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缺少著什麼科技?如醫學方面的?

用戶663714168585262


中醫現在最缺少的科技是小型家用快速把中藥方劑製成沖劑的設備,如果有的話,中醫診所就可以把中藥製成沖劑讓患者帶回家,方便飲用和儲存。

再就是家用電腦自動把脈的普及應用設備,有的話,這樣就群免了中醫脈診的標準化和透明度,大大增強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互信。


餘貫三大道至簡學中醫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佈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痺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藥機制、耐藥標誌物篩查和耐藥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藥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藥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藥”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複方藥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phantomsuper


中國依然還有很多尖端科技與國外的最高技術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以下高科技產品:

1光刻機是生產芯片最重要的設備,芯片採用多少納米的工藝直接和光刻機的先進程度有關。目前能夠生產高端光刻機的國家極少,只有美國、德國跟荷蘭的ASML。中國也可以生產光刻機,但是技術水準依然達不到國外頂尖水準,而這樣的高精設備國外對中國是嚴密封鎖的,要想在芯片上達到國外頂尖水平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自主研發頂尖的光刻機。

2汽車發動機以及自動變速箱,目前國外的高端車輛已經開始裝備10AT自動變速箱,而國產汽車最高配置也就8AT,而且大多數基本還是靠引進。

3 先進的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作為航天飛機的心臟,要重複使用,結構複雜且對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中國並不缺乏資金,但缺乏這方面的頂尖人才。

醫學方面

1中國正在使用的高端醫療器械中:80%的CT高檔監視儀、85%的檢驗儀器、90%的超聲波儀器、磁共振設備、心電圖機都是國外品牌。

2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是一種高級機器人平臺,其設計的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達芬奇機器人由三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檯、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以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的機器人外科手術技術為基礎,由美國直覺外科公司投入產業化。中國現在還無法制造出來

3 本次新冠疫情中,一種尖端技術被媒體反覆提起,那就是人工肺(ECMO),這種模擬人體心臟和肺臟的機器,可以對心肺疾病患者進行體外輔助呼吸,是重症患者最後的希望。。中國一般到外國買這種設備,目前我國還沒有這樣的技術獨立完成製造ecmo。


藍小笙vlog


中國最缺科學和科技菅理人材,如醫學方面,不能一邊倒,中西醫結合,以西醫帶動中醫向前發展,以科技培養醫務人材,決不能以證培養醫務人材!


地球最高頂點


營養醫學是美國富人在享受!中國能夠享受營養醫學的人不到百萬分子一。

營養醫學的基礎是細胞健康,血管暢通。這意味著營養醫學科研預防和治療大多慢性病!

營養醫學專家必須學生物學,中醫,西醫,營養,藥學,醫療器械內容。

據我所知,目前中國營養醫學專家不超過三人!


黃希細胞健康血管通暢


中國還缺少著什麼科技,如醫學方面的?

醫學方面的科技,中國的科技缺少,特別是對於中醫的科技更是被西醫綁架了。還須要大力破除偽醫學的化學科學,向有機生命植物藥的科學研究。更好地為有機生命組織結構的人體生命科學,治療調理治未病的健康養生服務。


用戶6131822359598


今天醫學需要的不是什麼科技,需要的是健康的教育,健康意識的培養。需要的是回到身體本身,站在整體的角度,從細胞的層面去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