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提起河南豫剧名家马金凤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时不时地都会哼上两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马金凤如何与李树建、申小梅、范军等等艺术家怎么结缘的?三位名家回忆起当年结缘事情滔滔不绝,讲述马金凤与他们的感人故事,使得令人振奋,原来马金凤是一个好玩的艺术家。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马金凤


话说90年代,生活比较困难,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探望亲朋好友实在难,这不艺术家们好久不见了,正巧两个剧团在一个地方演出,相隔三十多公里路程,不算太远,申凤梅有些日子不见马金凤了,好姐妹么,申老师提出要去看望马金凤,同时学习一下洛阳剧团演唱风格,就这样申老师带领我们几个演员去了。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申小梅


申小梅说;我是从小就敬畏我们敬爱的马金凤先生,那么又通过我的恩师申凤梅先生,认识马金凤,她们两个是好姐妹,记忆最深是90年,当时我们团在温县演出,这一年,马金凤老师带领洛阳豫剧团在焦作市演出,好像是相隔二三十公里吧,不是很远。那么申凤梅老师就说;孩子们咱们去学学洛阳剧团的戏吧!我们就赶往洛阳剧团里,一路无话,不多时来到在焦作市演出的洛阳团里,这样去了,见到马金凤亲热一番,捞一捞客,好像亲姐妹一样问寒问暖,无话不谈,两个人在一起有许多话要说,马金凤忙中偷闲招待我们吃饭,喝茶。申凤梅老师看见马金凤身上穿的衣服,很惊讶!发现马老师身上的毛衣袖口烂了,心想马金凤勤俭节约,省吃俭用过日子,多年连一件新衣服没有添过,至今身上穿着一件旧毛衣,破烂不堪。申凤梅老师见了很心疼,当时天气很冷,冻得演员们浑身发抖,看见马金凤穿的单薄,申凤梅就直接了当对马金凤说;姐呀!你身上这件毛衣不能穿了,脱了吧!我叫孩儿们给你织一件好不好?马金凤老师说;穿着旧衣服感觉舒服。两个人边说边聊,不觉不知太阳偏西,姐妹两人好久不见,想多聊一会,真乃时间有限,无奈告别马老回到我们团里。

我们回来以后申凤梅老师就立即购买了二斤那大红毛线,我记的可清了,让我们的女演员,谁会织毛衣的演员开始织,几个演员一起织毛衣,分片了,你织领子我织袖子,就这样一天时间给马老师织了一件毛衣,第二天申凤梅老师就派人把新毛衣送给马金凤老师,当时马老师看见这件毛衣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好。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叹说;申凤梅真是好姐妹呀!谢谢你们。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申小梅


申小梅说;以后马老师啥时候见我,都要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太感人了。

实际上马金凤这一辈子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就知道为人民服务唱好戏。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范军


范军说;我觉得这朵洛阳牡丹真好,时时不忘为观众绽放自己的芬香。虽然说她的根是来自山东曹县但是中原的厚土把她养育,我就想什么时候能跟马金凤大师同台的演出呢?因为我有一段相声就叫趣谈豫剧五大名旦,中间说马金凤唱腔、脆,创造独树一帜的帅旦风格,然后她的表演,包括她的手势,还有她把我们的生活现象,这个喷嚏用在舞台上,(草堂上来了我我(打喷嚏阿铁)王氏诰命)你看看这个喷嚏一下子把这个程七奶奶这个泼辣人物演活了。我觉得这位老人家呀,好唠家常!马金凤什么时候见我的时候说;军,我儿,就是叫我儿子。哎呦特别亲切。

有一件我特别感动的事,就在那一年我在电视台办专场,马金凤知道以后在青岛通话说我;我一定得去,给俺孩儿去捧场。马老师说到做到,早早的就到了机场去侯机了,谁知道那一天大雨倾盆,用马老师话说;那飞机一会儿来了乖,恁娘上去了,一会儿一下,雨又来了,一会儿又上去了又下来了,一会又下去了又上来了。弄的我五六个小时乖乖,没有到。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范军


范军说;五六个小时马金凤太辛苦了。最后马老师到了现场,当时都沸腾了,我永远忘不了我们心中的人民艺术家。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李树建


李树建说;当年,我听了马老师唱的穆桂英挂帅很激动啊!我跟马老师接触也比较多,一个马老师在洛阳豫剧团,我是从洛阳戏校毕业的,那时候马老师到我们戏校去,不断讲课,我一见到马老师就感到非常敬畏,非常钦佩,那时候我是学生么,能见到马老师不得了。后来我到河南省豫剧团,去了以后马老师有几次来河南,再一次她讲;她说我孩子呀!咱两个合作个戏吧!《清风亭》怎么样?马老师觉得这个戏很好,对我说,你演张元秀我演张元秀的夫人贺氏,马金凤对我说;孩子我给你配戏,你别嫌弃我给你配的赖。哎呀!当时那个谦虚,后来没有现实很遗憾。后来可能是2003年的时候她在北京住院,我正好在北京演出,我听说以后,我夫人在街上买一大碗面汤条,她爱喝那个面汤条,我当时就把面汤送到301医院,马老师握着我的手,眼还掉泪,激动的说,孩儿啊?谢谢你!你演出这么忙还了看我,实在是过意不去,说着马老师不住的擦泪。这件事至今难忘。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李树建


李树建说;马老师很好玩儿,马老师是洛阳豫剧团的,有时候她到郑州去,她手里掂个兜,有时候我们爱跟她开玩笑,马老师您的提兜里装的啥呀?什么宝贝啊?您的提兜里鼓鼓囊囊的装的啥好吃的呀?拿出来让我们看看?马老师笑着说;团里的公章啊!剧团公章她天天出去带着,就在她的包里搁着,我说;公章怎么不搁家里边,带着多不方便。马金凤厉声说;搁家里怕他们乱盖。哈哈,你看它是小事很好玩,但是她责任心很强,通过这一点啊,我们从马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马老师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马金凤


马金凤老师在表演方面,学习了京昆的神,借鉴了话剧的实,运用了自己的味,她是一个敢于创新的艺术家,2010年马金凤,让演员全部用交响乐演唱穆桂英挂帅,这个在当时是没有的,

我们听了以后都很激动。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马金凤

马金凤听三位艺术家讲故事,如痴如醉,等故事讲完了,她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想起当年穆桂英多么威风,看洛阳牡丹花一枝花,马金凤唱腔人人夸。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申小梅

申小梅2004-03-16 第二十一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范军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李树建

李树建曾在第十届、第二十五届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二度梅

李树建讲述 当年 马金凤“一碗汤面条”的感人故事 真人真事

马金凤

她文艺戏坛人缘好,她戏艺精湛留美名。

注;本人才疏学浅,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本人虚心接受,尽快修改或者删除,

好啦,再见。谢谢你们阅读我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