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是两个文明的交锋,影响了整个世界

石国是中亚的一个小国,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和其他的中亚国家一样,石国也臣服于大唐,唐封其君主为石国王,之后,石国经常出兵帮助大唐平叛,双方的关系非常之好。但750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诬告石国无礼,出兵伐其国,屠其老幼,尽掠其财富,唐朝的名声在西域一落千丈。


王子西逃引救援,仙芝出兵征大食


话说石国被高仙芝所灭,但石国的王子死里逃生,一路向西,遁往中亚,拜谒诸国王,告知石国惨剧,中亚诸国王大怒,悄悄与大食联络,想共同发兵攻克西域四镇,为王子复国。阿拔斯主帅艾布·穆斯林听闻后,心想此乃天意,我此行必让东土人士也皈依真主怀抱,于是点起兵将10万人,发兵大唐。


这一仗是两个文明的交锋,影响了整个世界


高仙芝探知消息,暗想你大食地域虽广,但毕竟蛮夷之域,历来两地交战大唐均获全胜,此次与大食交兵,必叫他有来无回。于是点起汉兵两万、番兵一万,向西阻击大食。中亚地形复杂,唐军一边行军,一边探查消息,最终在行进700里后,与大食军队相遇在怛罗斯城。


大食虽众又何惧,中华神兵可曾识


虽然大食兵力占优, 但唐军无论装备、素质还是士气都达到了历代顶峰。当时唐军所用的阵形为“锋矢阵”,冲在最前面的是手执陌刀的步兵,接着是步、骑混编突击,后列则有弓弩手仰射,一番攻击下来,少有敌人能抵敌得住。据说陌刀可怕至极,列阵时“如墙而进”,当者均砍做碎片,唐军副将李嗣业便以善使此物而闻名于世。骑兵则多用马槊和横刀,并以重骑兵为主。唐代改进了冶炼技术,灌钢法取代了百炼法,使铁制战刀更加锋锐,骑兵砍杀起来也越发厉害。唐军的铠甲则是大名鼎鼎的明光铠,重量比以往更轻,但防御力却有所提升。


这一仗是两个文明的交锋,影响了整个世界


另外唐弩也是一件利器,中国的弩早在秦汉时期便已独步天下,到了唐朝更加登峰造极,其射程与威力远非西域弓箭可比,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同时,唐军人均佩戴相关兵刃、弩箭三种,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战斗。而且唐军还有大量马匹,即便是普通的步兵,也是乘马移动,到了战斗地点才下马步战,因此西方各国在机动性上也根本不是对手。


这一仗是两个文明的交锋,影响了整个世界


艾布·穆斯林的部将侯梅德带部下数千人抢先驻守怛罗斯城中,加强防守,拖延时间。艾布·穆斯林则带着亲军赶往撒马尔罕构筑工事准备大战,同时命令驻屯军1万人迅速赶往怛罗斯城。高仙芝兵临城下,立即围攻,用床弩齐射城墙。史载床弩为“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高仙芝兵败怛罗斯,阿拉伯俘虏众工匠


但阿拉伯人守城另有一套善法,高仙芝竟攻城五日不克,此时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而在外围警戒的葛逻禄部军士则趁机反水,唐军阵脚登时大乱。艾布·穆斯林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中段,使唐军首尾不能相顾,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多方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李嗣业当先抡起一条大棒,打出血路,高仙芝方才逃脱。李嗣业收拢败军后也向安西方向逃遁,途中恰逢大唐联军中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造成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恐阿拉伯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开杀戒,残余唐军方才得以通过。高仙芝见大势已去,只得引残兵逃至安西。


这一仗是两个文明的交锋,影响了整个世界


阿拉伯人此战虽胜,但伤亡也有五万余人,无法继续追击,带着部分唐军俘虏回到西亚。这些俘虏里有工匠、画师、军医等各色职业,在阿拉伯也并没受到虐待,阿拉伯人羡慕大唐的技术精湛,只要求俘虏们将所学尽数教会他们。


话说中国的造纸术为西方所无,他们大多将文字写在羊皮卷上,价值昂贵且保存复杂,因此知识无法传播,仅为贵族所知。唐军俘虏中有善造纸者,将此技教给阿拉伯人,又经阿拉伯传往欧洲,对欧洲知识的传播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