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債市場交易火爆 私募熱議債券未來行情如何?機會和風險有哪些?

   轉債一季度則經歷了上漲、大跌、反彈、回調的波動,截至3月31日,中證轉債指數一季度微漲0.02%,創業板指上漲4.1%,中小板指下跌1.94%;滬深300下跌10.02%,市場整體依然是成長佔優風格。板塊方面,醫藥轉債一枝獨秀,消費、環保、TMT等小幅上漲,金融轉債下跌。

根據私募排排網季度榜單數據顯示,私募排排網納入統計排名的2590只固定收益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為1.42%,賺錢私募在八大策略中遙遙領先,正收益私募佔比高達85.44%。在全球央行大放水之下,債券市場未來行情走勢如何看?機會和風險有哪些?

茂典資產研究部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在全球疫情尚未明顯好轉,各大央行接連放水之際,短期國內債券仍有望保持強勢。機會一方面來自於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另一方面國內本輪通脹高點已過,央行政策空間打開,未來可能進一步寬鬆;此外,在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消失前,資金利率有望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低位。風險在於國內防疫取得階段性勝利,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二季度起中國經濟增長反彈較為確定。國內債券收益率在大幅下行後配置價值降低,且機構浮盈較大,一旦全球疫情緩和,利多因素出盡,市場可能面臨一定的止盈壓力。

海楚資產投資總監劉頡認為,近期全球央行放水的最大驅動因素是疫情的全球擴散,整個金融市場的邏輯已經被疫情徹底打亂常規節奏,不確定性因素太大。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對所有的金融資產影響最大的一個因子就是疫情的發展,各國貨幣財政政策的制定最大的考量因素也是疫情。當前對疫情的判斷是不容樂觀。春節以後,粗略來看,中國十年期國債下了50BP,美國十年期下了100BP+,這個利率下行在多大程度上反應了當下以及未來疫情的發展,是判斷債券未來行情走勢的一個重要考量點。金融市場做為領先指標,市場已經反映了大部分。

對於後市的風險與機會,劉頡指出,風險主要在於三點:第一,縱向來看,利率債價格處於歷史高位(收益率處於歷史低位),估值本身很高。第二,央行大放水之下,放了這麼多錢,未來通脹會成為一個威脅。第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全球疫情不好轉,中國經濟不可能獨善其身,疫情給經濟造成的重創勢必會加劇某些行業的信用風險。至於機會,劉頡認為更多的是確定性機會。第一,境內大放水,城投公司最先獲益。第二,境內外價差套利,本身既做境內債,又做境外中資美元債目。三月底疫情海外擴散疊加俄羅斯沙特石油戰導致的美元債跌出黃金大坑,近兩週雖然收復大部分失地,但境內外同一發行主體依然存在400-500BP甚至更大價差的套利機會。第三,中美利差處於歷史高位,相比歐美日零利率,中國債市對於海外資本的吸引力在逐漸提升。

拉曼資產信評總監張磐介紹,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成為今年宏觀市場的最大變量,隨著海外疫情的不斷加劇,市場動盪依然持續,全球各央行紛紛採取措施試圖穩定市場。因此,債券市場首先在利率大方向上,肯定是看多的。首先,在流動性相對過剩,並且疊加避險情緒的市場環境下,債券肯定還是很好的避險資產選擇;同時,國家對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態度非常明確,方法上提出要增加債券供給。在3月31日國常會上,提出了新增一萬億信用債淨融資的目標。在4月17日政治局會議也提到增加地方債,發特別國債等重要舉措。這些措施都必須是在低利率水平下完成。政策也提到了引導貸款利率下行,所以債券的全部品種短期看,都有很好的配置機會。

張磐認為,在未來一年裡,債券無論是利率風險還是信用風險都在可控範圍內。具體就未來的風險來源而言,投資機構需要警惕的是久期選擇,雖然中短期問題不大,但是疫情打亂了原來的貨幣週期以及信用週期,因此長久期資產存在買貴的可能。

羽翰資產基金經理李新江認為,全球央行放水為了增加市場流動性,對於債券市場是很大的利好。國內疫情明顯得到控制,接下來重要工作是有序復工復產,國內通過增加赤字的形式刺激經濟對於債券市場也是利好消息,未來債券市場表現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