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以前挺好的同事開公司了,想讓我去他那兒工作,能去嗎?

鑫車匯車衣改色軍哥


有個以前挺好的同事開公司了,想讓我去他那兒工作,先來分享一個故事吧,看完故事後,再決定要不要去:

王一和李軍原是一家公司的同事,又加上來自一個城市,所以兩人的關係非常好,平時下班後也是經常在一起,漸漸地,隨著公司效益不斷上升,李軍看到了行業的前景非常好,就跳出來自己幹了,這其間也邀請過王一一起創業,最後還是李軍獨自創業,等公司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李軍一人管理起整個公司來,就顯得力不從心,這時候就想到了曾經非常要好的王一,正好又是同一個行業,經再三邀請,王一來到了李軍的公司任副總經理,王一任職期間是盡職盡責,加班就當是家常便飯,常常是凌晨二三點才下班,由於行業達到了一定的飽和期,公司的效益也是每況愈下,這時兩人的心裡漸漸發生了變化,李軍覺得王一能力不足,不能為公司帶來效益,而王一覺得自己拼死拼活地為公司賣命,卻得不到李軍的認可,最終王一離開李軍的公司,而兩人也因此分道揚鑣,從此再也沒有了聯繫。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人都沒有錯,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產生了分歧呢,這裡不難發現,有三點原因:

1、王一在職期間,盡心盡責地為公司效命,最終錢沒掙著,反正落得一個能力有限的評價。

2、李軍覺得自己和王一是好同事,理應給他管好公司,自己沒有掙著錢,王一應該要體諒他。

3、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待問題,一旦遇到環境影響,自然而然就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


如果題主想去朋友公司試試,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俗話說,親兄弟還明算帳,所以,事先把價錢談好,立好合同,或是字據,別不好意思,真的有什麼事情發生的話,到時候會幫你很大忙。

2、明確自己的職責範圍,不要像王一一樣埋頭苦幹,最後落得一個能力有限的評價,自己該做哪些事情在合同上明確規定上,實在不行,也只是在一個崗位不能勝任,而不是給整個公司帶來損失。

3、明白工作中是上下級關係,生活中還是朋友關係,能不在一起的情況儘量不要在一起,以免引來口舌,或是言多必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是@職場答人,專注寫職場,歡迎關注我。


職場答人


「紅哥觀點」挺好的同事開公司了,想讓你去他那兒工作,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就由同事朋友關係轉化為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如果處理的不好,連朋友都沒的做!

同事朋友關係

是指在同一單位工作,因為工作交集、興趣愛好、脾氣性格等原因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關係。同事朋友間存在著或資源共享,或條件互補,或相互欣賞的因素,因為沒有大的意見分歧或利益衝突,在一起吃吃飯、逛逛街、聊聊天什麼的,可以非常愉快的相處,甚至一方從單位離職後,還能繼續交往。

老闆與員工的關係

老闆看重的是公司利益,而員工看重的是個人收入;老闆希望員工能以公司為家,而員工只想到點就下班;老闆是希望員工辦事雷厲風行,而員工總是按部就班的執行工作計劃;老闆總想員工跳起來摘桃子,而員工只想伸伸手就能拿到……,老闆與員工所站的角度、高度不同,對工作的認知自然就有差異。

雖然此前是同事朋友關係,但如果變成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後,你還能如同以前一樣,直呼其名嗎?還能肆無忌憚的開玩笑嗎?如果因為某項工作沒做好,老闆是批評你?還是不批評你?如果你覺得該漲工資了,你提還是不提?如果你認為老闆的工作思路出現了偏差,而老闆又不聽你的建議,怎麼辦?如此等等,這些實際情況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慢慢凸顯出來。這都是因為身份的不同而引發的差異。

綜上,同事朋友開的公司,建議不要去工作,如果短時間的幫下忙,救下急什麼的,倒無所謂。

歡迎關注@職場紅哥,個人觀點,謝謝品閱!職場路上,我一直在努力!


職場紅哥


表弟同事最近開了一個公司,想讓他辭職去那邊幫他一起做,但是被我表弟拒絕了。

他想都沒想,就直接給了對方一個答覆。

原因在於,他知道我頭兩年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結果一點也不美好,所以他就不願意再去觸碰類似的事情了。

我身上發生了什麼呢?

曾經一個初中畢業就沒再讀書的同學,在外面一直打工,後來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公司。

我們雙方一直有聯繫,他知道我在公司裡做得也還不差,他剛剛組建公司那會兒就想到了我,於是就想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公司。

我知道,這種關係如果加入,很可能會破壞雙方原本的友誼,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即便我萬般謹慎,還是發生了一些很不愉快的事情。

我直接表明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對方也很認可,因此我以兼職的形式幫他們處理一些問題。

等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基礎的東西都整理完了之後,再來和他們談報仇,結果遭到了質疑與反對。

他們覺得,我一個月才去四五天,但費用一年收一碗塊錢,太貴了。

當他們說了這個話,我就知道不可能再有下一步了。

於是我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告訴他們,我在外面做類似的諮詢,至少都是200塊錢1小時,一個月的包月費用都在3000以上。

想到大家都是老同學,權當幫一個忙,所以才收費如此便宜。可對方依然覺得很貴。

他們也是聰明人,知道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於是發給了我一個3000塊錢的紅包,權當作我們之間的合作到此為止。

這個事情硬是給我上了一課,讓我知道在利益面前,確實沒有其他感情可言。我在顧及大家老同學老朋友感情的同時,他們卻只是從費用的角度,在衡量兩者之間的關係。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還太嫩了,他們才是正兒八經的商人,而我還是一個在講究感情的俗人人。

所以,當你的朋友或者同事開公司,想讓你去幫忙,這件事情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好雙方走到決裂的地步

同時,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放在前面,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要將私人感情摻和到裡面去

往往大家最終意見不統一,就是因為某些涉及利益的問題,一開始沒有談妥。總以為憑藉雙方的感情,這些都好商量,可實際上,最不好商量的,也就是這些內容了。

人情世故,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但歸根結底涉及到利益的問題,一切都得讓步。


我是 ,專業書作家,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今日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小微企業諮詢顧問。查看主頁,點亮職場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