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只能手術切除嗎?乳腺癌常規治療方法及新進展(建議收藏)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嚴重危害婦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過採用綜合治療手段,乳腺癌已成為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是來源於乳腺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乳腺癌的發生與月經、年齡、生育年齡、哺乳狀況以及乳腺癌家族史有關,還有一些其他相關因素,如乳腺良性病、雌激素藥物、飲食習慣、電離輻射等。隨著人們對腫瘤認識的提高,乳腺癌的病死率明顯下降,居惡性腫瘤死亡的第 4 ~ 5 位,總的生存率約為70%。同時人們對治療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更長的生存期,還要有良好的生存質量。

乳腺癌應採用綜合治療的原則,根據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患者的身體狀況,聯合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兼顧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以期提高療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乳腺癌只能手術切除嗎?乳腺癌常規治療方法及新進展(建議收藏)

( 一 ) 乳腺癌的常規治療方法

1. 非浸潤性乳腺癌的治療

(1) 小葉原位癌:絕經前他莫昔芬 ( 三苯氧胺 ) 治療 5 年;絕經後口服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降低風險;若不能排除多形性小葉原位癌可行全乳切除術,視情況進行乳房重建。

(2) 導管原位癌

①局部擴大切除並全乳放射治療。

②全乳切除,視情況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和乳房重建。

對於單純原位癌患者,在未獲得浸潤性乳腺癌證據或者未證實存在腫瘤轉移時,不建議行全腋窩淋巴結清掃。然而,仍有一小部分臨床診斷為單純原位癌的患者在進行手術時被發現為浸潤性癌,應按浸潤癌處理。單純小葉原位癌的確診必須依據手術活檢結果。

2. 浸潤性乳腺癌的治療

(1) 保乳手術加放射治療。

(2)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視情況進行乳房重建。

(3) 全乳切除並前哨淋巴結活檢,視情況進行乳房重建。

(4) 老年人乳腺癌:局部擴大切除或全乳切除,受體陽性患者需進行內分泌治療,視情況做前哨淋巴結活檢。

乳腺癌只能手術切除嗎?乳腺癌常規治療方法及新進展(建議收藏)

( 二 ) 乳腺癌治療新方法——介入治療

乳腺癌的介入治療包括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

1. 血管性介入 乳腺癌血管介入治療是指根據介入術中 DSA,判斷乳腺腫瘤供血動脈的分佈,找到腫瘤的供血血管,確定主要及次要供血動脈,有針對性地介入插管化學治療或同時配合動脈栓塞治療。治療方法分為經股動脈穿刺和經尺動脈穿刺治療兩種, 主要適用於局部晚期乳腺癌。

2. 非血管性介入 非血管性介入又叫乳腺癌消融治療。乳腺位置表淺,皮膚和乳腺之間沒有任何器官,是消融治療的理想部位。目前常用於治療乳腺癌的消融技術包括射頻消融、間質激光消融、冷凍消融、微波消融或微波熱療和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這些經皮或透皮的治療方式需要在超聲、定向乳房 X 線照相或 MRI 引導下進行。


乳腺癌只能手術切除嗎?乳腺癌常規治療方法及新進展(建議收藏)

( 三 ) 介入治療新進展——介入化學免疫治療

介入治療技術只能對局部腫瘤細胞進行有效滅活,而惡性腫瘤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需採取多學科綜合治療。因此,合理有序地將介入治療與其他方式有機地聯合,可進一步提高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將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又一亮點。介入化學免疫治療(緩釋庫療法)將介入治療和免疫治療相結合,既可殺死局部細胞,又兼顧了惡性腫瘤的全身性。臨床治療乳腺癌既減輕了患者痛苦,保留了女性的形體美,又獲得了理想的效果,可作為乳腺癌的常規治療方式。

