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的故事》:一位院士帶動一個少數民族縣

五年前,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少數民族佔全縣總人口79%的“直過民族”聚居區,貧困發生率為29.33%的脫貧攻堅主戰場,全縣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3年的封閉落後的邊疆地區。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定點科技幫扶,推動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發生了深刻變化,實現了從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到“雲南省科技扶貧示範縣”的跨越。


科技創新使高原特色優勢產業日益壯大


2015年,朱有勇接到去與緬甸接壤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進行駐鄉扶貧的任務。


改變從深入瞭解開始。朱有勇長年致力於生物多樣性控制植物病害的研究,一到瀾滄縣,他就帶領團隊對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進行科學分析、對症施策。瀾滄縣境內有20萬畝退耕還林的思茅松,朱有勇團隊欣喜地發現:雲南松、思茅松與三七之間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


《精準扶貧的故事》:一位院士帶動一個少數民族縣

朱有勇院士講授林下三七種植技術

朱有勇和團隊經過大量艱苦的實驗、試點、示範,構建了嚴格的技術標準和規範,成功攻克相關難題,創建起林下三七有機種植關鍵技術體系,確保林下三七產業的科學性和市場競爭力。

運用這種技術體系,利用林下資源讓三七的生產從農田重新返回到適宜生長的原生態環境中去,不使用遮陰網、不使用一滴農藥、不使用一粒化肥,在保證藥材優質生產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以藥材品質為導向的種植技術創新。

有縱深突破,也有橫向拓展。朱有勇堅持依靠科技發展產業和制定規劃,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在他的帶領下,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種植和禽畜養殖等項目示範點建設不斷拓展。通過多個科技扶貧示範項目基地,持續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科技培訓的作用日益凸顯

在瀾滄縣,群眾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封閉的自然地理環境、獨特的民族習俗和語言文化,素質性貧困是當地貧困的重要原因。


朱有勇團隊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傳播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讓貧困群眾儘快補齊科學文化素質短板、提高農業生產技能。

朱有勇協調整合雲南農業大學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辦“鄉(鎮)農技人員+ 學員+ 農戶”模式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包括全日制的長期班和各種實用農業技術的短期培訓班。

《精準扶貧的故事》:一位院士帶動一個少數民族縣

竹塘鄉蒿枝壩100餘農戶正在種植冬季馬鈴薯


目前,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陸續開展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蔬菜、中藥材資源、畜禽養殖、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共計24期,培訓農民學員1500餘名,村組幹部600多人次,湧現出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這些培訓班學員學成返鄉後,成為當地科技脫貧的骨幹,像一顆顆脫貧致富的“種子”撒遍瀾滄大地,形成脫貧攻堅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科技扶貧影響日益深遠


為最大限度幫助農戶增加收入,朱有勇將自己的林下有機三七種植技術與知識產權無償教授和贈送給廣大農戶。林下三七和冬季馬鈴薯產業在推廣初期,很多農民都心存懷疑。


朱有勇就和農民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幹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反覆講解和示範,最終讓農民通過沉甸甸的收穫和實實在在的收入相信了科技的力量。

朱有勇心繫脫貧攻堅事業的精神打動、感召和激勵著他身邊的科研人員,雲南農業大學50多名教授、博士和碩士紛紛加入朱有勇的團隊,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朱有勇把科研團隊從學校帶進“扶貧大軍”,以廣闊的瀾滄大地為實驗室,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真招實招。

村民實實在在增加收入,地方切切實實改變面貌,貧困群眾從靠天吃飯到坐上脫貧致富的“高速列車”。當地人親切地將朱有勇在瀾滄縣竹塘鄉蒿枝壩村的住所,稱為“院士小院”或“科技小院”。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準扶貧的故事》】


《精準扶貧的故事》:一位院士帶動一個少數民族縣

本書以全國100個精準扶貧先進案例為藍本,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健康扶貧和農村危房改造、綜合保障性扶貧,以及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等多視角多層面,遴選出36個精準扶貧的故事。以期通過這些精彩、生動、勵志的故事,進一步激發脫貧群眾奮鬥致富的精氣神,為脫貧攻堅一線黨員幹部提供參考借鑑,更好助推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奔小康。


《精準扶貧的故事》輸出版權


《精準扶貧的故事》(英文版)已於2020年3月與加拿大Royal Collins出版集團簽署版權輸出協議,預計於2020年底正式出版發行。由知名美國翻譯家、作家、詩人Shelly Bryant擔當翻譯。


目錄


《精準扶貧的故事》:一位院士帶動一個少數民族縣

《精準扶貧的故事》:一位院士帶動一個少數民族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