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疫情期間海員權益保護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3月11日就已明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特徵,然而從當前歐美相關數據看,境外疫情高峰似乎仍未到來。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0萬例,更為糟糕的是歐美各國雖然加強了防控,但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還未出現明顯下降;巴西、印度等地區累計確診病例不斷增加,跨洲際、跨國別的疫情擴散控制難度更大,並且呈現梯度暴發。

從中國政府抗擊疫情經驗看,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3月18日武漢新增為零,有效控制疫情至少需要6到7周時間。如果照此估算,且考慮境外部分國家隔離力度不夠和指數擴散影響,樂觀估計疫情控制最早也要到6月份。

因此,作為與國際貿易最緊密的航運業必須做好充足準備,要高度警惕境外相關貿易商或港口的政策變化。與此同時,也應對全球近165萬海員合法權益給予充分保障。

疫情防控給海員帶來多重困境

船員換班難問題仍面臨挑戰。隨著全球多國旅行禁令、封鎖邊境和隔離措施的施行,許多海員無法往返船舶,船員換班難題正在持續惡化。最近,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萊德先生呼籲:“各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確保海員可以得到充分保護,獲得醫療服務,可以往返船舶,在必要時繼續發揮他們的關鍵作用。”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林澤基先生也指出:“困難時期,航運服務和海員運送包括醫療用品和食物等重要貨物的功能,是應對並最終戰勝疫情的關鍵。”就我國來看,雖說疫情高峰已過,形勢趨緩,但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卻在持續增加,我國船員換班依然面臨嚴峻挑戰。由於國外不讓入境,國內港口船員更換步調緩慢,個別地方政府“一刀切”式的監管舉措讓海員有家難回,船員超期服役帶來的航行安全風險增加。此外,已經發現有船員在隨船遠洋途經某個境外國家時,手機信號連接上當地網絡,使得其留下境外漫遊記錄,即使沒有下船,回國後健康碼變成高風險的紅碼,抵國後難以上岸。

換班成本或使部分中小船東望而卻步。根據中國船東協會日前對54家主要航運企業(沿海、國際)的調研顯示,接下來因船員達到公約要求換班時間而產生的剛性換班需求巨大:3月底有6553名船員需換班,4月底有12188名船員需換班,5月底有20809名船員需換班。可以看出,5月底這54家航運公司將有超過2萬名船員的換班需求,雖說我國航運企業船員換班95%以上在國內港口,但是隨後產生的檢疫費用會給船公司帶來不小財務負擔。在國際貿易低迷的情況下,對於民營中小船東來說,以人為本還是效益為先將成為他們的兩難選擇。

船員心理健康問題急需關注。船員遠離家鄉和親人,堅守崗位,為我國和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也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有的海員已經在船近一年,大大超過合同期限,身體超負荷運轉,對家人和故鄉的思念越來越強烈,上岸休整的意願非常強烈,進而可能影響船舶的安全運行。

船員物資保障難度加大。在世界和國內的某些港口,出現供應商被禁止登船向船員提供口罩、工作服和其他個人防護設備的現象。一些港口還因為船舶曾停靠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國家、地區,進而拒絕船舶進入,這使得船舶無法獲得必要的物資補給。

須加強國際合作國內協同

目前,我國交通運輸部發文明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可以更換船員,但是部分港口、地方政府仍然拒絕船員上下船,導致船員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此外,船員下船後需要按照各地防疫規定隔離14天,隔離費用由船東承擔,這讓本就經營困難的航運企業雪上加霜,已經出現部分船東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船員換班的情況,導致船員隊伍人心惶惶。為保障船員權益,確保海運業運轉正常,急需採取有效對策。

制定便利船員換班政策措施。建議交通運輸部代表我國政府,向國際海事組織等國際組織通報我國政府防控疫情的主要措施及其對船員換班等工作的影響,由國際海事組織採取通函等方式建議船旗國和港口國對因疫情造成的無法及時更換船員予以諒解和豁免,對我國船員在國際任何港口換班給予通行便利。另外,國內沿海航行船舶與國際航行船舶應根據實際情況管理,避免“一刀切”。內貿船舶在國內沿海航行,隨著國內疫情緩解,應當恢復正常換班。國際航行船舶按照國家相關部門有關規定,只要海員滿足防疫要求,儘可能安排其落地休整。

出臺船員證書自動延期政策。目前,中國海事局已經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籍國際航行船舶、船員相關證書展期事宜及國內航行海船船員和內河船舶船員相關證書展期事宜發佈公告,政策落實情況仍需加強。

切實保障船舶物資供給。建議船旗國、港口國和相關管理機構、航運企業等應通力合作,確保在適當情況下,物資和供給可正常裝載,減少船舶出現物資短缺的現象。

加強海員心理呵護。長時間不能下地歸家,不少船員已出現焦慮、煩躁心理,各船公司應該加強船岸溝通,及時梳導船員心理問題,避免船岸矛盾進一步激化。同時,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加大海員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形成對海運業重要性的認識,讓社會增強對海員的尊重,提高海員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榮譽感。例如,英國政府已經認識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在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決定認定海員為“關鍵工人”,這是給海員與醫生同樣的待遇。

為航運業提供特殊財務援助。幫助解決船東當前的資金流動性問題,並呼籲採取有助於保障海員勞動力的援助舉措,如降低勞動力成本、減少裁員等。根據船東協會的調查,後期仍有大量海員需要輪換,船東財務成本面臨較大壓力。如果因部分船東資金問題,導致海員不能換班,可能會對海員群體產生消極影響,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作者為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海事局原局長 梁建偉)

來源:中國交通報

高度重視疫情期間海員權益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