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師者,何為傳道受業解惑

我本人並不是一個教師,只是在學生時期代過課,在畢業之後作過幾個月的輔導班老師,也曾找了幾個在大學深造的老同學開設過輔導班。這幾段經歷,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初步的認識。

  • 傳道

顯然傳道是第一位的,而什麼是“道”?“道”即是真知灼見,即是真理。課本上的內容就是真理麼?個人之見,非也。真理是個總集,而課本是子集,除此之外,還有身為一個長者對這些真理的親身體悟和浩蕩歷史中的示例。

拿我個人舉個例子。我本身是擅長文字的,而我又學過美術,喜歡歷史,所以我的課總是會摻雜上這些東西,講古詩詞文言文,我會課前先在黑板上寫下重點,然後在課上邊講邊畫裡面的情景,逐字逐句的用自己的理解去還原畫面和翻譯,並用歷史中有趣的事件去強調。

何為師者,何為傳道受業解惑


當然,並不是必須全部都中或者說完全跟我一樣。重點是這些都是真理,雖駁雜又精闢,舉全身之力直擊要點。既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又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感覺到學習原來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

現在部分老師備課,無非就是翻翻課本劃重點,下個ppt過一眼,到了上課時間維持紀律的同時照搬照抄,能講點課外的知識就算不錯的了。如果教師就是這樣,還要講課幹什麼?直接讓學生自己看課本翻字典好了。如何傳道是一門藝術,一門老師學生共同學習進步的藝術。為何要備課?備的是要每個學生都能聽得進去的講案思路,備的是對這一節課的時間安排,怎樣能做到即講完了課本知識點,又引導了學生去學,還拓展了更多的知識。

  • 授業

授業是第二等重要的。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看到業這個字,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作業。我在高中階段有兩個義務,一個是幫語文老師批改卷子,一個是批改作業,後來批改作業這一項幾乎沒有了,因為我向老師建議作業分類化。簡而言之,把作業分為好幾項,自己有選擇的去完成,大概分為作文,閱讀,詩詞背誦,練字這幾大類。時間久了,發現每一個學生都相當自覺的去完成,而且都完成的很好。考試成績及格人數上升。歸根結底因為四個字,因材施教。

我特別希望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說是以後前進的方向。創業者儘快摸爬滾打,大學做點小生意,追夢者一心求索,大學充實自己,求穩者腳踏實地,大學繼續學習。然而很多人是被迫度過了渾渾噩噩的大學,進入不講道理的社會,被一棍打蒙才想起來我是誰這個問題,浪費了多少時間。一個教師,改善不了現有的教育體制,但是可以改變手裡的每一堂課,業千萬,不能只看一條。

  • 解惑

解惑是最難的,卻也是最關鍵的。惑分兩種:心裡之惑、心理之惑。

所謂心裡之惑,比較簡單,對知識的疑惑,對三觀的初步認識,這都是心裡之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者,父母也。身為老師,跟學生的家長一起構建學生正確的三觀是頭等大事。自身硬才能打鐵,首先要對自己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嚴苛至極,清風朗月,錚錚鐵骨,奮發圖強,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自古今來,所有名望出眾的教師無不是這樣的人,陳寅恪、梁漱溟、魯迅等先鋒之士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做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而心理之惑則是讓學生有健康的心理。大多數初中及以上學習階段的學生都會面臨早戀的事,這也是大部分老師頭疼的問題,而面對這類問題,一般的處理方式無非就是叫家長和記過通報。說句實話,我現在也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去處理這種事,但是一味的用拳頭肯定是不行的,除了拳頭還需要糖。有的孩子自制力強,談戀愛之餘並不會耽誤學習,反而會成為學習的動力,這種情況少之又少,但也不是絕非沒有。所以我們就要先從多方面去了解,家庭原因、校園環境、學生自身原因,就比如家訪和跟學生談心。用自身的資歷去判斷如何正確的處理這件事,不要一棍子全部打死,要知道有一種心理叫逆反。

教師這個職業是跟軍人、警察、醫護人員、科學家一樣被人所尊敬的,而你得到了這些就要付出他人所不用付出的東西,時間、精力、金錢甚至健康。百分之九十九的教師做不到上面的全部,百分之九十九的教師更體會不到貧困山區支教的艱難。

老師,你要記住,或許他們只當你是老師,但是你要拿他們當自己的孩子。

向天底下所有奉獻於教書育人的園丁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