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撕掉信用卡的标签

如何正确撕掉信用卡的标签

只有你知道问题是什么,你才会知道答案的意义

——《银河系漫游指南》.


2020整个一季度,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很忙。


招行信用卡业内率先 发起“逾越者联盟”,最近又上线“周六必享”饭票优惠活动,持续助力餐饮消费复苏;交行从周一到周五的支付立减;平安的移动支付五倍积分;广发的“陪你重启2020”系列活动……各大卡中心应对疫情的花式营销,令人目不暇接。


虽然策略和打法各不同,但各大卡中心的目标是一致的:重启消费活力,ALL IN移动开放生态。疫情对于信用卡行业而言,是“危”还是“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则在于,谁家策略更有效。


01


从卡时代到移动APP时代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镜头回到17年前的非典。如今成长为移动开放生态的巨头们,当年也上演过“危”中寻“机”的故事,在疫情的倒逼下完成了重要的场景搭建,为后来的流量之战和开放平台垒起坚固基石。


而已有近20年黄金发展期的信用卡市场,也迎来下半场竞争的重要拐点:从获客和流量之争,转向移动开放生态之争。疫情的到来,正在加速这个拐点的进程。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诞生以来,各家银行都陆续成立了自己的卡中心,并通过几次大型转型探索聚集起自己的信用卡客群。


于此同时,信用卡发卡量在持续多年增长后,2019年四季度开始出现环比下滑。根据央行发布的统计,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新发卡0.45亿张,环比下降15.95%。


新增卡量迎来拐点意味着现阶段信用卡传统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瓶颈,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同时互联网头部平台依托场景和流量优势跨界布局并快速渗透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致使信用卡竞争模式被重塑。用户增长红利消失,“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道路不再适用,走在前面的信用卡经营机构已经开始下半场的探索。


与发卡量增速疲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年报中体现对信用卡APP经营的重视者越来越多,对新玩法和日活量的信息披露明显增加。


银行们对App经营的重视下,信用卡APP的用户量和活跃度不断提升。周观新金融对比发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招行的“掌上生活”。据招行财报,截至2019年末,掌上生活APP用户数达9126.43万,同比增长30.33%,月活跃用户数达4664.34万,同比增长17.97%。无论在信用卡“亿级”俱乐部,还是在高速成长的股份行队列,掌上生活APP的客户规模和活跃度依然持续领跑,在掌上生活8.0迭代后,招行信用卡宣布正式完成从功能卡向智能卡的转型,将通过App重构与用户的连接,抢占下半场制胜点。而浦发、交行、中信等银行对依托App平台建设“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生态的布局也紧随其后。


显而易见,信用卡市场竞争阵地已经转移。


02


移动时代的“连接”大计


正如我们在一季度所感受到的,因为疫情,消费产业链经历了漫长的停滞期,为了再次激活用户需求,与消费紧密相连的信用卡依托App玩出新花样,借助下上积累为线下市场注入活力。


例如,招行信用卡今年3月在业内带头发起“逾越者联盟”,率先筹集了7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助力餐饮、汽车、电商行业复苏。近期,作为“逾越者联盟”的延伸,又专门这对餐饮业推出“周六必享”。


据掌上生活官方介绍,每周一至周五,用户在掌上生活App中标有“周六必享“集码的线下门店使用代金券或一招过买单,即获1枚必享码。攒下的必享码,又能用于兑换“周六必享”好礼,如9元享星巴克大杯拿铁、肯德基50元代金券等超值优惠,以及参与城市千余家餐厅66抵100元代金券。


目前,“周六必享”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重庆、福州、宁波、沈阳、济南等37个城市正式上线,每个城市都各有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餐厅加入。


招行信用卡饭票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中,招行信用卡与餐饮商户一起参与了中国餐饮业历史上的最重要的变革,一起推动着中国餐饮业的数字化转型,O2O的商业模式让餐饮业变得生机勃勃,“周六必享”是对原有商业模式的进化和升级,也是“连接”B端商户和C端用户的


良性循环,达到双向刺激、双重投资的效果。


从打造开放移动端的“连接”需求看,这的确可以实现“一举多得”。对于B端商户而言,可通过活动实现“预售+引流+补贴+复购”的良性循环;对于C端用户而言则更直观,更“便捷+实惠”;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利于吸引新客户,也有利于提高存量用户的活跃度,整体增加掌上生活的用户使用频率、停留时长。日积月累,对于移动端培养用户习惯、提高用户留存而言,都是利器。

如何正确撕掉信用卡的标签

从此前的经典活动“周三5折”,到今年3月的“预售饭票”,再到“周六必享”推出,掌上生活APP通过深耕餐饮业,实现用移动端连接用户和商户的计划。不止如此,打开如今的掌上生活,各类场景已经涵盖了消费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掌上生活也实现了逐步在用户、场景、服务等各方面的全面开放,朝着更为独立的“移动开放平台”迈进。


03


撕掉App的信用卡标签


一直以来,业内都有各种比较的声音。


按照互联网惯有的经验,要做移动开放生态,必须要有庞大的客活和高频的场景。而金融,并不是一个高频的场景,信用卡想要以App为载体打造移动开放平台,要考虑有很多。


首先,是互联网思维的转换和应用。如何完成从“卡时代”“移动APP时代”转变的同时,为移动端积累庞大的客活和高频使用。这一点,掌上生活已成为不少同业“抄作业”的对象。


其次,无论是监管环境还是业态逻辑,互联网和金融从行业上有所差异。银行需要运用开放的思维指导经营方式和载体的转换,才能更好的应对信用卡下半场。2019年,招行信用卡提出打造掌上生活与信用卡“双品牌”战略,淡化掌上生活的“信用卡标签”,并对原有模块重新整合,探索“北极星”指标MAU系统性持续增长。


诞生于银行体系的移动开放平台,以金融为基础可以更多的扩展和延伸,并丰富场景,从而最大程度地把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和金融需求“连接”在一起。


当下一次站在20年后回望,疫情是否加速了银行系开放移动平台的“罗马”建成?掌上生活会成长为不一样的“罗马”吗?


只有你知道问题是什么,你才会知道答案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