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9年全國各地常高考成語彙總


高考語文考點|2005-2019年全國各地常高考成語彙總

成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博大精神的密碼。它承載了優秀的文化和思想,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內涵,傾訴了複雜的心理訴求,值得我們去細細地品味和學習。

而對於高中備考的大家來說,學好成語不僅可以傳承中華優秀的文化,理解中華歷史和人文風俗,還可以快速地解答高考試卷上的成語必考題,優化我們的作文等級,大幅度提高我們的高考成績……

鑑於此,將2005年至2019年全國各地的常考成語進行梳理,大家記得查收哦~

高考語文考點|2005-2019年全國各地常高考成語彙總

鮮為人知:很少被世人所知道。(2005·北京卷)

新穎別緻:形容精巧、精緻的事物或與眾不同的想法或方式等。(2005·全國卷Ⅰ)

栩栩如生:形容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2006·四川卷)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2007·全國卷Ⅱ)

休養生息:指在國家大動盪或大變革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發展生產,恢復元氣。(2007·江西卷)

心有餘悸: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但回想起來,仍感到害怕。(2007·北京卷)

薪盡火傳:薪,柴;前一根柴剛燒完,後一根柴已經燒著,火永遠不熄,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地繼承下去。(2007·遼寧卷)

行雲流水:形容詩文、書畫、歌唱等自然流暢。(2008·安徽卷)

喜聞樂見:喜歡聽,樂意看。(2008·四川卷)

尋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件事的來龍去脈。(2009·全國卷Ⅰ)

信馬由韁:騎著馬不拉韁繩,任其自由行動,比喻漫無目的地閒逛或隨意行動。(2010·北京卷)

信手拈來:多指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2010·江蘇卷)

閒言碎語:與正事無關的話;沒有根據的話。(2011·山東卷)

相形見絀: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另一人或事物相比較,顯得遠遠不如。(2011·遼寧卷)

細大不捐:細,微,小;捐,捨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也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2013·浙江卷)

絢麗多彩:指燦爛美麗,色彩豐富。(2014·湖北卷)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聯,形容關係密切。(2014·四川卷)(2015·浙江卷)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2015·江蘇卷)

行之有效:實行起來有成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2017·全國卷Ⅲ)

相提並論:把不同的或相差懸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多用於否定式)。(2017·天津卷)

袖手旁觀:置身事外,不提供幫助。(2015·北京卷)

興奮不已:振奮,激動,多用於形容人的心情。(2019年全國卷Ⅲ)

高考語文考點|2005-2019年全國各地常高考成語彙總

偃旗息鼓:偃,放倒;放倒軍旗,停擊戰鼓。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現多指停止戰鬥或停止批評、攻擊等。(2005·北京卷)

飲鴆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2005·全國卷Ⅲ)

養虎遺患:比喻縱容惡人,給自己留下後患。(2005·湖北卷)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2006·湖北卷)

一念之差:一個念頭的差錯(多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2006·全國卷Ⅰ)

應運而生:原指順應天命而降生,後泛指隨著某種形勢而產生。(2006·四川卷)

睚眥必報:形容心胸極其狹窄。(2006·重慶卷)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內容豐富,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2007·安徽卷)

一孔之見: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多用於自謙)。(2007·江蘇卷)

遇人不淑:本指女子所嫁的人不好,也泛指所結交的人不好。(2007·浙江卷)

魚目混珠: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2007·湖北卷)(2011·廣東卷)

異曲同工: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2008·全國卷Ⅰ)(2013·江蘇卷)

有始有終:指做事能堅持到底。(2008·重慶卷)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2008·浙江卷)

怨聲載道:形容民眾普遍不滿。(2008·廣東卷)

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頭。(2008·廣東卷)

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 ;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2009·全國卷Ⅱ)

杳無蹤跡:一點蹤跡都沒有,指不見行蹤,不知去向。(2009·北京卷)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2009·北京卷)

運籌帷幄:指在後方決定作戰策略,也泛指籌劃決策。(2009·廣東卷)(2017·山東卷)

一揮而就:揮,揮動,這裡指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繪畫非常快。(2009·湖南卷)(2009·山東卷)

言不及義: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淨說些無聊的話,不涉及正經道理。(2009·寧夏卷)

