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已經打響。北京時間9月10日23點,中國隊將客場挑戰世界盃預選賽的第一個對手——馬爾代夫。

說到馬爾代夫足球,很多中國球迷既熟悉又陌生。在此前的4次交手中,中國隊保持全勝。其中,2002年韓日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曾經10-1大勝對手並最終打進世界盃,實現了中國隊44年首次晉級世界盃的夢想。很多人對這個國家的足球或許僅侷限在和中國隊的這四場比賽中。馬爾代夫國家足球隊的戰績並不理想,但是,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預選賽中,他們曾主場逼平了韓國隊。

今天的足球地理學,我們就一起走進馬爾代夫,瞭解這個國家背後的秘密。

馬爾代夫:印度洋上的眼淚

國足的第一個對手——馬爾代夫位於印度洋上,距離印度南部約600公里,距離斯里蘭卡約750公里,是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馬爾代夫國土由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組成,在1000多個島嶼之中,只有200多個島嶼有人居住。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馬爾代夫的國土面積非常小,他們1000多個島嶼加起來的陸地面積才298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兩個廈門島的面積,是亞洲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馬爾代夫一定有著明媚的陽光、美麗的沙灘,還有海邊的椰子樹。其實這些都是馬爾代夫這個國家最初名字的寫照。馬爾代夫的名稱就是花環的意思,它的名稱正是來源於清澈的海水和明媚的陽光帶來的後花園。

1、馬累島

馬爾代夫由多個島嶼組成,每個島嶼都擁有自己的特色。一島一景,每一座島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其中,馬爾代夫最大的島嶼是其首都馬累所在的馬累島。

馬累島是一個面積不足8平方公里的島嶼,集中了全國10萬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馬爾代夫國際機場、球場以及國家機構都集中在這個面積不足8平方公里的島嶼上。因此,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所在的馬累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很多人沒有把這裡當成真正旅遊的目的地,他們更多地是把這裡當成了一箇中轉站。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馬累島

但是來到馬累的很多遊客會去馬累的星期五清真寺打卡。這座清真寺,是馬爾代夫最大的清真寺,也是馬爾代夫最古老的清真寺。清真寺的來源是大海里的珊瑚礁,配以各種各樣的奢華結構。它特殊的構造,展示著它的宗教和文化意義,讓這座清真寺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天堂島

在馬爾代夫的眾多島嶼中,天堂島久負盛名。這座島嶼在馬爾代夫首都馬累以北大約9.6公里處。這座島嶼的椰林沙灘和迷你風光,給很多遊客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恰如其分地把這座島嶼命名為天堂島。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天堂島

它天堂一般的美景,吸引了無數世界知名導演來這裡取景。其中,由著名導演布萊特-拉特納執導、布魯斯南主演的電影《日落前後》正是在這裡取景。

3、拉古娜島

馬爾代夫還有一個久負盛名的島嶼——拉古娜島,這座島嶼位於馬累南環礁。在這裡,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美景,享受著寧靜的世外桃源的感覺。這樣的美景,也是眾多電影的取景聖地。比如波姬小絲主演的《青春珊瑚島》就是在這裡取景。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青春珊瑚島》在拉古娜島取景

此外,馬爾代夫群島還擁有太陽島、雙魚島、卡尼島等島嶼,這些島嶼各式各樣的風情,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

對於中國遊客來說,去現場為中國國家隊加油的同時,還可以遊覽各種島嶼,享受熱帶風情。馬爾代夫對中國沒有實現免籤,但是可以落地籤。中國公民可以持護照在當地辦理落地籤。

馬爾代夫的風俗禁忌

入鄉隨俗,來到馬爾代夫為中國隊加油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了解馬爾代夫的風俗習慣。

馬爾代夫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幾乎全國的國民都是穆斯林,因此,馬爾代夫忌食豬肉、自死物以及動物的血液,並且全民禁忌飲酒。

與其他的伊斯蘭教國家不同,馬爾代夫的宗教教派是蘇菲主義派別。這個派別相對比較溫和,但是依然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因此,與人相處,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全球氣候變暖:馬爾代夫面臨的重要問題

馬爾代夫也擁有自己的煩惱,其中最大的煩惱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

馬爾代夫全國都是以珊瑚礁為主的群島,群島的海拔比較低,因此,全球氣候變暖會讓馬爾代夫全國被海平面淹沒。因此,有專家擔心,2050年,就沒有馬爾代夫這個國家了。

珊瑚島是由珊瑚的遺骸構成的,珊瑚礁的退化,也加劇了人們對馬爾代夫未來的擔憂。就像馬爾代夫官員曾經說的那樣,未來,馬爾代夫消失的不僅僅是陽光、沙灘,還有自己的文化符號。

中國和馬爾代夫的交往史

中國隊即將客場挑戰馬爾代夫。其實,除了足球、旅遊以外,馬爾代夫和中國還有著深遠的足球關係。

歷史上首次提到馬爾代夫的是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在托勒密的日記中,提到了斯里蘭卡島西面的眾多島嶼,這座島嶼就是馬爾代夫。

中國人第一次瞭解馬爾代夫則要追溯到元朝時期。而中國和馬爾代夫的正式交往,也離不開七下西洋的鄭和。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在鄭和船隊隨行人員編撰的《瀛涯勝覽》和《星槎勝覽》等古籍中,對馬爾代夫的風俗和文化作了詳細記載。在明朝時期,馬爾代夫被稱為溜山國,亦作溜山洋國。這個詞語來自中國古漢語,意指湍急的水流。

由於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馬爾代夫一帶的海域盛行季風洋流。明朝的鞏珍在《西洋番國志》中這樣描述馬爾代夫:溜山國“古傳弱水三千……行船者或遇風水不順,舟師針舵有失,一落其溜,遂不能出”。

足球地理學:國足的對手——馬爾代夫,散落在印度洋的眼淚

此後,馬爾代夫和中國不斷禮尚往來、相互學習,發展友好關係。在馬爾代夫出土的眾多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的文物,正是中馬友誼的歷史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