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改革=取消事業編?

雖然各位小夥伴在各大媒體上都知道國家要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對事業單位改革的消息,但有的人認為事業單位改革即將要取消事業編了,甚至在一些非官方渠道的媒體新聞上也大肆宣傳,造成了人們的誤解。


那到底是怎樣的,接下來,小編就大家可能關心的幾個問題給大家進行回答,相信通過解讀大家肯定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瞭解。


事業編改革=取消事業編?

一、事業單位為什麼要改革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全國事業單位部門有110萬個,共有職工4000多萬人,分佈於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通過數據不難發現,事業單位機構龐大,分類複雜,人員眾多。再加上事業單位主要存在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辦不分的問題,已經嚴重偏離了事業單位本身工作的公益性。所以,國家要下大力氣進行改革。

二、目前事業單位的分類情況

目前事業單位主要分為三類:

1.承擔行政職能類(市政管理處、環保監察大隊、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類(電影製片廠、出版社、影劇院、設計室、檢察站)

3.從事公益類服務類

①公益一類:

領域:義務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把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地質研究所;公共文化-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院;公共衛生和基層基本醫療服務:社區醫院或服務中心等。

②公益二類:

領域:高等教育-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非營利醫療(縣級以上)等。

三、如何改革

1、承擔行政職能類

改革方向:大部分由事業編轉為行政編,成為公務人員。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類

改革方向:撤銷事業編,轉為聘用制,也就是合同工。

3、從事公益類服務類

①公益一類:

改革方向:繼續保留事業編

②公益二類:

改革方向:單位性質不變,人員失去事業編

所以不難發現,此次改革不是說全部取消事業編,而是將部門職能更加明確,讓那些從事生產經營的部門安心搞經濟,讓那些原本就從事公益服務性質的崗位找到初心,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提供服務。以後事業單位會繼續招錄,而且以後更多的招錄公告大部分都屬於公益服務類,也會繼續保留事業編,只不過大家需要對號入座。


來源:網絡;轉載:編內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