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經常與這個世界為敵

我也不是經常與這個世界為敵 |《哪吒》影評



我不是要吐槽國產動漫,也不要故意過譽。

《哪吒》故事內核單薄,情節簡單,結局又突兀。就算整體看很背景很大氣磅礴,打鬥場面很華麗,冰塊和火焰的場美很美,但是劇情就經不起細看。

剛出生的小惡魔哪吒就長著一雙眼線濃厚的眼睛,每次打鬥都要戳後面屁股,是不是意味著“撿肥皂”的同性戀?而且還有一個村民角色戲份很重,是一位身強體壯的男子卻擁有一副女性化的嗓子,而且膽子很小,一位醜化的媒婆樣子也是出鏡頻繁,是不是意味著外貌對應不上性格的人都能夠被社會接納,而哪吒卻不能呢?

我也不是經常與這個世界為敵 |《哪吒》影評


全劇講的是兩位師兄師弟神仙搶寶石,好的石頭給了龍族的蛋,壞的石頭給了哪吒他媽,生出來就是個暴力傾向的惡魔 ,他爸要把他殺死然而他媽不給,然後神仙給唸了緊箍咒,壓制住了一半的功力,後來敖丙三年就變成大夥子,一個三年還是個醜小孩,力氣還賊大,後來兩年後兩歲的哪吒從畫裡出來了,準備修煉成佛。但是在打水怪救小孩的過程中燒燬了山莊,交了一個用海螺的土特產交換禮物的唯一的朋友,其實是冤家。哪吒被村民誤會, 生氣打人,又被關禁閉,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生日了,還給鰲拜寫請柬。那天申公豹來告訴哪吒真相,還以為要被大眾接納了,他失望極了,自己用咒語解開了緊箍咒,然後大開殺戒,不分男女老少,不孝地殺爹殺母。不知道怎麼的海里的鰲拜又來了,申公豹是個結巴,敖丙不顧後果,因為救命之恩救了他父母,然後不知道怎麼的兩個好朋友反目成仇,開始對打。一個弄個大冰餅準備壓垮李靖的村子,一個又自己解開魔咒變身保護村子,後來火融化了冰,後來不知道怎麼的雷就劈下來,當初說好的三歲就死,果真沒放我們鴿子,然後一藍一紅哪吒鰲拜就去抵押住雷,然後兩人變成八卦陣,後來撐不住了,胖子神仙就去幫忙了,最後胖子說兩人死了,只剩下靈魂。哪吒他媽還很高興還好還有魂魄。

有人說好看到爆炸,有人說準備紙巾看哭了。我問什麼點讓你哭了,她說父愛如山。我不贊同。

官二代的哪吒變成這樣惡魔難道不是父親一手造成的嗎?

1、一出生時就嫌棄,想要殺死他;

2、從來忙於公事,甚至忙於求神拜佛都不肯陪伴孩子一秒。在教育孩子上面猶如喪父,哪吒死前說了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和父親踢過毽子。

3、父親形象不苟言笑,過分暴躁。據《封神榜》,對待孩子只會嚴厲打罵,最擅長關禁閉。作為父親,又不陪伴還不教育,還讓別人尊稱你為父親,真是可笑至極;

4、控制慾極強。從小圈養兒子,找手下監守,控制著他的一舉一動。

5、缺少溝通,甚至謊話連篇。在該電影裡印象最深父子之間的兩句話都是謊話:一句說你是靈珠後代,另一句是村民已經知道他們誤會了你。但實際上,三年了,這種誤會從來不曾被解決。尤其是當父親的人,當全世界與你的孩子為敵,你居然認為是你孩子的錯,鎖住你的孩子不讓他出去“禍害” ,對全世界點頭哈腰、邀請他們來參加你府上的生日會,都不曾為兒子辯解過半句。哪怕是最後一年了,都要欺騙兒子直到生命盡頭的最後一刻,才公佈水怪抓孩子的真相。

當全世界與你兒子為敵、全社會不接納你的孩子的時候,你只是考慮到孩子犯下的錯誤,從來沒身處地在兒子的角度替他考慮,還自以為給了真理——“是魔是仙我說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這麼淺顯又簡單的道理在劇裡面被點題得好勉強,感覺是生拉硬湊。

你說這是父愛?還如山?

這不是感動,這是憤怒。

這不是感動,而是深刻分析並譴責。

是他們的教育害了孩子,最後你們所謂的淚點以命換命,也不過只是父親一人的自嗨。是你自顧自地讓孩子出生,是你得知兒子是紅色魔咒時想要了他的命,是你在兒子三年約定被雷劈死之際又決定和他換命,這些時刻請問你有詢問過他的意見嗎?他願意嗎?難道這些還不是自私地控制兒子的一切嗎?

電影是好的,能夠引發別人思考就是好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