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00年互聯網泡沫:風口下的故事大抵如此

管的太嚴 也不是好事

之前講過,由於在羅斯福新政中凱恩斯主義解決了很多問題,因此在1929年大蕭條之後,政府調控便逐步成為了美國經濟政策的主流,特別是對於金融領域的監管不斷加強。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明確限制了銀行業與證券業的跨業經營,Q條例則限定了定期存款利息的最高限額,以美聯儲、聯邦儲蓄與貸款保險公司(FSLIC)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為主體的監管體系也逐步成型。

美國2000年互聯網泡沫:風口下的故事大抵如此

嚴監管雖然可以防止自由主義下的投機發生,給美國經濟恢復活力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但也帶來了金融領域缺乏創新、產業輸血渠道單一以及金融脫媒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受石油危機等因素影響,美國出現了史上最為嚴重的“滯脹”現象,高通脹高失業挑戰著這一維繫了近30年的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化呼聲越來越高。

對此,時任里根政府選擇了通過大幅減稅、放鬆金融監管的方式刺激經濟,為了應對“金融脫媒”,1980年美國取消了存款利率管制,政府開始鼓勵不同領域金融機構業務間的滲透,美國的銀行以銀行控股公司的形式參與非銀行業務的模式逐步流行。這波金融寬鬆政策發展到1999 年克林頓簽署美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後達到了高潮,這一法案標誌著《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結束,美國正式走上了金融綜合經營的道路。

互聯網出現的剛剛好

在金融監管大幅放鬆的同時,1998-1999年美國還迎來了低利率的流動性充裕期,人們手上握著大把現金,四處尋找“錢生錢”的渠道,而互聯網在此時的恰好興起剛好滿足了人們當時對於完美投資標的的所有想象。

1994年,Mosaic瀏覽器及World Wide Web的出現,讓互聯網第一次真正走進了公眾的視野,一開始人們只知道互聯網具有資訊即時發佈的功能,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真正接觸和使用了網絡之後,人們發現互聯網更大的價值在於雙向溝通,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電子商務這一新的商業模式。作為一種新的媒介渠道,互聯網可以即時把買家與賣家、宣傳商與顧客聯繫起來,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1996年,對大部分美國的上市公司而言,一個公開的網站已經成為必需品。

這一沒有先例、市場需求充滿無限想象空間的新興產業迅速籠絡了大量資金,同時一種新的資本流轉模式迅速興起:任何提出了看似新穎概念的公司,經過風險資金前期的包裝推向市場之後都會獲得熱捧,然後趁熱打鐵直接登錄資本市場,公司在獲得發展所需大量資金的同時,初始的投資者也完成了退出,創始人、風頭藉此賺的盆滿缽滿。

這種賺錢效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初創企業入局,只要你能把故事編完,就能獲得抓取大把財富的機會,甚至發展到後來就算你沒故事,急於逐利的各路資金也會幫你編一個故事,然後趕緊推向市場變現,就像周星馳《少林足球》中二師兄一樣,“一分鐘幾百萬的生意”耽誤不得。

美國2000年互聯網泡沫:風口下的故事大抵如此

在資本的追捧之下,美國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網絡化的辦公場所以吸引互聯網企業家,謀求成為下一個"硅谷"。互聯網公司的待遇也水漲船高,精心訂製的辦公環境、豪華住宅、豐富假期、股票分紅等等,吸引著越來越的人湧入互聯網行業,以至於當時有人打趣說,一個美國人如果不是互聯網從業者,那也一定是互聯網公司股票的持有者。

燒錢?壟斷?

正如所有產業的發展軌跡一樣,在剛剛成為風口的時候會獲得大量資金追捧、吸引大量企業進來跑馬圈地,但也不可避免的由於統一標準與規範政策的缺失,導致行業內公司的質量良莠不齊,良幣資源被稀釋,劣幣虛假繁榮。

美國這輪互聯網公司的高歌猛進主要帶來了兩個問題。第一,互聯網公司的命脈來源於流量資源的獲取,很多公司為了在發展初期快速獲得用戶資源,不惜選擇以虧損換取市場份額,當時"快速變大"的口號正是這一模式的反應。除了直接聯繫發展客戶這一傳統產業常用的方式之外,電視廣告、平面廣告、活動贊助等也成為了很多公司偏愛的宣傳方式,甚至有公司為了加深用戶印象,起了一個單純而又無意義的象聲名字(比如Yahoo!))。

