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作者/文刀


那天有個情景讓我很難忘。

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在鞦韆旁排隊等著,等著玩鞦韆的孩子不玩以後,自己孩子玩,孩子也乖乖地等著,一個大概奶奶年齡的老人帶著一個孫女一個孫子,鞦韆總共四個,她的孫子孫女各佔一個,孫子並不想再玩了,老人當著年輕母親,和那個一直盼望的孩子的面,對自己孫子說:"快玩快玩,你看他們要玩了你不玩!"還用手指了一下年輕的母親和孩子。過一會兒孫女可能是玩累了,也不想玩了,老人繼續說:"快玩快玩,你看他們又要玩了!"

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走了,孩子失望的眼神。

我作為旁人,萬千思緒拂過。

你們來得早,在前面,先來後到,無可厚非,別人也是很懂禮節地等著,可是這樣的話,讓人真是說不出的滋味,並不是和自己孫孫開玩笑,而是很認真,像搶奪珠寶一樣執著、雄霸,生怕失去了。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我突然想到兩個點:

1、 我就是要霸起,不管我要不要。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任何事情都要霸起,不管需不需要,萬事都像跑賽道一樣跑第一道,彷彿不去追逐人生就沒了意義,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意義沒意義,總之兩個字:霸起。這種霸起令他(她)無比舒爽。

也衍生出很多種現象。正面和背面,即使正面,比如工作,比如學習,力爭前面本是好的。可是這種"霸起"之人,過了,認為第一是他們的專屬,為了第一不在乎犧牲任何,當別人超過他(她)了,不爽,抓狂,而越不爽越無法超越時,嫉妒和陷害,隨之而來。前段時間《隱秘的角落》大火,大概一部分人如我,本身對伊能靜的老公秦昊無感,可是一個《隱秘的角落》他超越了當年的"安嘉和",演技炸裂,一舉成了無數人心中的"噩夢",搞得一段時間以來,最怕對方來句:“要不要我帶你去爬山?”於是我把紫金陳的《壞小孩》看了一下,一開始就看到了葉馳敏對朱朝陽的陷害,因為成績總是不如朱朝陽,自己摔壞的照相機怪朱朝陽,去老師那裡打小報告,自己把自己淋溼,也去老師那裡冤枉對方,老師也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怪朱朝陽。看了,讓人不寒而慄,現實生活中,這麼點娃,真有這麼複雜的心計?這就是對成績的"霸起"。

對工作的"霸起"就更多了去了。職場如戰場,甚至原來有人一度提出"所謂同事,只是叫得出名字的陌生人。"既然是陌生人,當然沒有必要走近。當然也不必全部認可,因為我依然相信職場也是有友善的存在的。只是大多數情況下,當"利"與"益"開始失衡與搖擺的時候,那部分"霸起"的人又開始行動了,所以你會發現職場往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很多事情在未定前有很多"千變萬化"的變數,你超脫你無所謂,但是你不能保證對方和你一樣灑脫自如,有人真的會對一點點所謂利益看得比生命還要重,也真的有人願意為了很多事在背後"潛力最大化"的"努力"。"霸起"這類人往往是主力。

"霸起"之人來到了感情,衍生出"得不到的我毀掉",當然,這樣的畢竟是少數,但畢竟存在。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永遠回不到16歲以前美麗的周巖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若不是那場迫害這女孩該會有多美


提到周巖可能有的人較為陌生,可是提到"安徽少女毀容案"可能大多數人還記得,16歲,花一般的年紀,美麗的容顏就凋敝了,雙方各執一詞,迫害者家人言,是雙方處男女朋友,女方有了新男朋友,男方沒有處理好,所以就有了這樣極端的行為。女方家人言初中女孩就和男孩同校,多年來一直受到男方騷擾,轉學都沒有讓男方停止這種行為,求愛不成然後做出了這樣極端的行為。

