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麼成為我們的:關於皇權政治的十本書

我對於中國歷史的閱讀始終圍繞著這樣一個終極關懷,即“我們是怎樣成為我們的”,如果用更規範的說法的話,那就是皇權政治是怎樣形成、深化,並影響到我們今日的生活的,而這樣一種關懷也成為我歷史閱讀的主線,以下的推薦也是希望通過下面十本書能夠幫助大家對這樣一個問題獲得一個概括的認識,在開始之前還需要解釋一下,我在這裡推薦有兩點偏好,第一,儘量選取新的著作,如果新的著作對經典著作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展、深化,那麼我會推薦新的著作而非經典著作,基於這個理由我沒有推薦顧頡剛、陳寅恪先生的著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觀點已經過時;第二,儘量選取整體性的論述,而非更碎片化的論文集,出於這樣一個原因,雖然仇鹿鳴的《長安與河北之間》在斷代、主旨上均與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類似,但是出於整體性的考慮我會更推薦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那麼下面就開始正式的安利。

第一本推薦王明珂的《華夏邊緣》,實際上民族史在當前的中國史研究中仍處於邊緣地位,之所以在一開始推薦這本書主要基於兩點原因,第一,他所涉及的主題是“華夏”族群的形成與深化,雖然王明珂並未著眼於政治史的視角,但是這樣一個主題實際上構成了皇權政治的邏輯起點,王明珂在本書中討論的斷代從西周延續到漢代,從宏觀上整理了華夏族群與周邊族群的關係以及華夏形成的過程,為後續的論述提供了整體性的輪廓。第二,從方法上,王明珂在第一章就對傳統的歷史學方法和考古學方法提出了質疑,並從主觀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族群認同,並對傳統的史學方法進行了質疑,從這個角度而言,《華夏邊緣》最大的價值在於史觀上的突破,通過理解王明珂的事例,有利於打破穿破的英雄史觀,在後續的閱讀中考量歷史書寫背後的因素,具體的書評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回答如何評價王明珂先生的《華夏邊緣》?

第二本推薦杜正勝的《編戶齊民》,討論集權帝制的形成顯然不能脫離春秋戰國(尤其是戰國時期),但是礙於史料限制,我們很難從傳統史籍中完整的展示出集權帝制的形成,而杜正勝的這本書較早的突破政治史的視角,主要是從社會史入手,通過考察爵制、行政機構、土地、法律、姓氏等問題,梳理出戰國後期皇權體制形成的過程,概括而言,其核心思想即“軍爵塑造新社會”,即各國通過軍功爵制和編戶齊民體制將權力深化到基層,提高了國家的動員力和控制力,從而形成與商周時期不同的國家形態,更為直接的展示出皇權體制是怎樣形成的。在討論秦漢帝制形成的眾多專著中,本書所討論的內容最為豐富,而社會史的視角也讓本書的視角更偏向基層,使其理論更為紮實,按照日本學界的說法,就是著重關注了“秦漢帝國的形成基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本書年代相對較早,隨著簡牘文獻的出土,關於行政規劃、土地、法律等問題又產生了新的進展,因此讀者在閱讀時可以針對具體問題參閱其他文獻,當然目前來看杜正勝對於軍功爵制和編戶齊民的核心論述仍然成立。

第三本推薦陳蘇鎮的《春秋與漢道》,在討論皇權政治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時,秦漢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作為第一個穩定的政權,漢帝國奠定了華夏帝國的基本框架,即使到了宋明時代我們依然能從中看到漢帝國的影子,因此對於皇權政治的理解不能脫離秦漢時代。而本書結合了思想史,整體性的梳理了兩漢的演變,甚至可以直接視為一本《漢代政治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書的第一章與李開元的“後戰國時代”理論相勾連,從關中-關東不同社會形態對立的角度理解秦漢之際的歷史,突破了傳統的暴秦敘事,使得楚漢時期成為戰國與漢代的重要過渡,對於理解二者的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視為田餘慶《說張楚》一文的具體展開。但是本書同樣兩個問題需要注意,首先是由於東漢內容是新添加的,因此東漢部分的內容相對而言爭議較大,尤其是陳蘇鎮老師在涉及外戚問題時提出的郭氏集團與陰氏集團的概念目前來看缺乏論證,讀者在閱讀時需要格外注意;其次是本書的副標題雖然是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但是本書實際採取的並不是政治文化的視角,而是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仍注重分析思想家與典籍中展示的思想,而政治文化則側重於更貼近於生活的服飾、口號、象徵物等內容,因此陳老師對於政治文化的理解有待商榷。


