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最近让学生在阅读课读了《我与地坛》,文章是好文章,学生读了也很感动,但我似乎没有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写点什么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吧。

《我与地坛》写了什么?文章分为七节。

第一节写了我与地坛的偶然相遇,这是历经苦难的两个个体的相遇,这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和我残疾的身体产生了共鸣,园子成了我逃避现实的精神避难所,园子给了这个经历了人生的大不幸,脾气坏到极点的年轻人一个“宁静的去处”,不只是环境的宁静,更是心灵的宁静,朱自清到“荷塘月色”中寻找宁静,史铁生到地坛寻找宁静,只是史铁生的寻找显得厚重、深刻,这是人生的苦难锻造出的厚重。他在这里同时也遇到了自己,在这宁静的园子中,在满园沉静的光芒中,他“看见了自己的身影”。他在这里发现了生死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是如何活?却是一个终其一生要思考的问题,于是地坛也从他逃避现实的避难所变成了反省自己、反省生命的地方。

第二节写他对母亲的怀念,这里面蕴含着我的愧疚和自责。但就像他关于生死的思考那样的宁静,他对母亲的怀念依旧是宁静的,情感的抒发是克制的。“我”到园中给母亲出了怎样一个难题?一方面是母亲内心的焦灼,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会在园子里发生什么;另一方面是母亲寻找儿子的艰难,那么大一个园子,想要找到她的儿子,“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就如“我”的车辙压过了院子里的每一寸草地,母亲的脚步也走过的了园子里的每一寸草地。那时的他倔强的不屑于母亲对自己的寻找,又或者是羞涩的不愿回应母亲对自己的寻找,而母亲的去世让他已没有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错。文中“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到这园中找我了。”这样平静的叙述的三次重复,让情感的抒发压抑而克制。正是这样克制的语言,让人感到是一个咬着嘴唇,眼中闪着泪花的人忍住了眼泪,最后给你一个无奈的微笑那样让人心酸。很多人读这篇文章落泪,多是因为读到他对母亲的怀念这一节。到此,地坛从避难所变成自我反省之所,最后变成了回忆过去之所。

第三节用了大量的比喻去写园中的四季,这是哲理诗,是作者对园子的细腻观察,是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与体悟,也是作者对生命的体悟。我在里面看到了生命的“孤独”,比如夏天是“石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一只孤零的烟斗”。这里面有对生的渴望,也有命运的残酷,更有生命的孤独。而地坛成为了他最好的心灵归宿。而这节最后那句“我甚至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让我想起了宋徽宗赵佶的那句“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第四节写了作者在园子里遇到的各类人:一对夫妇从中年到暮年;一个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饮者;一个捕鸟的人;一个女工程师;一个长跑家朋友。作者写了不同人的生活和命运,从他们身上理解着命运的偶然,史铁生观察着他们,也在经由他们观察着自己的命运。这一节应该是为下一节作者探讨命运做的铺垫。

第五节写了一个漂亮而弱智的小女孩,进而引发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对这个充满差异的世界的思考。学生都喜欢摘抄“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这一段。就像作者所说“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这里面包含着老子的辩证法的思想。既然差别是必要呢,那么谁来体现苦难,谁来体现幸福?“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发现了命运的真相,命运是偶然,无公平可言。

第六节作者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思考了三个问题: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对第一节关于生死问题的延续。这一节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称不断在“我”和“你”之间跳跃,这种跳跃就是内心分裂的史铁生在与自我内心的对话,经由这样的对话,最后他实现了与自我的和解。这一节探讨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欲望。欲望让人生充满活力,欲望也让人生充满惶恐。消灭惶恐最好的办法是消灭欲望,但消灭欲望的同时也就消灭了人性。“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叔本华说“人是一团幽暗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便是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便是无聊,人总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关于欲望,叔本华太过绝望,但史铁生给出了他的答案,“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人生中,每个人都是人质,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角色,投入其中,演好自己的角色便能获得幸福,生命的意义大概就在于用心的投入生活,参与其中。

第七节作者以从容的笔调在轮回中找到了解脱。死亡中蕴含着生机,绽放的生命也正在走向死亡。园子里的树死了,但它身上缠绕着碗口粗的藤萝;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已经吹响。生命就是一个从初来时的好奇,到对生命的执着热恋,再到安静的走向死亡的过程。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是终点也是起点。在“我”死去的那天,会有一个孩子从山洼里抱着玩具跑来,这不过换了一个人间的姓名罢了,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在这里我看到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也看到了苏轼的“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此时作者的内心是通透的,是圆融的,他理解了自己的命运,他内心是宁静。

一个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最大的难处其实是与自己的和解,就是接受自己的处境,接受现在的自己。这不是认命,这是心灵的成长和成熟。一个内心分裂的人,难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史铁生不是遗忘了自己的痛苦,也不是内心不再痛,而是它能够以平静的心态去咀嚼自己的痛苦,然后化成这样一篇宁静、从容的文字。

司马迁说“发愤著书”;韩愈说“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古人诚不我欺。优秀的文学总是和苦难相伴,可能是因为苦难更容易让人去内省,去反思人生。苦难让人独处,独处让人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