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有一个被称为“柿”外桃源的小镇。红彤彤的柿子像火红的灯笼一样,漫山遍野,挂满枝头,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初冬的于都岭背乡村,金黄的果树金色诱人。

于都县岭背镇,著名的“中国柿子之乡”,该地盛产的大盒柿与牛心柿,在明清时期被选为贡品。

岭背的柿子树,不仅是本地人冬令时节的“小金库”,而且满树的“金黄吉祥”,还吸引着许多来此观景的旅游者和创作的摄影人。他们在这个季节里“捕风捉影”,“察颜观色”,用镜头记录着这一丰收的姿态和喜悦,在朋友圈中晒出惊叹和艳丽。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面对满树的金果果,树下的摄影人迫不及待地举“枪”瞄准。

眼下,又是一年冬霜季,阳光柔和,天空湛蓝,正是柿子成熟的时期。当我们走进岭背镇一个个村子里,在房前屋后、田埂菜地、路旁山脚……到处是挂满黄橙橙果子的柿子树,诱人眼馋。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阳光下,村民用特制的长杆在采摘鲜柿子。

柔软、清香、凉爽、甜美,食之口舌生津,闻之沁人心脾,这就是游客来于都岭背采摘试吃柿子后的印象和评价。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柿子树上的寄生树,与柿子相映成趣。

站在树下仰望,如万盏灯笼高高挂的柿子,每一粒都像上了一层亮闪闪的釉色,泛着红红的光芒,玲珑剔透,缀满蓝天。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村民在树下采摘柿子。

冬季里的柿子树,褪尽绿叶,柿子结在盘龙似的枝衩上,裸出颗颗艳丽,落入相框,如一幅幅立体的画。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满树金果重重叠叠,又如浓墨重彩的油画。

柿子树下,柿农用特制的杆子熟练地进行“高摘”,长长的杆子那一头,系着一个带齿的小袋兜,柿农举杆就可兜着树梢上的柿子,轻轻一拉,一个柿子就入网,来来回回,摘落的鲜果柿子一会儿就装满了蛇皮袋。

来到岭背镇上,许多农家的楼顶平台上,都在“晒秋”制作柿子饼。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在岭背镇上,许多人家的楼顶成了晒柿饼之地。

制作柿子饼的过程并不复杂,先把刚摘下的鲜果柿子去皮,新鲜的柿果晒几天后,变成了扁圆的柿子饼。好的品种,在晒过后的柿饼表皮上有一层天然的白霜。当地人告诉我们,由于柿子树只有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种,每年这个收获的季节,产量有限,柿子饼一般不用出门叫卖,就会被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商家上门“抢”光,供不应求。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冬日难得的暖阳,村民忙着晒柿饼。

柿子,伴随着村庄的果树,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了春雨、夏秋、冬霜,从青到黄,由涩趋甜。在自然里,自我酝酿,最后“修行”到“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在赣南的乡村,这些自家门口房前屋后的柿子树,春夏秋冬,转承启合着一种古老而又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树,是老家烙下的童年记忆,金黄的柿果寓意着“柿柿如意”的美好愿景。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捧着村民摘下的鲜果柿子,喜滋滋来张美照。

“我们家乡的柿子饼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做出来的柿子饼白霜丰富,润肺止咳。备柿子饼过年,讨好兆头!”在于都县岭背圩上,我们遇到一位带着客人专程回乡买柿子饼的年轻人说。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楼台上“晒秋”引来美眉来此打卡,品尝柿饼。

如今,离开家乡奋斗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家乡的那几棵柿子树,是一代代游子的思乡情结。生长在门前屋后,映衬在田间地头,好像一直期待着他们的游子回来品味那份甘甜。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月亮仿佛依依不舍,大白天还在天穹上“偷窥”美丽的柿子。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当地村民楼顶阳台上晒着的大盒柿与牛心柿。

深秋,去于都岭背摘柿子去

▲最温馨的一幕:你在摘果,我在晒太阳。

驾车提示:从赣州中心城区出发上高速,到达于都县岭背镇上,约80公里,大约1个半小时路程。

温馨提示:到达目的地后,沿路就有许多柿子树,金黄的果子挂满树梢,十分诱人。游客观赏拍摄,驾车要多注意安全,最好是停靠好车辆再拍照,未经农家同意也不要冒然上树采果。

柿子饼分有大盒柿与牛心柿,由于质量与档次不同,每公斤价格在28元到40多元不等。(张文斌 赣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廖祥云 刘念海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