我們是怎麼成為我們的:關於皇權政治的十本書


第四本推薦田餘慶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平心而論東晉在皇權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實際處於邊緣地位,之所以推薦這本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理由:第一,本書在寫法上可以被視為政治史典範,甚至被譽為建國以來最好的歷史著作,因此如果對政治史有興趣的話,那這本書不可不讀。第二,田餘慶先生在結語中認為東晉門閥政治只是皇權政治中的變態而非常態,因此反對日本學界“貴族社會”的提法,由此引申的常態-變態理論成為我們理解皇權社會的關鍵,具體而言常態-變態理論可以分為兩個子命題:皇權政治已經被作為一種常態塑造出來、作為常態的皇權政治會促使後世向其迴歸,通過這兩個命題我們可以以東晉為切入點,將其前後的歷史勾連起來,對於皇權政治怎樣被塑造起來的回答需要回到秦漢時代,而皇權政治怎樣限制變態的發展則可以從隋唐時代找到回應,當然田餘慶先生只是在結語中提出了這一理論,對這一理論的具體展開我們會在下面推薦。

第五本推薦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對於北朝的研究一向是中古史的熱門領域,之所以推薦這本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第一,本書整體系統的梳理了北朝的崛起過程,展現出五胡時代—北魏時代—北朝時代的連續與發展,這在日益碎片化的歷史研究中十分難得,第二,本書同樣注重社會史和政治史的結合,尤其注重皇權與門閥之間的互動關係,從更基礎的視角對隋唐帝國的形成問題進行了討論。從觀點上,谷川道雄尤其強調府兵制在強化皇權中的作用,而這一點實際上可與杜正勝對軍功爵制的強調進行對比,即在統一帝國形成的過程中,某一軍事化的制度往往能起到強化動員力的作用。但是由於日本語境與中國有所不同,因此有些用語需要注意,除了此前提到的“貴族社會”這一問題外,比如“賢才主義-門閥主義”的提法侷限於選官制度本身,沒有展現出這一問題背後的政治史意義,因此在中國的語境下不妨將“賢才主義”理解為“皇權政治”,與門閥政治相對立。

第六本推薦閻步克的《波峰與波谷》,實際上本書不屬於嚴格的學術著作,而是科普性質的讀物,然而本書對於理解閻步克的學術思路有著重要意義,閻步克老師曾說過自己覺得在政治史領域自己怎麼努力也無法超過自己的老師田餘慶,於是決定專攻制度史,然而閻步克老師在研究制度史時往往都包含著一個政治史的命題,比如在《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一書中,閻步克老師通過考察爵制與官職的地位演變,實際上想要展現的是秦漢時代從貴族社會向皇權社會的轉變,而這種宏觀政治史的關懷被集中展現在《波峰與波谷》這本小書中。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閻步克老師在本書中對田餘慶先生的常態-變態理論進行了具體展開,更直接的點出,皇權社會之所以是一種常態並不是因為他在時間上更為漫長,而是因為當處於變態時,依然存在向皇權社會迴歸的向心力,由此限制了中國社會向變態的路徑發展。


我們是怎麼成為我們的:關於皇權政治的十本書


第七本推薦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傳統上將中晚唐時代視為藩鎮割據的衰落時代,因此往往不太重視,而李碧妍的此書則四個區域的藩鎮進行整體上的梳理,由此展現了中央與藩鎮的互動關係,以及唐帝國怎樣從衰落的邊緣一步步走向中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河朔藩鎮一章中,李碧妍尤其注重作為政治傳統的河朔故事怎樣限制了河朔藩鎮走向獨立,而這一點實際上是對常態-變態理論在隋唐時代的體現,並且體現了從秦漢到隋唐,皇權政治文化逐漸走向深化的過程。此外仇鹿鳴的《長安與河北之間》則針對河朔故事與政治文化這一問題進行了具體論述,可以參照閱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或許是因為作者是女性,在本書中多處體現出了歷史的溫情,比如在論及朔方軍的悲劇時,李碧妍寫道:“叛亂的根源在於朔方軍的驕傲,他們曾是帝國的肱骨,也認為自己必然是帝國永遠的肱骨,但是他們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地位,因為朝廷從未將他們視為肱骨。”