手術、化療、放療是傳統的治療手段,對手術創傷,放、化療帶來的噁心、嘔吐、脫髮、白細胞下降,人們恐懼其創傷、毒副作用。全國十屆人大代表、碩士生導師、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會員、留美博士後、主任醫師於保法教授發明了一種既控制腫瘤,又無明顯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緩釋庫療法。傳統的化療是使藥物一滴一滴進入身體,經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副作用大,而真正到腫瘤內的藥物不到1%,藥物在體內停留1 天就代謝排出。於保法教授的理念是不經血循環,將由緩釋製劑、化療藥物、免疫佐劑聯合形成的抗癌複方直接注入腫瘤內,使藥物集中留在腫瘤內,既無全身毒副作用,又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同時被化療藥物殺死的癌細胞釋放出的自身腫瘤抗原,在免疫佐劑的協助下,激活機體的系統性免疫反應,從而起到清除復發或轉移癌細胞的作用

,這一點是手術和放化療所不具備的。

乳腺癌只能手術切除嗎?乳腺癌常規治療方法及新進展(建議收藏)

“緩釋庫療法”一經提出,在美國腫瘤界引起轟動,被評價為“腫瘤治療學上的一次革命”。“緩釋庫療法”已獲得了中、美、澳等多國的專利,並臨床應用20餘年。緩釋庫療法第三代:優美匹克療法,集局部和整體治療為一體,通過腫瘤內緩釋給藥,增加藥物作用濃度和時間,既起到了化療藥物局部抗癌的效應,同時兼顧系統性免疫治療的作用,彌補了其他療法的不足,為癌症治療,尤其中晚期的腫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特別對減少腫瘤的復發和抑制腫瘤的轉移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下面是緩釋庫療法的乳腺癌病例分享:

病例1:

患者情況:

李某某,女,70 歲,農民。

病史:因診為左乳腫塊 2 年,疼痛半月餘於 2012 年 1 月 20 日入院。

體格檢查:T 36℃,P 84 次 / 分,R 19 次 / 分,BP 130/80 mmHg,Wt 60 kg,KPS 評分50 分,NRS 3 分。老年女性,發育正常,營養良好,神志清,精神好,自主體位,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大小正常,雙側眼瞼無水腫, 結膜無蒼白,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應靈敏。耳鼻未見異常,口唇無發紺,氣管居中, 無頸靜脈怒張,心肺聽診未見異常。右乳外下象限可觸及大小約 3 cm×4 cm 腫物,質硬, 輕壓痛。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腸鳴音弱。四肢活動可,雙下肢無水腫。

輔助檢查:胸部 CT:左乳癌。血常規:WBC 5.7×109/L,RBC 4.00×1012/L,Hgb 115 g/L,PLT 224×109/L。肝功能:ALT 58 U/L,AST 30 U/L,GGT 62 U/L,D-BIL 10 μmol/L,I-BIL18 μmol/L,TP 62 g/L,ALB 35 g/L,GLB 30 g/L。心電圖:大致正常。

臨床診斷: 左乳癌 。

治療:住院期間左乳癌腫瘤多次行緩釋庫治療,並行局部放療 60 Gy/30 次,複查未見新病灶出現,原病灶萎縮縮小到約 1.1 cm×0.7 cm。此後曾多次來院複查病灶基本消失。


病例2:

患者情況:

解某某,60 歲,山東省東平縣人。

病史:患者於 2007 年 12 月就診于山東省腫瘤醫院診斷為左乳癌,建議行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拒絕,遂於 2007 年 12 月 19 日就診入院。既往體鍵。

體格檢查:T 36.5℃,P 80 次 / 分,R 20 次 / 分,BP 182/89 mmHg,Wt 73 kg,KPS 評分 80 分。老年女性,營養良好,言語流利。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無出血點,無肝掌, 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溼性囉音。心前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左乳內上象限可觸及大小約 3.0 cm×2.0 cm 的結節,質硬,無壓痛,活動好,局部皮膚無發紅。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無肝區輕叩痛,移動性濁音 (-),聽診腸鳴音正常,雙下肢無水腫。

輔助檢查:

肝功能:ALT 24 U/L,AST 22 U/L。血常規:WBC 6.5×109/L,RBC 4.10×1012/L,PLT 152×109/L。胸部 CT:雙肺未見異常,左乳頭內上方見一卵圓形軟組織密度影,最大截面3.1 cm×2.1 cm,縱隔內未見淋巴結影。

診斷:左乳癌。

治療:行左乳癌緩釋庫治療1 次,行放療DT 60 Gy 好轉出院,2013年7 月隨訪生活良好。


(本文內容及真實病例分享,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拓展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