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其实不是用来算命的,他的作用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周易其实不是用来算命的,他的作用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周易 阴阳


​1.周易不是一本算命书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记录了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每个卦象都由六组“阴”“阳”符号组成,用于表示天地万物的一种变化,并给人应对对这个变化提供行动指南。


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周易》相当于“度娘”,家家户户都备上一本以便随时解决疑惑。 过去全球《周易》的发行量丝毫不逊于《圣经》


周易其实不是用来算命的,他的作用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2.历史伟人的评价


孔子: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苏东坡: 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虞世南: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爱因斯坦: 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把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荣格: 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周易》,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周易》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南怀瑾: 我始终怀疑《周易》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


3.中国最高的智慧体现


《周易》是中国古老的文献之一,被尊为“ 儒门圣典”、“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它非但不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反而是 中华智慧之源


《四库全书总目》评价: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六十四卦中阴阳理论赋予了历代中国人“一分为二看问题”的二元辩证法,而且它 直接影响后世的《黄帝内经》《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等著作。诸子百家学说,无不以《周易》为宗


《周易》就像我们所处的整个世界的源代码。六十四卦里的“阴”和“阳”就好比计算机里的“0”和“1”,经过不断地排列组合然后构成了大千世界的运行规则


《易经》对中国几千年来的 政治、经济、文化、医学 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对西方的影响更多的是 数学的启发


西方近代计算机的二进制、基本粒子的研究、黑洞等,都是基于中国这种传统数理文化所形成的启发。


读懂周易,掌握变化之理,洞察变化之机,运用适变之法,你也可以天机神断,人生从此无大过。


4.读《周易》,人生无难事


《周易》讲的是知变与适变, 象、数、理、占 ,是指导我们生活的工具和方法。


理: 是探讨宇宙人生之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


象: 是从现实世界万事万物的现象中,寻求变化的原则。


数: 是由现象世界中形而下的数理,推演变化的过程。


《周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涉及到我们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 。不同人读《周易》有不同的领悟:


君子悟修身之道: 天之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官家悟治世之道: 君为山,民为泽,损泽而以显山,危莫大焉。


商贾悟经营之道: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军事家读它,是为了胸藏百万雄兵;外交家读它,是为了练就铁齿铜牙;君子读它,是为了安身处世,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没有一本书像《周易》这么古老,影响如此深远。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它与《道德经》《论语》,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三条经线 ,共同成为华夏文化的灵魂,其他文化皆从此三者衍生而来。


易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读10000本杂七杂八的书都不如读一本《易经》。


学懂《周易》,你已快人一步参透“天机”。


《周易》是华夏智慧之源,世界智慧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