科技股的繁榮,可以讓公司即使在虧損期間,也可以依賴風險資本、IPO所募集的資金來支付短期的開銷,但長期來看,那些不能帶來回報的商業模式終將被市場所淘汰,對於這些公司來說他的壽命將主要取決於其燃燒率,即一個既不盈利的又缺乏可行商業模式的公司,揮霍完資產的時間。當第一家公司燃燒殆盡的時候,就會帶來更多公司加速燃燒資產的連鎖反應,從而加速資產泡沫的破裂。

第二,當“產業發展初期遇上自由市場”,壟斷將自然成型。雖然互聯網行業門檻較低,但是一旦技術壁壘和用戶粘性形成之後,強大的規模效應足以碾壓任何企圖打破這一平衡的新勢力。壟斷形成之後行業資源將集中於一個或者幾個寡頭,其他小公司由於技術不成熟、配套不健全、人們認知不足等原因,將逐步被邊緣化然後被淘汰。不過需要注意到,也正是由於行業處於發展初期以及互聯網行業的創新性,小公司也不會就此滅絕,只要創意在,就會不斷有新的公司帶著新的創意前赴後繼的闖進這一行業。

新千年上演大逃殺

就這樣,伴隨著資本的追捧,也伴隨著行業內部發展的不斷失衡,互聯網經濟進入了新千年,但是2000年的互聯網行業並沒有迎來新氣象,反倒是遭遇了千年蟲的打擊。千年蟲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還只是處於初期,很多模式還不夠成熟,很多問題也沒有解決,同時2000年開始由於燒光投資人的錢導致公司倒閉的消息也顯著多了起來,人們的熱情轉而變得理性、謹慎、甚至恐慌,政府也開始整頓過熱的互聯網經濟。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已經近在咫尺,而下面這些因素則成為了最後的稻草和引線。

1、為了防止經濟過熱,1999年至2000年,利率被美聯儲提高了6倍,貨幣閘門突然被關,機構和個人都加速從股市迴流資金,那些佯裝游泳的成為了第一批擱淺者。

2、互聯網公司領頭羊微軟在1997年被指控壟斷,2000年4月,法院宣稱已收集到證據證明到微軟的確存在壟斷行為,微軟面臨被拆分的風險。科技巨頭可能隕落的消息加劇了人們對科技股的恐慌心理。

3、隨著2000年3月份上市公司年報和季報的陸續披露,人們發現互聯網零售業的業績表現跟之前的預期大相徑庭(這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人們對於電子商務這一商業模式還不熟悉以及配套服務的不完善),之前“變大之後就能賺錢”的商業模式開始受到質疑,人們紛紛懷疑之前投入的錢是不是就這樣石沉大海了。

4、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在1999年下半年上市的,而之後的6個月凍結期中,交易量相對較小,但隨著2000年上半年6個月解禁期的到來,科技股的拋售潮也隨之來臨。

在各種利空消息之下,市場對於科技公司的信心開始動搖,3月13日,大量對高科技股領頭羊(如思科、微軟、戴爾等)數十億美元的賣單集中出現,導致NASDAQ一開盤就從5038點跌到4879點,大規模的批量賣單繼續引發了拋售的連鎖反應,僅僅6天時間,NASDAQ就損失了將近900個點,投資者、基金和機構紛紛開始清盤。

美國2000年互聯網泡沫:風口下的故事大抵如此

隨後科技股出現了長達兩年的熊途,並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快速下滑。網絡經濟泡沫的崩潰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間抹去了技術公司約5萬億美元的市值,美國經濟自2000年下半年起增速明顯減速,GDP增長率從2000年第二季度的5.6%降到了第三、四季度的2.2%和1%。

這期間,多家公司為了償還因擴張計劃導致的大額負債,不得不變賣資產甚至宣佈清盤;部分公司則被控私自挪用股東資金,面臨法律的制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包括花旗及美林在內的大型投資機構罰款數百萬,以懲罰它們誤導投資者;支援性行業如廣告及運輸業亦需縮減營運規模,以面對經濟下行的考驗。這場風波讓互聯網行業迎來了大洗牌,只有少部分公司,如Amazon-Com及eBay在最後生存了下來。

一點思考:

1、經濟政策就是從松向緊,再從緊向松不斷轉換的,沒有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

2、風口之下,資本會讓人變得盲目,前期跑馬圈地,後期勝者為王,虛假繁榮傷害的總是最後盲目進場以及接盤的人。

3、互聯網模式流量為王基本已經成為共識,前期燒錢換市場也可以理解,但重點要看變現渠道的可行性。

4、產業發展初期,總會經歷魚龍混雜的階段,然後洗盤調整,然後靠存活下來的最有生命力的頭部公司引領行業發展再創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