第八本推薦姚大力的《追尋我們的根源》,本書是十本書中唯一一本的論文集,之所以推薦本書,是因為本書可視為民族史構建的本土資源,他主要包括兩個內容:第一,是從基本概念上梳理了中國、天下、民族、國家意識等基本概念的演變過程,因此可以防止我們將現代概念帶入古代民族史研究;第二,如果認為秦漢時代華夏帝國的整體框架已經奠定,那麼其後的歷史中有沒有什麼突破性的變化呢?姚大力在此提出元清征服王朝實際上體現了與傳統華夏帝國不同的另一種國家建構模式,為近現代的疆域和民族意識奠定了基礎,如果說秦漢帝國奠定了皇權政治的基礎,那麼元清時代則實現了皇權政治的多元化。(具體論述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回答都說胡虜無百年之運,為什麼滿清可以統治中國269年之久?)


我們是怎麼成為我們的:關於皇權政治的十本書


第九本推薦威廉多伊爾的《法國大革命的起源》,在我看來如果想要理解皇權政治對當今中國的影響,那麼就需要在與西方國家的對比中展開,而法國因其絕對君主制的傳統(雖然對中國歷史而言,所謂的絕對君主制只是一種神話)成為一個更為合適的比較對象,其中最為重要的自然是大革命史。本書在一開始做了一個驚為天人的文獻綜述,梳理了從馬克思經典解釋到修正派再到後修正派的流變(閱讀心得可見如果拋棄階級鬥爭的歷史觀,我們該怎樣解讀法國大革命?),初次閱讀時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此前關於大革命的知識體系全部撕碎,以我淺薄的見識,以前的閱讀經歷中只有仇鹿鳴關於魏晉史的文獻綜述讓我感受到了相同的震撼。當然如果此前對大革命史沒有太多瞭解的話,建議跳過文獻綜述從第四章開始閱讀,你會發現閱讀體驗非常好,威廉多伊爾的文筆非常優美,同時我待會還要著重提一下譯者,這本書的正文部分以這樣一句話開始:“1786年8月,財政大臣卡隆告訴路易十六,他的王國快要破產了。”(我為什麼想到了百年孤獨的開頭hhh),全書分別從財政惡化、宮廷矛盾等方面入手展示了舊制度末期法國的形勢,在第一次閱讀時最直觀的的感受就是此時的情形與明末或清末的狀況謎之相似。作者屬於注重史實的修正派,所以全書並不涉及太多理論建構,以史實的分析為主,總而言之無論從內容、文筆還是學術史價值而言,這本書都是最適合新人入目大革命史的一本書了。

第十本書推薦新文化史林亨特的《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這是我個人讀過關於大革命最好的著作,並且是徹底更新了我的歷史觀的著作,全書由經典的社會史與文化史組成,林亨特分別稱之為革命的社會學與詩學,並且在序言中說:“之所以將革命的詩學放在第一部分不是認為他比社會學更重要,而是為了震撼那些經典的社會史讀者”,實話實說她的目的達到了,她從修辭、服飾、象徵物等多個角度分析了革命者是如何被法國的政治文化所影響,並進一步塑造革命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林亨特這部經典,那就是“真正創造大革命的,不是人權宣言,而是革命者的演說”,林亨特這部著作體現了新文化史的特徵,那就是比起思想本身,他們關注作為心態或思潮的政治文化,比起革命是怎樣發生的,他們更關注革命是怎麼傳播並被接受的,林亨特關於大革命“修辭學假設”的理論,可能是新文化史最好的註腳,也是我們從宏觀角度理解大革命極為有效的歷史學解釋。最後,林亨特本身的文筆也非常富有感情,他的最後一章本是關於社會學視角下“社會中介”的解讀,但是卻用了大量篇幅去讚美革命時代的共和主義者,以下摘錄部分原文:“共和派信奉這些理想,並不是因為他們發現這些對政治現代化有用,或是竭力避免被擠出歷史舞臺,1790年代,他們才剛剛走上歷史舞臺,在長遠的19和20世紀的歷史上,共和派是運動的政黨,是未來的人類。他們是第二和第三共和國的先驅,而不是第一和第二帝國的前身,他們一時的失敗掩蓋不了長遠的勝利光芒。”

最後做一個總結,上述的十本書實際上包括了三個側重點:皇權社會的形成與深化、傳統漢族王朝向元清多元帝國的轉化、作為對比的法國近代化歷程,通過這十本書的閱讀,相信能夠為大家整理出一開始問題的框架,即“我們是怎樣成為我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