16歲的少女,不僅身體受到了人生致命的摧殘,人,活了下來,花,敗了下來。就算如男方家人所言,難道這就可以肆意摧殘一個女孩的身體、精神、人生、前途,一切了?難道所有感情談崩的,分手的,婚姻失敗的,只要有一方不甘心,不甘心的那一方就可以肆意傷害和摧毀了?惡就是惡,錯就是錯,任何理由都不是減輕對惡的一種屏障。更何況,事實到底怎樣,只有當事者自己才真正清楚。

最後的結果,迫害者被判了12年零一個月,受害者全身百分之二十八的燒傷,並且因為是油從頭潑下來,點燃了火,幾乎完全毀容,當時在重症病房搶救了7天7夜才脫離生命危險,身體多部位二度三度燒傷,呼吸道燒傷,左耳部分缺失,雙手功能受限。事後各界人士施以援手,少女經過無數次整容,無數次痛不欲生的手術,有所改觀,可是終不能回到曾經的美麗。後來受害者得到了賠償180萬,180萬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筆還算大的錢,可是對於永遠失去了本該擁有的人生的少女,180萬算什麼?180萬,買得回曾經的一切嗎?日子可以重新倒回嗎?而12年後,那個迫害者不過28、9歲,他所有失去的是自己造成的,可是周巖所承受的是被迫"獲得"的,28、9歲,他還算年輕人,他換個名字,換個身份,他一切還可以重新開始,可是周巖呢?她該怎麼開始?

2016年8月,周巖網上發文稱:我活在一具,不認識的軀殼裡,過著16歲的日子。無法面對那個已經21歲的"周巖",我還是那個期待橘子味兒果汁雨的girl,總想哭卻不敢哭出聲。噓,天快要亮了,一切都會好的。你要做最堅強的孩子,才能看見陽光。如果沒有那場火,我們這裡結婚早,說不定我現在已經是孩子的媽媽了。我不會因為這件事對愛情失去信心,畏懼愛情,不相信愛情,我還是會期待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和他戀愛、結婚,小時候最憧憬的事情就是穿上婚紗的那一刻。哪怕這樣的機會很渺茫,哪怕我是個不完美的新娘,我也會爭取這樣一個機會。

簡單的幾句話,卻讓人無不落淚,一個女孩成為新娘,對大多數女孩來說多麼容易的事,可是對她而言,卻是“爭取一個機會”,“機會”意味著可能有,可能沒有,而且是需要萬分努力的,多麼讓人心痛的話。不管網上對她的評價,她好她不好,難道惡就可以變成善了?就像現在當有女孩被跟蹤,甚至被侵犯,就歸罪於女孩穿少了?著實可笑!

現在離她寫這樣的話,已經過去四年了,不知道現在的她是否已經實現了四年前的夢想?

如果12年的時光,能讓一個惡人認識到自己的惡,懺悔自己的惡,那麼至少這12年還有一點意義,如果12年的時光依然沒有讓惡明白自己的惡,那麼對惡人的懲罰沒有任何意義。

記得原來看過一個視頻,採訪了好幾個男孩,問,你會打一個女孩嗎?男孩們幾乎都說,不會,因為是女孩,男生不能打女生。幾歲孩童都知道的道理。

你可以欣賞一個女孩,你可以喜歡一個女孩,你甚至可以告訴這個女孩你喜歡她,表達你的情感,但是你永遠不能強迫她,甚至打她、侮辱她、摧毀她。當年震驚世界的印度黑公交輪姦案就是一個例子。

霸起,有大有小。人生需要上進,但人生有時候真的不需要霸起。


2、 你的著裝,你的語言,你的行為,就是你的身份。

瞭解一個人的身份,他(她)有著怎樣的成長環境,他(她)來自哪裡,他(她)有著什麼樣的思想,他(她)所受的教育……全部在一個人的著裝、語言和行為裡。就像有些問題並不需要答案一樣,因為答案,顯而易見。

