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風雪路 勇敢“逆行”人

——內蒙古移動全力做好暴風雪通信保障


“穀雨”時節是暮春時節到來的一個節氣,然而從4月19日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襲擊了內蒙古呼倫貝爾、興安盟、錫林郭勒、赤峰等地,最厚降雪深度幾乎到50cm。這給本在奔波在抗擊輸入性疫情一線,積極對口岸城市進行通信保障的內蒙古移動人帶來了新的急迫挑戰。

風雪中堅守 與惡劣天氣“硬磕”到底

“喂?怎麼了?什麼?好,我知道了,馬上就到!”

20日凌晨1點左右,熟睡中的網絡維護人員陸續接到電話,幾乎都是同樣焦急的語氣與答覆。

19日晚開始,興安盟地區突發強風雨雪天氣、短時冰掛等對流天氣,極端天氣導致農電線路大面積故障,通信基站部分中斷。每個網絡人都深知,任何時候,都要保證通信暢通。第一時間組織自維人員、鐵塔公司及代維公司成立搶修隊伍,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現場、投入到這次抗風雨雪保通信的戰鬥中,第一時間恢復發電、恢復網絡,成為每一位網絡維護人員目標。

漫漫風雪路 勇敢“逆行”人

風雪中,夜晚氣溫幾乎降到了零下10度左右,白毛風一刻不停地颳著,雪花四處飛舞。停電及退服基站大部分為高山站,道路更加難以通行,路途中車輛多次陷入深雪中無法行駛,人推、手刨、鐵鍬挖,維護人員一次次將車輛從厚厚的積雪中挖出,繼續前行。惡劣天氣車輛無法上山,只能依靠人力,將汽油桶一步步抬上山頂基站,進行發電機加油作業。

科右中旗西哲理木項目部所維護的區域,地理位置偏北,氣溫常年較其他區域更低。科右中旗新建至烏恩大壩再至老頭山一路幾乎難以通行,老頭山至烏恩大壩更是達到了道路徹底不通的境地——原本15分鐘的路程需要3個多小時繞路而行才能到達。在連續高強度、長時間的工作中,維護人員依靠方便麵、火腿腸等快捷食物補充體力,而在完成老頭山發電機第二次加油作業下山後,維護人員發現,老頭山至烏恩大壩至新建方向道路被大雪徹底封住。無奈之下,維護人員只能半夜到老頭山村民家中叩門借宿。

“雖然很苦很累,但我們到村民家中借宿時,他們知道我們是來維修基站的,便非常熱情地引我們進門。一杯熱水、一句辛苦了,讓我們心裡立刻都暖乎乎的,也讓我們更加認識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與風雪搶信號

狂風驟起,暴雪突降,錫林郭勒盟境內基站大面積停電,錫林浩特、西烏旗、東烏旗、白音華等地尤其嚴重,基站停電使得日常通信面臨巨大壓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錫林郭勒移動分公司迅速啟動了《大面積停電應急通訊搶修預案》,積極組織維護人員進行發電作業,協調友鄰旗縣馳援,迅速展開了“抗風雪、保通信“工作,要求各維護中心在確保生命財產為安全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進行通訊搶修發電作業。

漫漫風雪路 勇敢“逆行”人

得到搶修命令後,烏拉蓋維護組立即投入搶修工作。此時,已近深夜,伴隨著肆虐的大風與暴雪,維護人員義無反顧地扎向黑暗,向停電基站駛去。路途中,由於能見度低,山路找不到,幾經輾轉,山高路滑、積雪甚厚,車輛無法上站。行至山下時,風雪愈加嚴重,車輛更是被厚厚的積雪陷住了。維護人員頂寒風、鑽車底,用鍬鏟、用手挖,傾盡全力將車推出。由於路面條件太差,沒走多遠,車就差一點掉到路基下面,但維護人員沒有害怕、沒有退縮,依然冒著寒風與暴雪繼續前進。

隨著積雪深度不斷加深,車輛不能繼續前進,幾個小夥子毅然肩扛手提將200多斤的發電機抬向基站。他們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抵禦著暴雪,緩慢地前行。手凍僵了、磨破了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步伐。終於到了基站機房,發動機啟動,所有的設備正常運行,小夥子們才坐下來歇息片刻。當他們從小包裡面拿出了已經粉碎的方便麵時,這才看到手套已經被血染紅了。隨便包紮一下,喝點涼水,補充一些體力,便準備前往下一個基站。他們的爭分奪秒只為了能少一個站退服,讓更多的用戶可以正常通話、上網。也正是有這樣一群不畏艱險、連續作戰、敢於拼搏的移動人,使得當地網絡得以最快速度的恢復。

4月19日至4月22日,三天的大暴雪,共造成內蒙古移動基站停電1800餘個。內蒙古移動累計出動保障人員1300餘人、保障車輛近500輛次、發電油機500餘臺次。隨著內蒙古移動人連日連夜的努力,電恢復了,信號恢復了,但是這些“最可愛”的通信人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繼續穿梭在被厚厚白雪覆蓋的大草原上的基站間,施工、入網、優化、處理故障,保障每個基站平穩運行,為所有用戶能夠體驗更暢通的網絡而不懈努力。(李欣欣、夏利娟、溫茹雅、伊茹罕、楊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