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最近

三航局橫江大道一期項目施工現場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它不僅能在

幾秒內進行人臉識別

測量並跟蹤體溫變化

還能實現

免水洗手消毒

超聲波衝淋消毒

......

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

的關鍵時期

橫江大道一期項目

創新建立的

這款“公共衛生防控方艙”

為廣大職工築起了健康安全“防護盾”

如此高科技的防疫淨化間

是怎麼“工作”的呢?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3D打印防疫淨化間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工人排隊有序進入防疫淨化間↑

這套淨化間設備採用雲端大數據+BIM(建築信息模型)+3D打印創新技術建設而成,主體分為3個單元塊打印建造,主要由人臉測溫閘機、免水洗手間和霧化消毒間構成,從入場安裝到投入使用僅用了2天時間。比起鋼筋混凝土搭建的傳統建築,這套設備建造成本較低,投入使用較快。

人臉測溫閘機採用快速門式人體紅外線測溫探頭,額溫低於37℃的人員方可通過閘機進入淨化間,該裝置具有響應時間快、精度高的特點。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免水洗手間提供足夠數量的按壓式機器,避免擁擠,能夠保證員工手部清潔。機器上方懸掛了防疫宣傳知識電子屏,幫助提高員工個人衛生意識。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霧化消毒間採用常溫超聲噴霧蒸汽衝淋,沖洗液為去離子的純淨水,也可加入安全的消毒製劑,配合腳底噴淋系統,可以對全身進行消毒處理,充分清除附著在體表和衣物上的細菌和病毒,實現全方位消毒。同時,沖洗後的水蒸汽通過氣體收集裝置收集過濾後,排放到大氣中做無害化處理。

公共衛生防控方艙通過全自動處理,避免了防疫工作人員與防疫對象的直接接觸,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干預。同時,通過對入場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全方位消毒,營造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保護每一位工人的安全。


這間3D打印防疫淨化間火了

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橫江大道一期項目部400餘人堅守工地,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投入復工復產工作,通過提前聯繫回鄉工人、收集14天軌跡史、做好人員登記、設立獨立觀察室等措施,多渠道組織工人返崗復工。截止目前,有730餘人在崗生產,臨江路隧道、路基路面以及新建管廊等重要工程已經恢復施工,確保今年4月底實現通車目標。

來源:三航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