穿著不一定要名牌,但是一定得體,就像一個人如果全身上下的顏色超過三種,那麼這樣的搭配往往不是太出彩,你的著裝裡有你生活的痕跡,你的審美品位等等。當然式樣、顏色、材質、風格都能體現一個人很多的潛在的行為痕跡、思想意識。比如就顏色來說,大多數喜歡白色的男人,完美主義的傾向會很明顯,要麼要求自己,要麼要求對方,即便他不要求自己,也會特別的要求對方,內心往往容不得瑕疵,藍色也是,只是相對而言,藍色的完美主義趨向不會那麼強烈有時,藍色有時更為沉穩。這裡不再更多討論,感興趣,以後單列章節討論。

一個人的語言和行為,雖然社會不劃分等級,但是潛在的自己把自己歸檔了。這是永遠無法掩蓋的。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話被什麼人說,什麼人做什麼事,什麼事被什麼人做是一樣的道理。

智者的光芒在若干年後,即使智者已逝,也永遠留存於地球。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和西方記者的"智慧較量",永遠都是總理贏,風采和智慧,令人稱道。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中國人不會忘記世界不會忘記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多希望您您都還在


一個鞦韆引發的思考

您若還在該有多好


有一個西方記者問,"你們國家有多少錢啊?"這不懷好意的問題,言下之意是嘲笑當時我們才起步的祖國,譏笑我們那時的貧窮。

總理大氣回答:"我們國家有十八塊八角八分錢。"(當時我們發行的人民幣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正好是18.88元。)

一個西方記者問,"現在的中國還有沒有失足婦女?"多麼陰險的問題,如果總理說沒有,西方記者馬上會說臺灣有。那麼就把大陸臺灣分開了。

總理回答"有",隨後補充"中國的失足女在我國臺灣省。"全場掌聲如雷。

總理的一生,最經典的回答之一,一個外國人不懷好意地說"你們中國人走路總是低著頭,我們走路都是抬頭挺胸,多有氣勢啊!"總理不慌不忙地說"一般上坡的人總是低頭走路,而走下坡路的人總是高抬著頭。"

隔著歲月和年華,睿智與風采依然彷彿就在眼前。而總理之所以有這樣的回答,和他的學識、智慧不無關係。人只有增加閱歷,人只有不斷地學習,看問題分析問題才不會侷限和閉塞。

同樣的,我記得幼時看的似乎是《阿凡提的故事》,其中有兩個故事,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國王嫉妒阿凡提的才華,於是問他"阿凡提,所有人都說你非常聰明,那你告訴我這隻羊有多少根毛?"這明顯的就是無法回答出的,為難人的問題,阿凡提笑著說"親愛的國王,這隻羊的毛和天上的星星一樣多,您可以數一數。"第二個故事,國王對阿凡提說"阿凡提,我要做一件衣服,不要紅色,不要黑色,不要……"他所有顏色都不要,然後說"你可以給我做得出來嗎?"阿凡提淡定地說"完全可以啊,只要您不要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來,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來啊!"

這,就是智慧。

人,不可能脫離社會和人群而生活,所以人,應該無時無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有時不是別人要瞧不起你,是你把自己歸到別人對你不可理喻裡去了。

像鞦韆這個事情,多麼簡單,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你孫子要盪鞦韆,就蕩,你孫子不蕩,讓其他孩子蕩,分享才快樂,多麼簡單的道理,孩子都懂得,大人的一言一行影響孩子甚至是終生的,關鍵這多麼芝麻般的小事兒,作為旁觀者,著實讓人無語。老了,不是不注意言行舉止的原因,因為你的一舉一動,別人對你的家庭,你的子女也會有評判,最最關鍵的是,那個小小的,還在成長期、塑造期的孩子,無形中學會了這種"霸起",有害無一利。

我們可以全身上下沒有一件名牌,但是我們,要把自己活成一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