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理科不好,就必須選文科嗎?錯。

【我是@賈濤賈老師,有著十多年教學經驗的高中數學老師、高考志願填報規劃師,如果你有任何的教育、高考、志願方面的內容,都可以私信與我交流,也請關注我呦】

國內疫情終於平靜下來了,學校準備開學了。前幾天,一個家長領著他的孩子,找到我說:賈老師,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大好,尤其是物理和化學,也太差點了,您給看看,我們孩子是不是不適合學理呀?如果實在不適合,我下學期給她轉文科。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和這個家長一樣的問題,在文理科選擇方面有著相同的糾結,今天賈老師就以這個學生(姑且稱為小王)為例,跟大家聊聊如何選擇文理科。

學生背景

通過與學生交流得知:小王是理科實驗班的一名同學,班主任是數學老師,平時喜歡聽歌,也喜歡做手帳,喜歡安靜、幫助他人,喜歡歡花花草草以及小動物。理科成績(物理、化學)一般,文科方面也不是特別喜歡。家長比較開明,比較尊重孩子,文化素質較高。

學生成績情況

家長帶來了孩子高一上學期期中與期末的成績單(經過整理建立雷達圖如下),發現小王的整體成績一般,理科成績一般,相對突出的是語文和英語。從成績中看出,小王確實沒有學習理科的天賦,但我們不能單純看成績就匆忙下結論。

高中生,理科不好,就必須選文科嗎?錯。

高中生,理科不好,就必須選文科嗎?錯。

學生測評情況

01學習風格測評

學習成績與學生的學習風格有關。心理學的有關研究表明學習類型有如下三種(援引自百度百科)

1.視覺型Visual: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感覺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愛,有些人更喜歡通過視覺的方式接受信息。只使用視覺通道,大約僅能記住材料的25%。

2.聽覺型Auditory:

有一些人更喜歡通過聽覺瞭解外在世界,只使用聽覺通道,大約能記住材料的15%,而視聽結合,使用多通道參與學習活動,則能記住材料的65%。

3.動覺型Kinesthetic:

一些人更習慣通過動手(或身體運動)來探索外部世界,從而掌握有關信息。

測評結果分析 :小王得分14分為:視覺(6)、聽覺(5)、動覺(3)。測評結果和孩子平時上課狀態是一致的:小王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關注老師的板書,並記錄完整的課堂筆記,很少有小動作。

由於我國的教育現狀,還不能做到真正的小班教學,老師也不能做到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所以現在的教學模式依然是老師講的多,學生動手操作的少,所以小王的這個學習風格是比較適合現在課堂的,她也是我們老師比較喜歡的一類學生。

02多元智能測評

除了學習三種學習風格對學生成績有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多元智能(以下多元智能內容援引自百度百科)。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 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傳統上,學校一直只強調學生在邏輯─數學和語文(主要是讀和寫)兩方面的發展。但這並不是人類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例如:建築師及雕塑家的空間感(空間智能)比較強、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體力(肢體運作智能)較強、公關的人際智能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

高中生,理科不好,就必須選文科嗎?錯。

經過量表測評,小王的多元智能測評結果如下:

高中生,理科不好,就必須選文科嗎?錯。

測評結果分析:小王的人際交往智能得分最高(比較符合她特別喜歡幫助人的特點),自然觀察智能得分次之(所以她比較親近自然,喜歡花花草草),語言智能得分第三(所以她的語文與英語成績是這幾科裡最高的)。

但是她的邏輯智能得分不高(她的物理成績確實不好,數學成績還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班主任是數學老師,有班主任優勢在裡面),身體智能得分最低(她的運動能力比較差)。

儘管她的邏輯智能得分不高,可我們還是不能下她適合學文的結論,原因我會在下面說明。

03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

學生學文學理的選擇,都是為了今後的大學專業以及工作做準備。而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興趣不在學的東西上面,學起來會很痛苦,就算堅持到工作的時候,也很難堅持到底。如果對所學的有興趣,就會事半功倍,以後的工作之途,也會平坦許多。而在測量職業興趣,比較普遍的是霍蘭德職業興趣。

霍蘭德職業興趣自測(Self-Directed Search)是由美國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John Holland)根據他本人大量的職業諮詢經驗及其職業類型理論編制的測評工具。

霍蘭德認為,個人職業興趣特性與職業之間應有一種內在的對應關係。根據興趣的不同,人格可分為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傳統型(C)、現實型(R)六個維度,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這六個維度的不同程度組合。

小王的霍蘭德測評結果如下:

高中生,理科不好,就必須選文科嗎?錯。


測評結果分析:小王適合人力資源人員、策劃、職業顧問、戰略規劃人員、銷售經理、市場(拓展)人員等行業,不適合科研或者枯燥的與數字、機械打交道的工作。

我的意見與建議

我的建議:不建議轉文科。原因如下: 1.孩子整體成績一般。儘管理科成績不高,邏輯智能一般,但是對文科內容也不是特別喜歡,而且文科想要學好也需要很高的邏輯智能。鑑於對文科興趣不大,理科在高考可以選擇的科目比較多,在以後考研、就業選擇面比較大,而且理科畢業的學生對文史類的行業也能夠勝任,反之不盡然,所以我做出了不轉文科的建議。 2.儘管孩子喜歡聽音樂,做手帳,但是我們不能把興趣愛好與志向混淆,畢竟走藝術道路,需要一定的天賦與家庭條件,如果孩子特別想走藝術的話,可以去檢測一下,看看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以及是不是真的喜歡,能不能夠堅持下去。 3.學習成績提升建議:有的放矢的學習化學、生物,相對多一點時間用來記憶相關知識點,相信一段不長的時間之後,這兩科就能有很大的提升;物理要堅持下去,一定不能畏懼它,最終一定會有收穫。

結果

經過我的解釋與說明,家長與孩子打消了轉文科的想法,孩子同時表示,接下來會認真學習,把理科成績提升上去,並表示會認真完成我留給她的作業(在霍蘭德職業興趣之後,我給了她一些專業的建議,並要求她利用沒開學這段時間,尋找一下這些專業都有哪些院校在開設,自己喜歡哪所院校,並以它為目標,進行努力)。

賈老師要說:

1.測評只是為了更好的瞭解孩子,但是不要給孩子設邊界,孩子的潛能是無窮的,而且孩子還在成長,這些結果還會改變,為了讓結果更加準確,我們可以每年給孩子測評一下。

2.選文理科的具體建議:

(1)科目優勢比較明顯的應該揚長,即理科強的選理、文科強的選文。

(2)凡總體成績一般,科目弱勢比較明顯的應該避短,即理科弱的選文,文科弱的選理。

(3)凡各科成績比較均衡,並對文史類沒有特別興趣的一般應該選理。因為學理不僅報考時選擇院校及專業的餘地更大,而且以後考研、就業的範圍更廣,就業機會更多,適應崗位的能力也更強。須知學理的今後若從事文史類專業的工作大多能夠勝任,反之則不一定。

(4)對於數學成績特別好、文科各科也不錯的孩子,如果對理工類沒有特別的興趣建議選文。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來極有可能成為文科尖子生。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學文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理科成績(包括數學)不太好的學生。如果文史類科目不比他們差,而數學卻比他們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5)同理,對於語文、外語成績特別好,理科各科也不錯的孩子,如果對文史類沒有特別的興趣建議選理。

【我是@賈濤賈老師,有著十多年教學經驗的高中數學老師、高考志願填報規劃師,如果你有任何的教育、高考、志願方面的內容,都可以私信與我交流,也請關注我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