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小米十系列加那麼多散熱?相比其他驍龍865的手機沒有加那麼多?

曾維浪


為什麼有人說小米10系列手機採用了很多散熱材料設計,而其他驍龍865處理器手機沒有呢?

首先,對於手機的研發設計來說,散熱材料一般來說是必需添加的,目的在於降低手機使用時的溫度,讓終端用戶不會有燙手的感覺!

眾所周知,小米10系列手機是小米公司正面衝擊高端市場的力作,這款手機小米可謂寄予了厚望,同時又為了避免盲目提升手機價格,通過瘋狂堆料實現了小米10系列手機不僅功能非常全面,而且每個功能模塊都頗為出色,屬於名副其實的性能怪獸。


對於這款手機的硬件配置情況不用多說 ,同時對於小米10手機的散熱設計也是這款手機的一個亮點。

小米10系列在散熱方面進行了全新的佈局和諸多優化,不計成本的多種散熱材料構築起小米目前最奢華的散熱系統。

通過超大面積VC、石墨烯、多層石墨組成立體散熱系統,配合矩陣式溫度傳感器,讓小米10系列在高負載運算的遊戲、快速充電以及5G高速下載中都能提供冷靜暢快的使用體驗。這款手機的散熱設計算得上目前小米所有手機中最為奢華的。

小米10系列採用了優秀的散熱材料VC均熱板,而且是目前小米最大面積的VC。3000mm²大面積的VC,面積幾乎是華為Mate30 Pro手機的3倍。


小米10系列的VC均熱板同時覆蓋了SoC、電源管理芯片以及5G芯片區域,延伸到整個電池倉。而且從結構設計上,傳統手機VC均熱板僅邊緣同中框接觸,熱傳導效率相對有限。除超大面積VC均熱板外,小米10系列還內置了6層石墨片作為補充散熱,讓手機整體的溫度更加均勻。手機內部石墨覆蓋度達到整機的70%以上,背面大面積石墨片完整覆蓋了整個背板,同時覆蓋上下音腔。而且在關鍵發熱部件周圍,小米10都增加了獨立的石墨散熱覆蓋,例如在攝像頭下方加入專門為相機散熱的雙層石墨,在閃光燈周圍配備專屬石墨。


為了更為精準的讀取手機各個位置的溫度情況,採用9顆溫度傳感器,讓溫度值更為精確。不僅如此,依託於多個內部溫度傳感器,小米10採用了基於AI機器學習的溫度控制策略,在實驗室對二十多個用戶場景進行熱測試,記錄瞬時的溫度變化後,對幾十萬個溫度採樣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機器學習的方法構建不同場景下的手機表面溫度,建立殼溫模型。通過手機不同區域實時的溫度數據,匹配最合適的AI溫控模型,合理調配整機的溫度控制策略,讓手機的溫控更加精準細膩。


可以說小米10系列手機的散熱系統非常奢華,可謂不計成本的投入,我們看一下小米10與華為Mate30 Pro兩款手機的溫升測試情況:

根據上圖,我們看到小米10在同等條件下的溫度比華為Mate30 Pro低3度,這個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那麼相比於其他驍龍865處理器手機為什麼沒有這麼奢華的散熱設計呢?

答案是手機的結構設計、硬件電路設計、元器件佈局、手機材質等不一樣,那麼手機的溫度結果也會不相同,因此即便是相同配置屬性的手機採用不同的結構與材質設計,為了得到相同的溫度體驗結果,採用的散熱設計也是不相同的。

當然,由於手機溫升屬於消費者感知不強的地方,特別是溫度高1度可能消費者沒有明顯感覺差異,但是為了獲得1度的降溫收益,對於手機的散熱材料的投入是較大的。因此為了降低手機設計成本,有些手機廠商縮水了散熱設計部分。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硬件數碼雜談


謝謝您的問題。我認為小米10的散熱系統還是很強的。

小米10系列的散熱。小米10系列採用了VC液冷散熱技術,散熱系統有五重結構,分別為大面積VC、石墨烯、石墨、導熱凝膠、銅箔,VC散熱面積有3000平方毫米,已經非常牛了,據測可以降低CPU溫度約10攝氏度,不用擔心手機發燙問題。



小米10系列散熱系統的對比。小米10系列散熱系統不是全面佔優的,紅米K30 Pro的VC散熱板面積約為3435mm平方毫米,略高於小米10系列。不過,榮耀V30 Pro的銅管散熱面積約914mm平方毫米,華為Mate 30 Pro約1000平方毫米,小米10系列與它們相比,佔盡優勢。


小米10系列散熱系統的用武之地。小米10系列散熱系統的先進性,要用在長時間玩遊戲等場景下才能有更明顯的體驗,日常使用沒有感到很大差別。而且,搭載高通驍龍865的友商手機都比較注重散熱技術,我們對手機溫度降低並不敏感,所以技術與體驗存在差異性。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先來看看“有點誇張的散熱系統”

小米10擁有超大面積的VC扇熱板,大約是華為Mate 30 Pro的3倍;幾乎覆蓋全機身的6層石墨烯片,在相機,閃光燈、處理器等都加入獨立的石墨散熱;同時採用大量的銅箔和導熱凝膠,覆蓋到機器內部的每一處小細節。這樣的散熱系統確實很強悍。

小米10作為小米的數字旗艦,還恰好趕上小米10週年,以及高通驍龍865採用a77大架構外掛基帶,這必然會使手機功耗增大,小米10還是小米衝擊高端市場的第一部產品。再這樣種種原因的的催促下,小米要想在這個10週年——決勝之年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須拿出最好的技術,帶給用戶最好的體驗。

讓我們為年輕的小米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