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的知行合一,只需做這一件事

最近分析了聾盲人、聾啞人、以及文盲的情況:

聾盲人(海倫凱勒)成了作家,聾啞人(我同事,還有她的很多聾啞人朋友)寫的東西超不通順,而文盲(我媽)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得出一個結論:

我們中國人學英語,首先不算文盲,因為識點英語文字。極端點來說,跟聾啞人比較像,只靠視覺學會文字,聽不見(聽英語像沒聽),也不會說(從來不開口),寫的英文擰巴不通順。

而聾盲人海倫凱勒為什麼能成為作家,寫出優美通順的文字?

她靠感受和觸覺學會文字,也聽不見,靠特殊訓練學會說,但不是很流利,卻能寫出通順正常的文字。

由此可見:

沒有聽力輸入,即使不是啞巴(像海倫凱勒),也不能夠擁有流利的口語表達。

其次,沒有口語表達的體驗,即使不是盲人能夠閱讀(如我同事),也不能夠寫出流暢通順的句子。

最後,靠視覺學會文字,機械呆板,沒有生命,沒有創造力;而靠感覺和體驗學會文字,就會融入身心,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流暢。

所以:

英語想要說的流利,就必須必須必須有聽力輸入。

英語想要寫的通順,就必須必須必須有口語表達體驗和可理解感知的文字輸入。

力輸入決定了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表達體驗和文字學習方式決定了書面表達能力。

因此,我們得出了英語學習的最底層規律:

聽力輸入+口語表達+可理解感知的文字輸入=流利說+流暢寫

其實還可以壓縮成一個更高效方法:

將聽、說、感知理解文字合成一個行動。

不管聽什麼,聽到即會說,即能感知理解文字,即能寫出來,才算是真正的學會。

這就是英語學習的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