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悽美愛情故事哪個是經典?

情之初


我是故事領域創作者,故事玩家文武公,很高興分享古代愛情故事的話題。

中國古代悽美愛情故事裡哪個是經典?

從古至今,我國古代悽美經典的愛情故事多如牛毛,今天我就分享一個比較冷門但依然經典的愛情故事——從此蕭郎是路人:

公子王孫逐後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贈婢》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它背後的那段悽美感人的愛情故事。

相傳詩人崔郊的姑媽家中有一名婢女,名喚綠珠,生得姿容秀麗且才貌雙全。

一次崔郊去姑媽家做客,偶然遇見綠珠,頓生喜歡,更難能可貴的是,綠珠同樣對崔郊一見鍾情,兩人互相愛戀,暗許終身。

可惜,好景不長,待孟郊再次上門時,姑媽已將婢女綠珠賣給了當地的顯貴於頔。崔郊雖對她念念不忘 ,思慕不已,卻可惜當他得到消息的時候木已成舟,後悔已然來不及了。

一次寒食節上,綠珠偶然外出卻與崔郊不期而遇,只可惜再次相見,兩人已不再是當初的愛人,於是,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贈婢》,綠珠偶得,哭成了淚人。

這首詩流傳甚廣,偶然間於頔也有幸讀到,他也是個性情中人,立刻理解了詩中深情,感動下便讓崔郊把綠珠領了回去。很可惜,綠珠此時已委身過主子,在古代的封建禮教下,自覺配不上孟郊,在與其春宵一刻後,便孤獨離去,不知所蹤。這的確是一個悽美得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






故事玩家文武公


不是梁祝、亦不是孟姜女、更不是牛朗織女,而是一個我不知從何處得知的一個將軍和樂師之女的愛情故事。(抱歉,可能不是歷史中的故事,或許是故事太深入人心,我不記得什麼時候得知的,也不記得是怎樣得知的,只記得故事)

偶然機會,皇家子弟、翩翩公子外出遊玩過程中遇到了一女子。此女子面若桃花,著一身桃花色的長袍,一頭秀髮,明豔動人,唱著極為動聽的歌曲,深情清脆,一張口便凝固時空,一下子吸引了少年。由於同伴的催促加之急事纏身,少年來不及結識,匆匆離去。

之後的日子裡,女子深情吟唱的畫面在少年腦海裡反覆出現,揮之不去,整個人像著了迷一般被女子佔據。最終他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思念之苦,毅然決然地重踏故地,去尋找他心裡的那個女孩。

原以為好幾天過去了,女孩早已離去,但令他驚喜的是遠處傳來的歌聲像極了那天所遇到的女子,不是像,而是肯定就是那個女子,他堅信這世間不會再有第二個。他循聲尋去,聲音越來越明亮,只見遠處那若桃花般的女子面向湖水唱著千古流唱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少年靜佇一旁,聽著這美妙的音樂,女子一遍一遍地吟唱,他便一遍又一遍地聽,彷彿怎麼也聽不夠。

隨著樂音嘎然而止,少年才回過神來,顯然女子發現了一旁的陌生人。少年忙上去解釋駐足的理由,盛讚女子歌聲之美妙“響遏行雲”亦未能全意表達。

在之後一來二去的聊天中,兩人對彼此心生愛意,情投意合。接下來的日子裡,少年總是悄悄地來到女子身邊,(身份地位懸殊,少年是皇室宗族,將軍身份,女子是樂師出身)一個揮筆作畫,一個盡情吟唱,外人看來好一對郎才女貌,怎麼都不忍將之分離

原以為美好的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恰逢動亂,男子的職責使得他不得不上陣殺敵。與女子依依惜別後,男子上了戰場。此時,少年與女子的事情被皇家得知,以“逾級,擾亂制度”為由賜慢性毒藥,也就是一年後女子會死。(真神奇,竟然有毒藥可以規定人什麼時候死!)

男子在軍營奮力殺敵,最終打贏了仗,凱旋歸來。一回家鄉就直奔他心心念唸的女子而去,他相信等著他的還是那個明豔動人的女子。兩人相見,自是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得相擁而泣。

最終女子向他坦白,自己大限將至,勸他回去並忘了她。男子聽罷,悲痛萬分,怨恨、自責、難以置信情緒一併而出,他沒想到自己保家衛國卻保不了最心愛的女人,他選擇殉情,與女子同去,既然陪不了你一生,就死後與你不離不棄。

提前命人挖好了墓穴,裡面備有作畫的工具和一些日用品,當然還有毒酒,他和他心愛的人便在墓穴裡吟詩作畫。他用最漂亮的顏料在牆上畫出他們的相遇、他們的纏綿等一系列關於他們的故事,女子便把這些內容吟唱給他聽,還有她最愛的那曲賀新娘的歌曲《桃夭》以獻給他們別樣的“新婚”。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剛好在她死去前,他把他們的故事畫完:滿牆都開滿了桃花,還有像桃花般的女子和她的愛人。隨後,男子將毒酒一飲而盡,隨她而去,一直在外待命的部下含淚封墓,將這塊靜地還給兩個相愛的人。


渡劫朝聖


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這些都算悽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