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權利的遊戲》故事爭議人物席恩·葛雷喬伊

堪比電影大片的《權利的遊戲》中既可恨又可憐的角色--席恩·葛雷喬伊

席恩·葛雷喬伊,艾德·史塔克的養子,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角色。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權利的遊戲》故事爭議人物席恩·葛雷喬伊


席恩,人性表達的很複雜。劇中不得不說的故事是,他對從小一起視他為兄弟的羅柏的背叛;再就是被變態小剝皮折磨庵割後精神失常,成為他的玩偶傀儡。

當深度解讀《權力的遊戲》中這些角色時,我就越來越發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席恩也是一個從小歷經痛苦以及家庭陰影而成長成為那樣的人的。他的選擇,離不開從小的經歷以及所受的原生態家庭的影響。像史塔克家族那樣,父母恩愛,兄友弟恭幾乎沒有,估計權遊裡就他們一家。父親艾德從來不過分的訓斥孩子,母親也是站在孩子們的角色上考慮,不過多的逼迫他們,而是尊重他們的意願,即使他們本身不願意看到孩子做出這樣的選擇。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權利的遊戲》故事爭議人物席恩·葛雷喬伊


席恩十歲時, 他生父發動了葛雷喬伊叛亂,在鐵王座領導下維斯特洛其餘地區投入兵力參與平叛,最後叛亂遭到維斯特洛國王勞勃·拜拉席恩以及臨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龍石島公爵史塔尼斯·拜拉席恩、御林鐵衛隊長巴利斯坦·賽爾彌爵士等人帶領的軍隊鎮壓而被粉碎,席恩的大哥羅德里克在河間地的海疆城下被海疆城伯爵傑森·梅利斯特殺死、二哥馬倫在葛雷喬伊家的城堡派克城破時戰死,他成為了葛雷喬伊家族和鐵群島的繼承人。此後巴隆向鐵王座投降,他被艾德·史塔克公爵作為人質和養子帶到臨冬城,撫養了九年。他和史塔克的孩子們一起長大,接受同樣的教育。他對史塔克家的孩子懷有美好的感情,尤其是對羅柏·史塔克,把他看做自己的密友和兄弟。然而他和“私生子”瓊恩·雪諾一直不睦。席恩始終渴求被史塔克的家族成員認同和接受,卻往往事與願違。他還是一個出色的弓箭手。

因為急於父親的認可,在得到羅柏的允許,由他本人親自去鐵群島談判時,卻遭到父親的嘲諷,長期缺失父愛的他,急於證明自己,背叛了羅柏。但是,對史塔克的家人,他是有感情的。要不然也不會偽裝布蘭和他弟弟的死,拿另外兩個的屍體冒充他們。這個時候我覺得他很可恨,並且自大愚蠢,他渴望被認可,渴望像自己的兄弟羅柏一樣,成為一個被擁護被愛戴的騎士,可是一步錯步步錯。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權利的遊戲》故事爭議人物席恩·葛雷喬伊

當他幫拉姆斯·波頓剃鬚,當他從拉姆斯口中得知羅柏的死時,他的震驚心痛,寫在了眼裡,可是他仍然沒有劃下那一刀,他的精神被控制了,他害怕了,那種恐懼和害怕是由心而發,那個時候,我開始可憐這個角色,一路走來,如果我們是他,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選擇會好過他。作為質子以及要挾父親的棋子,雖然以養子的身份養在史塔克家族,可是這樣尷尬的身份,誰不想回到自己真正的家族。

我真正的父親在君臨丟了腦袋。這是他在受盡折磨後監牢裡說的一句話。想必,從這時候起,他就明白了。史塔克一家對他真的意義是什麼了。真正的家人不僅僅是血脈上的關係,不得不說,艾德作為一個長輩,實在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物,要不然,也不會讓席恩發出這樣的一句感慨。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權利的遊戲》故事爭議人物席恩·葛雷喬伊

當看到珊莎身陷囫圇,就像看到自己親妹妹被折磨一樣,當珊莎乞求他的幫助時,我真是害怕他不答應,可是他答應了,最後一刻,親人是他放在第一位的,親人帶他逃離了那個精神魔窟,他幫助了珊莎,也開啟了他的新的人生。他不再受控制,他戰勝了心魔,不再害怕拉姆斯的控制和報復。他迴歸到了家人的身邊,最後一刻,為了保護布蘭,他雖害怕,他死在了保護家人的夜王手裡,他此生得以圓滿瞑目。

這樣複雜的角色,你們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