言人人殊:殊,不同;每人所說的話各不相同,指對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見解。(2009·遼寧卷)

夜郎自大: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2009·天津卷)

移樽就教:端著酒杯到別人跟前一起飲酒,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2010·全國卷Ⅰ)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2010·湖南卷)

頤養天年:指保養年壽,安享晚年。(2012·廣東卷)

移花接木: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2012·江蘇卷)

陽春白雪: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高雅的歌曲,後用來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2013·廣東卷)

蠅營狗苟:像蒼蠅那樣飛來飛去,像狗那樣苟且偷生,比喻某些人不顧羞恥,到處鑽營。(2013·重慶卷)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自家人不說客氣話。(2014·北京卷)

義不容辭:指道義上不允許推辭。(2014·全國新課標卷Ⅰ)

倚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寫文章快。(2014·遼寧卷)

以鄰為壑:拿鄰國當作大水坑,把本國洪水排洩到那裡去。比喻把災禍推給別人。 (2015·安徽卷)

一言九鼎:一句話的分量像九鼎那樣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2016·全國卷Ⅲ)

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2016·天津卷)

亦莊亦諧:(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既莊重,又風趣。(2016·浙江卷)

言之鑿鑿:話說得有根有據,非常肯定。(2016·浙江卷)

一見如故:初次見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樣。(2016·山東卷)

意味深長:指意思含蓄深刻,令人回味。(2017·全國卷Ⅰ)

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2017·山東卷)

一覽無餘: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無遺漏。(2018·全國卷Ⅰ)

一目瞭然: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2018·全國卷Ⅰ)

一應俱全:應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備。(2018·全國卷Ⅰ)

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樣容易,形容事情極容易辦。(2018·全國卷Ⅰ)

引人入勝:引人進入佳境,側重在故事情節吸引人。(2018·全國卷Ⅲ)

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2018·全國卷Ⅰ)

躍然紙上: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刻畫、描寫非常生動、逼真。(2018·浙江卷)

源源不斷:連續不斷的樣子。(2019年全國卷Ⅲ)

高考語文考點|2005-2019年全國各地常高考成語彙總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2005·山東卷)

再接再厲:接,接戰;厲,磨快,引申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2005·全國卷Ⅱ)(2018·全國卷Ⅰ)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2006·安徽卷)

眾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2006·廣東卷)

捉襟見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顧此失彼,應付不過來。(2006·湖北卷)(2006·全國卷Ⅱ)(2008·浙江卷)

珠圓玉潤:比喻歌聲婉轉優美或文字流暢明快。(2006·遼寧卷)

卓爾不群:優秀卓越,超出常人。(2006·全國卷Ⅱ)

自相矛盾: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後牴觸,不一致。(2007·山東卷)

自鳴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貶義)。(2008·江西卷)

左右為難: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2009·山東卷)

自命不凡:自以為很了不起,不平凡。(2010·陝西卷)

責無旁貸:自己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2010·陝西卷)(2014·全國新課標卷Ⅰ)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待,期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實現。(2011·全國新課標卷)

自顧不暇:暇,空閒;自己照顧自己都來不及(哪裡還能顧到別人)。(2011·廣東卷)

芝蘭玉樹:比喻有出息的子弟。(2012·全國新課標卷)

自以為是:總以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是對的,不接受別人的意見。(2013·四川卷)

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2013·四川卷)

振振有詞: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2013·全國新課標卷Ⅰ)

櫛風沐雨:形容奔波勞碌,不避風雨。(2013·全國新課標卷Ⅱ)

蒸蒸日上:蒸蒸,上升、興盛的樣子;形容事業天天向上發展,十分興旺。(2014·安徽卷)

自強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2015·湖南卷)

擢髮難數:拔下全部頭髮,難以數清。形容罪惡多得像頭髮那樣,數也數不清。(2015·山東卷)

知人善任:瞭解人(多指下屬)的長處,並善於根據其長處予以任用。(2017·山東卷)

左支右絀: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問題。(2017·全國卷Ⅱ)

照貓畫虎:比喻照著樣子模仿。(2017·全國卷Ⅱ)

高考語文考點|2005-2019年全國各地常高考成語彙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