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防疫 追蹤肺炎病患接觸史

作者:DIGITIMES塗翠珊

區塊鏈防疫 追蹤肺炎病患接觸史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下,許多新科技都投入了防疫的戰場。由於區塊鏈架構的分散式系統有助於信息分享,因此被看好運用在確診患者接觸史的追蹤。目前不論是大學、醫療學術機構、私人部門,都有相關的研究在進行當中。

專家表示,在新冠肺炎的解藥與疫苗被研發出來前,區塊鏈將可做為控制疫情的重要關鍵。美國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電機工程系正在研發一套區塊鏈系統,目的在協助各個醫療機構彼此分享信息,密切掌握確診病例,並早一步採取因應措施。。

相較於維拉諾瓦大學的研究目前還在初期階段,已有其他國家率先將區塊鏈投入了防疫部署。德國新創公司Spherity研發了一套去中心化身分系統,能協助病患在取得醫療服務的同時,一面維持社交距離;宏都拉斯政府利用區塊鏈推出了一款App,追蹤管理居家隔離的民眾。

除此之外,6千個以太幣(Ethereum)礦工一起參與了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Folding@home分散式運算計劃,希望能集結大家的GPU運算能力,儘快找出新冠肺炎的解藥。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日前引述了Nature Medicine期刊論文,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科技發展提出討論。CDC指出,人工智能能用於新冠肺炎偵測,或是疫苗的研發,大數據能用來建立病毒爆發的模型,物聯網則是收集公共健康資料的利器。

論文作者預測,區塊鏈雖有機會對疫苗製造與保險流程造成影響,但程度較低。對於藥物的配送,區塊鏈則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中國大陸有許多醫院已開始利用區塊鏈確保藥物能準時配送給需要的病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