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患者想念醫生了,托兒子找人“視頻見面”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劉孝誼)周彥傑、宛國娥。一位是醫生,一位是患者。兩人本不相識,卻因為18年前,一次成功的手術,讓他們的情誼在18年後再度聯結。

18年前的患者想念醫生了,托兒子找人“視頻見面”

一張照片,在醫生朋友圈“火”了

日前,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三科主任周彥傑和往常一樣,在病房交班、查房,準備手術。忽然聽到病房同事說有人找她,來者介紹說是患者兒子,受自己的媽媽委託特從邵陽新寧趕赴長沙找她。

患者的兒子告訴周彥傑,他的媽媽天天在家唸叨,很想和她視頻見一面,親自表達對她的感謝。周彥傑半信半疑,以為是他們記錯了人。詢問家屬患者名字,從電腦裡調出資料後,周彥傑才確定真是2002年收治的患者宛國娥,來者是她的兒子黃新東,湖南邵陽人。

確認信息後,周彥傑在辦公室和她18年前曾診治的宛國娥進行了一場“隔空見面”。

“周醫生,你還記得我嗎?你胖了呦。”視頻裡,正在地裡幹活的宛國娥開心地對著周彥傑說道。燦爛的笑容,幽默的話語,兩人就像久別重逢的朋友,流露出真誠的喜悅。

“當時我真不敢相信,以為是熟人介紹來找我複查或看病的。”周彥傑動容的說。宛國娥讓兒子給她帶來兩瓶蜂蜜。“這麼多年過去了,看到她的模樣,看到她健康可愛的樣子,從內心為她戰勝疾病而高興。”當天,從不愛發微信圈的周彥傑把這件事分享出去,短短時間內,300多名同事、病友們關注留言。朋友圈裡“火了”!有相同感受的患者在朋友圈下 講述自己與癌症抗爭的心路歷程,有同事點贊這18年後的醫患暖心的再度相見。

“作為醫生,我很感動患者的惦念,這份禮物彌足珍貴。”周彥傑說。

因病結緣,患者牽掛醫生18年

時間回到2002年4月9日。52歲的宛國娥因宮頸癌在湖南省腫瘤醫院接受了子宮廣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為她手術的就是周彥傑醫生。“我媽生病以後,在省腫瘤醫院治療,一直就是周醫生接診。”宛國娥兒子黃新東說,宛國娥特別勤勞樸實,很會勤儉持家,當時在醫院治療時考慮經濟問題,想放棄手術,是周彥傑醫生幫著做通了宛國娥的思想工作。痊癒出院後,宛國娥至今記著周醫生的恩情,一直想找機會表達對周醫生的感激之情。

已經70歲的宛國娥,在家裡風裡來雨裡去,天天干活做事,身體恢復得非常好,唯一的心願就是想要見見周醫生。“準確的說,媽媽十年前就想看看周醫生。”黃新東說,2002年媽媽出院,想做錦旗表示感謝,但周醫生知道他們家境不寬裕,堅決拒絕。“如果沒有周醫生,媽媽也許早就離開我們了。”

據黃新東介紹,此次來長沙也是不得已,爸爸被確診為胃癌。黃新東來長沙找專家會診,於是,媽媽就一再囑咐他找到周醫生,完成積壓了18年的心願。

醫患18年的生命之約,令周彥傑主任心裡倍感溫暖,她說:“沒想到病人會記得我,這讓我找到了做醫生的自豪感,平時再辛苦也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