來了村子,當時陳大夫醫術特別好,村民也特別認可他,也很尊重陳大夫。當時村子裡有五十多戶人家都找陳大夫看病。

在看病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小孩因各種病死亡,後來因為阿吉古麗的舅舅會說一點漢語,陳大夫就帶著舅舅去村裡的墓地,他就一個一個的看,讓大舅翻譯,是誰家的孩子,幾歲,因什麼病去世。回來之後就將這些家長聚到一起普及醫療知識。在陳建大夫的幫助下很多小孩都得到了救助!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直到現在村子裡的人還一直使用著陳大夫的方法。他一直堅持著一個醫生的救死扶傷的責任,在村裡人眼裡他是一個特別高尚,偉大的一個人,再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取代他們心中的位置!

陳建大夫看病忙,外婆堅持幫忙照顧

後來陳大夫將他一歲多的女兒也帶來了,每次看病的時候就將女兒帶著,綁在他自行車的後面,走在村子顛簸的土路上走家串戶不停地看病。外婆看到這個情況後就說,

“你就把女兒放在我們家吧,我幫你照顧”

陳大夫開始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外婆堅持說,

“我會像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她,你那麼忙!”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就這樣陳大夫把女兒放在外婆家裡撫養,當時家裡人叫他的女兒叫小梅梅,當時一歲多一點,臉蛋肉嘟嘟的很可愛,外婆也特別喜歡她,給她做了一個艾特萊斯的長裙子,做了一個花帽,頭髮弄一個小辮子,完全將一個漢族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維吾爾族小姑娘。每天跟著外婆後面給牛羊喂飼料擠牛奶,外婆當時有一個收音機,每天聽收音機的時候她也跟著一起聽一起唱歌,梅梅也學會了一首歌給家裡人唱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小梅梅

後來小梅梅的母親也過來了,看到小梅梅完全融入到了家庭的生活,小梅梅的母親也很放心。過了六七年,梅梅長大了要去上學,家人特別捨不得,但是更不想耽誤小梅梅上學的大事。梅梅走了之後過了三年,阿吉古麗的外婆就去世了,外婆去世之前還特別地想念梅梅,經常唸叨著梅梅,但是因為身體上的原因,還有距離特別遠。就沒能見到自己心愛的小梅梅。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外婆去世,母親前去看望小梅梅

外婆去世兩年後,陳建大夫又來到了家裡看望,說小梅梅也想念這個家,但是因為上學無法來探望,就帶了阿吉古麗的母親來到了常州看望過梅梅,到了常州火車站梅梅穿了一身長長的花裙子在火車站等著阿吉古麗的母親,母親一下火車站梅梅便用維語問候爸爸媽媽怎麼樣,母親也特別難過,給梅梅說了外婆去世的消息。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當時蘇州刺繡文化特別發達,媽媽又會刺繡手藝,媽媽還給他們一家做了一個桌布,用維吾爾文在中間寫了一個橢圓形的“新疆蘇州友誼萬歲”!之後陳建醫生的妻子在下邊也寫了一個“新疆蘇州友誼萬歲”!代表著兩家和兩個民族的友誼。母親走的時候,陳建大夫一家人給母親留了他們家的地址,回家以後,當年村裡沒有一個人能寫漢字也不認得這個地址,就這樣失去了聯繫。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阿吉古麗從小就記得在家裡的牆上掛著一個大的相框,相框裡邊有著家族裡邊最重要的人,有外公外婆,最重要的是還有陳建大夫一家人的照片,母親也從小就教導自己必須要學好漢語,日後希望能找到這些恩人,甚至稱得上是親人!

母親現在也已經年邁,舅舅前幾年也突然診斷為尿毒症,舅舅每次治療的時候在病床上也經常提起陳大夫一家人。村裡人的鄉親們對他感恩的人也特別多,阿吉古麗也帶來了鄉親們對陳建大夫感恩的一段視頻。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

收到阿吉古麗·買買提在《等著我》融媒體平臺上發來的求助信息後,《等著我》尋人團立即為其展開尋找,根據提供的線索,陳建,1962年到1972年間在新疆生活,今年應該有一百歲左右。根據以上線索,《等著我》尋人團立即聯繫到了當地的警方和志願者為其展開尋找!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通過《等著我》融媒體平臺以及寶貝回家網站的聯合數據查找比對。以及各地公安幹警和志願者的聯合行動下,最終在江蘇省的常州市找到了陳建夫婦的家,但是尋人團得知陳建夫婦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去世,陳建醫生於1993年的時候去世,陳建醫生的妻子於2009年離開人世。人雖已離世,但是節目組為母女倆帶來了陳建夫婦二人的生前照片!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陳建大夫生前照片

但同時有一個好消息,節目組找到了陳建夫婦的女兒小梅梅,小梅梅講述陳大夫夫婦去世前也在尋找阿吉古麗一家人,但是因為留下來的地址老房子拆遷,和以前有很大的變化,始終也沒有找到。小梅梅的父親陳建大夫去世的時候也在唸叨,讓小梅梅將一家人找到,去看望阿吉古麗一家人。母親去世的時候也同樣一直唸叨著這一家人。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五十多年前葡萄架下嬉戲的孩童,如今已變成花甲老人,但那首深埋記憶裡的童謠又把她們拉回當年那無邪時光,時間從未沖淡彼此的思念,讓我們祝願她們的情意地久天長,五十六個民族永遠是一家!也同時向像陳建大夫這樣救死扶傷的醫生致敬!

等著我:分別還是孩童,再見已是白髮!一首小羊乖乖道出三代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